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图一《宫娥》/委拉斯开兹/320.5厘米×281.5厘米/1656年

画中有十一个人和一只狗,人物的视线大部分集中在某个位置。镜中反映的两个人似乎是本画的“主角”。委拉斯开兹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呢?(请参考本书第42、170页)

▲图二《奥南的葬礼》/居斯塔夫·库尔贝/315厘米×668厘米/1849—1850年

巨大的画面中,画的是某人的葬礼,其中隐含着高度的“批判性”。库尔贝是一位颇受争议的革命画家,这幅画是他的代表作。(请参考本书第42、171页)

▲图三《画室》/居斯塔夫·库尔贝/361厘米×598厘米/1854—1855年

画的结构是以中央的画家为分界线,使画面左右呈现对立。没错,这是带有“批判性”的构图,他所描绘的可能是“绘画所展现的世界变革”。这也是库尔贝广为人知的一幅画。(请参考本书第42、131、171页)

▲图四《星空下的咖啡馆》/凡·高/80.7厘米×65.3厘米/1888年

这幅作品是凡·高移居阿尔勒、即将与高更共同生活时所画。这幅画明暗对比鲜明,灿烂夺目的灯光与深色的夜空并存,是凡·高的名作之一,似乎也呈现了他当时的内心世界。(请参考本书第44、172页)

▲图五《奥林匹亚》/爱德华·马奈/130厘米×190厘米/1863年

这幅画是马奈的历史性代表作,发表之初便引来“猛烈抨击”。作品名称、画中裸女、单调的背景等,都激怒了当时的法国艺术界。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参考本书第48、171页)

▲图六《夜巡》/伦勃朗/363厘米×438厘米/1642年

伦勃朗被称为光影魔术师,这幅画是他的代表作。这幅画之所以会在历史上留名,是因为它是具有跃动感的“集体肖像画”,难以模仿。(请参考本书第62、169页)

▲图七《青铜时代》/奥古斯特·罗丹/181厘米×70厘米×66厘米/1877年

罗丹的成名作。因太过栩栩如生,首次展出时,被怀疑是“用真人身体翻模制作”的。(请参考本书第71、171页)

▲图八《蒙娜丽莎》/达·芬奇/77厘米×53厘米/1503—1519年

说这幅画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画也不为过。达·芬奇一生都不愿出让这幅画,最后由法国卢浮宫收藏。这幅画堪称人类的宝藏。(请参考本书第119、169页) dX9eN/Gmi3FxSAEiQJiEUNBGg/IHkNy1mBob7SJESHsJh1ZssueS+8x9/moIaAs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