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 VUCA 的世界,艺术鉴赏备受瞩目

最近,职场人士间掀起艺术鉴赏的潮流,因为他们认为“艺术对工作有帮助”。除了商业杂志,其他多种杂志也都制作了艺术界的特辑。很多人都想“ 借由欣赏艺术,获取美感与感性之类 的武器, 以便在充满不确定性的VUCA世界生存”。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充满不确定性、无法预测的世界,脑中若只有知识,思考便有其界限。所以人们认为,借由艺术鉴赏来提升感性与美感,就能在 VUCA 世界里存活下来。像我这样从事艺术相关工作的人更是满心欢喜地认为:“艺术受瞩目的时代终于到来了!”我们应该会有更多机会到大学演讲、指导社会大众,以及开设企业进修课程。

▲变幻莫测的VUCA世界

无法理解艺术的原因

不过,在被这股潮流席卷的职场人士中,应该也有许多人不知所措吧!阅读本书的人,可能是希望“能更好地享受艺术的乐趣”,“深入理解艺术,以有助于自己的人生”,或是“提升素养”。但其中有些人可能感到毫无头绪,因为艺术给人的印象就是“难懂”,让人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例如,参观热门展览时,虽然很喜欢某件作品,觉得“好美”“这种橘色很漂亮”“非常精巧美丽”,但感想总停留在表面,无法进入更深层次的境界、品尝更高层次的趣味(或许有些人也不想提升自己的品位)。实不相瞒,我以前也是这样。

我以前在看展览时,常常越看越累,只觉得每件作品看起来都差不多,然后就开始心不在焉:“啊!再看下去只会越来越烦,还是早点找间咖啡厅休息吧……”有时则是快步通过会场,只看自己喜欢的画或展览手册封面的作品,亲眼看到真迹长什么样子,就觉得够了,待在会场的时间充其量也不过二十分钟。此外还有许多误解,例如“最好不要看作品说明,看了会使直觉变迟钝”“不需要解说,只凭自己的感觉来看一定比较好”。同时,也觉得欣赏艺术的自己“很酷”。回想起来,对自己当年的年轻无知实在觉得很丢脸。总之,我当时只看得到作品的表面,对构成“作品深度”的“背景”则一无所知。

▲大部分想理解艺术者的现状

不过,某次调查罗丹事迹的机会,使我改变了原本的观看方式。在调查罗丹人生的过程中,我想:“应该可以用商业架构PEST 〔译注:PEST分析法是利用“外部总体环境扫描”的方式,分析 political(政治)、economic(经济)、social(社会)与technological(科技) 这四种因素的一种模型,能给予企业一个针对总体环境中各个因 素情况的概览〕 来整理当时法国的情势。”由此我发现,原来“模式”能用来整理资讯!之后,我尝试使用这样的模式,逐渐脱离了从前只停留在表面感想的阶段, 观看方式越来越有深度, 从作品中读到的信息明显增加,画面也变得熠熠生辉。此外,欣赏作品后的感想也大为不同,连自己都感觉到“能看出作品的细节”,大大增加了欣赏艺术的乐趣。如今,我正一点一点地感受到艺术鉴赏的喜悦。 KzHbc0xJv0jfhsILD3x4mUoZPPRgZZwSqjOGV/yRIvE9HsMrTJMaIaHv2WQU1vv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