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理性与感性是相反的?

感谢您愿意阅读本书。我是经营SD艺术股份公司的堀越启,我们公司的业务是联结艺术与商业。

近几年,艺术鉴赏的必要性备受瞩目,尤其受到职场人士的重视。之所以会如此,与物联网(IoT)、大数据、AI等技术革新导致的“世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与不确定,知识、理论等左脑取向的事物价值相对降低”的观念有关。

为适应这样的世界,“感性”的事物开始受到重视,“美感”也是其中之一。大家认为“提升感受力,才能在今后的时代生存”,“从现在开始,‘感性’才是开拓世界的武器”……为迎接时代的转捩点,大家认识到艺术的必要性。

不过,本书的书名是“理性的艺术鉴赏”。或许会有人认为,这与提倡感性的想法有所矛盾。为什么我会用这个看起来与感性完全相反的标题呢?从结论来说, 是因为“反复论证能提升感性” 。关于这点,后面还会再详细说明。提升感受力需要数年时间,要有效吸收资讯、消化知识,并持续更新自己的资料库。因此,锻炼感性的最初步骤, 就是学会“理性地”解读艺术

经营艺术事业的我,从前也觉得“艺术好难”

我目前经营的公司的业务是“解决艺术事业相关问题”,兼具了事业的“理性面”与艺术的“感性面”。主要业务形式有以下三种。

一是“艺术相关活动策划”,如艺术节、展览会、艺术之旅等。目前策划过“西班牙雕塑家胡里奥·冈萨雷斯(Julio González)展”(长崎县美术馆等四馆)、“真鹤町石雕祭”(神奈川县真鹤町)等全国美术馆与地方团体的展览会。

二是地方团体与企业的委托制作咨询,以及企业与个人的“讲座咨询”。委托制作是指“订制艺术品”,也就是满足“在美术馆、街道等公共空间,设置、展示代表该空间的艺术作品”之需求。例如东京国际展示场的锯状巨型雕塑〔美国艺术家克莱斯·奥登伯格(Claes Oldenburg)创作〕,以及设于富山县美术馆外,作为美术馆象征的熊雕像(现代雕塑家三泽厚彦创作)等。此类作品在设置过程中的工程指导,也属于我们的业务范围。

除了艺术咨询外,我们也举办讲座,提供企业咨询。“从零开始!向世界级大师学习的艺术入门计划”讲座所讲授的“立体的艺术鉴赏法”,就是我在本书中介绍的五种艺术鉴赏模式的整合。

我们也接受艺术家、经营管理者与个人的咨询,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咨询个人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大家对艺术解析的需求。

我们的第三项业务是销售艺术品,包括罗丹的作品及其他著名雕塑作品。

现在埋首于艺术相关事业的我,也曾经认为“艺术好难懂”。以前参观各式各样的展览时,总觉得“无法深刻领会作品的奥妙之处”,也无法享受艺术鉴赏的乐趣,似乎仅能触及艺术的表面。

例如,虽然知道自己看不懂艺术的原因——“不了解艺术史,所以前后连贯不起来”,“不清楚艺术家的事迹,所以不太懂为何他们会在历史上留名”,“不太能看得出来作品要表现的主题”,诸如此类,但也不知道这样的问题要怎么解决;觉得自己就算即刻开始大量观看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也只能看到表面,达不到深入观察解析、好好“鉴赏”的层次。回顾从前,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困惑感,就是因为不知道正确的鉴赏方法。

使用架构,就能深入理解艺术!

对艺术充满疑惑的我,想到 如果有艺术鉴赏的“模式”,或 许能改变这种情况。 这种模式是从我之前在大企业工作以及经营中小企业的“工作精髓”中总结发展出来的。我想,也许可以用这一套架构来分析艺术。工作的观点加上理解艺术的目的,产生了本书介绍的“立体艺术鉴赏法”,亦即“理性解读艺术的鉴赏方法”。

立体艺术鉴赏法包括五个架构,若能加以运用,就能察觉自己过去看到的不过是作品的表面,并渐渐学会“深入解读艺术”。所谓“深入解读”,是指“渐渐能看出”从前欣赏作品时看不到的部分,也就是“作品的背景”。若能深入解读艺术,你会有以下改变。

①从“平面的静态画”中看出立体感

能把绘画看成“动画”,体会到“作品跃然纸上的感觉”。

②产生新的感想

看过作品后,自己所“说”、所“写”的心得的品质会提高,并能自在表达对作品或艺术家的感想。

③从作品中领会的信息明显增加

若持续使用本书讲解的方法,你会发现,到美术馆欣赏作品时,从作品中体会到的信息增加了不少。

因为这些改变,你欣赏艺术时的“感动”程度,也会比从前大幅提高。持续使用本书的模式,你将逐渐能够 “以自己的感性 掌握艺术” ,鉴赏艺术时,会得到“与从前不同的喜悦”。换言之,你将成为“拥有未来所需的感受力、能深入洞察事物的人才”。

本书采用的鉴赏法当然是用来鉴赏艺术作品的方法,但我在研发时一直念念不忘的,是这个方法应该有“实用性”,“要能运用于人生各种场合”。因此,本书特别推荐给下列人士:

·想深入欣赏艺术的人

·觉得自己对艺术见解不足的人

·察觉到艺术对开创未来世界有其功用的人

·希望自己能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能深入看透事物本质的人

·仅有“工作”并不能满足自己的职场人士

·想学习艺术鉴赏方法以提升素养的经营管理者与骨干

本书的架构

本书共有九章,第一章介绍艺术鉴赏的五个阶段,并说明提升水准、进入下一阶段的步骤。

第二章到第四章介绍从微观角度解读作品的方法。第二章使用“3P”分析法来步入鉴赏之门,从三个与作品有关的观点进行概括式的解读。第三章使用“作品鉴赏检核表”,以绘画为主,列举各种该仔细深入观察的事项,以掌握作品真相。第四章使用“故事分析”,深入挖掘艺术家的人生,从人物入手来理解作品。

第五章与第六章介绍“3K”与“A-PEST”分析法(这两种方法稍有难度),从宏观角度更深入地挖掘作品的背景。第七章整理出立体艺术鉴赏法的全图,将前述方法组合起来,综合分析达·芬奇、库尔贝的作品。第八章介绍如何欣赏实体展览,第九章从三种观点说明“为何我们需要艺术”。

如果读者能借由本书介绍的方法,脱离只了解艺术作品表面的肤浅阶段,享受一生有艺术陪伴的乐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希望大家阅读本书时,也能有愉快的心情。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解读艺术的旅程吧! pSXsZGhpBn7FJ+2GQLktisS3cVVHCcqn+y+hvVv14t1CseV0eYDlOn/FZVOS3dw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