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元推着板车将他们送出了安平县,安平县过去就是田冬县,这个县城是位于官道边上的,聚集了不少的逃荒人。
官道上也自动的形成了一个小摊子。
已经是晌午,太阳毒辣的悬挂在高空,照的人汗流浃背的。
李家人坐在板车上都觉得热,殷桃觉得自己脸上涂得蜡黄蜡黄的“化妆品”都要化了,再扭头一看小元的衣裳正面反面都湿透了,整个人都像是从水里捞上来的。
“歇歇吧。”
殷桃发了话,小元就把板车停下来。
殷桃也从板车上爬下来,带着李家人顺着官道就开始逛了起来。
有在孩子头上插根草卖孩子的,也有拿着一些被褥之类的东西拿出来换的,也有卖水的,这里的人比其他的地方多了。
只是这里的人一个个都瘦的脱相了,眼神也是木木的。
“这里人多,大家都分头去问问,有没有见过一个伢子是嘴角边上长着一颗大痦子的。”殷桃想到被原主卖掉的孙女,心里也是有点难受。
既然她来到这里了,李家人又敬重她,她自然是希望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在一起。
这时,她突然想到了昨夜那个女人说的话。
如果她来的早一点就好了。
可惜没有如果,事情发生了只能竭力去补救。
听到殷桃的话,侯氏当即就痛哭了起来,“大妞,我的闺女。”
她一边锤着胸口,一边是感动,以为所有人都吃饱饭的时候,没人会记得她的大妞,没想到婆婆还记得。
“孩子他娘,别哭,咱们去问问。”李昭武也一脸难受,一边搀扶着侯氏,一边拉着年幼的二蛋就去问人了。
殷桃也问了一圈,最后回到了小元板车这里。
“没……”李昭武难受的憋出这个字,提到大妞,平日里欢脱的性子浑然不见。
殷桃也摇了摇头。
最后跑过来的魏氏和李小妹却露出了笑容,“打听着了,刚才一个卖石磨的老头跟我们说了,他家孙女半个月前也是卖给了那个人伢子。听那个人伢子说,她要去江南,江南那里不跟咱们这儿一样闹旱灾,丫头们在那里能卖出好价钱。”
“江南这么远啊。”侯氏泪眼汪汪的,心里想着母女这辈子怕是见不着了,但又想着江南好歹是个好地方,大丫可以不用受苦。
“好歹是知道个地儿了,总比咱们在整个大乾朝大海捞针的好,那人伢子有马车,又是半个月前来的这儿,想来咱们是追不上了,到时候有机会去江南再说。”殷桃给侯氏拍了拍背,语气很是认真的说道。
她是真把这事儿记在心里了。
既然她顶替了原主,原主犯得错就由她来担,大妞她一定会找回来的。
侯氏点点头,还是把脑袋搁在了李昭武的肩头,已经难受的不想说话了。
这时,魏氏道:“娘,咱家唯一一床你盖的棉被都被人烧房子的时候烧掉了,咱们不如再买一床吧,刚才瞧见有人卖,是好棉花做的。”
“行,这一路上可能也要留宿在野外,夜里寒凉,有床被子免得孩子们冻着了。”殷桃率先就想到了三个孩子。
魏氏微微有些感动。
她和李小妹将殷桃带到了卖棉花被子的地方。
卖棉花被子的女人包着个头巾,看着旱灾以前也是体面人家的人,要不然农家的人可舍不得把布包头上,这布做衣裳还嫌少呢。
“怎么卖?”
“给十斤粮食就拿走。”
卖棉花的女人说话有些木,她这棉被问的人多,但是肯掏出粮食的少。
“十斤粮食太多了,现在粮食多贵啊……”李小妹还要还还价。
殷桃摁住了李小妹想要还价的嘴,忙道:“我们也没什么粮食,不知道给钱行不行?”
这出门在外的,外头都是耳朵,这一不小心叫人知道他们手上有粮食,免得惹来麻烦呢。
卖棉花被子的女人犹豫了一地啊,还是点点头道,“那就给一两银子,铜板不要,现在铜板已经买不到粮食了。这一两银子还不知道只能买多少呢。”
殷桃听了倒是觉得是实诚价儿。
她准备从怀里摸钱,就被魏氏给拦住了,只见她从怀里摸出一根簪子,“娘,我这里有,那个钱就别拿出来了吧。”
说着她把头调转向卖棉花被子的女人,“我这簪子是以前陪嫁来的,三两重,簪头重一些,这个簪棍儿部分我折一半给你怎么样?”
“成。”
魏氏说着就要下手了。
却被殷桃夺过了银簪子,“这不是陪嫁嘛,是爹娘给的一份心意,就留着吧。这个钱我还是有的,你看。”
只见殷桃手心里躺着碎银子,约莫一两。
这个是原主的私房钱,殷桃身上除了九两黄金是李家人知道的,还有五张二十两的银票只有李昭文知道,和一张一开始慕珏给的一百两的银票他们不知道。
看到殷桃爽快的拿钱出来,魏氏还是愣愣的状态。
“快把簪子放好了,快拿棉被啊,愣着干什么?”殷桃怕自己改变太多,他们生疑,所以平日里说话还是有些硬邦邦的,除了对三个小家伙的态度是非常的好。
魏氏赶紧回过神来去抱棉花被子,顺带的还白拿了一对枕头。
那个卖棉花被子的女人一边给他们递东西,一边艳羡的说道,“你婆婆对你真好,都还舍不得花你的嫁妆。我婆婆一早就把我的嫁妆都花完了,怕抛头露面的换东西丢人,天天的催促着我来……”
“我婆婆是挺好的,待孩子也好。”魏氏温和的回答。
殷桃都快听不下去了,就原主做的那些丢人的事儿,她还担不起好这个字。
等他们回到小元的板车停放的地方时,李昭文买来了一桶水,这个卖水的收铜板,所以十文钱换了一桶水。
看着李昭文拿起水瓢就准备喝水,就被殷桃给阻挠了。
“水要烧过了喝。”殷桃想到天灾之后那些个疫病,就阻挠了李昭文,特别是这水源不清不楚的,一定要烧过后才行。
“娘,没那么多讲究,咱们赶路呢。”
“不行!”
李昭文见娘这么坚持,李家人只好原地搭了个灶,又捡了点柴火烧水。
路过的人以为他们煮什么都围过来瞧,结果只是煮沸水后一人分了一碗,路人马上就露出可怜他们的眼神。
议论声也传了过来。
“瞧瞧这家人饿狠了,烧点水就填饱肚子了。”
“我瞧他们车上还搭着一床棉被呢,棉被怎么也能换点粮食吧。”
“说不准这喝热水能让肚子没那么饿。”
李家人不知道的事,他们走之后,这个县城里的人还真试着喝热水饱腹了,这后头为他们避免了不少的疫病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