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确定的是一个好消息,电商零售的整体盘面在目前阶段仍然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电商零售增速大于整体零售的增速,也大于线下零售的增速。
有数据显示,当前的电商零售占整个零售市场的比重已经超过22%。这个数据看似数值不高,离马云期待的50%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数据本身是一层意思,对数据的解读是更深一层的意思。想一想,有很多零售消费品种在当前是不适合线上渠道占据主流的,比如生鲜、汽车、房地产等,占据零售消费很大一部分,但电商化的比重相对较低。扣除这一类别的消费,其他简单型的标品和非标品,其线上的市场份额非常惊人。目前,国内一线的标品品牌,线上零售渠道的占比基本上在40%以上,有些甚至超过了50%;非标品类别也差不多。现在很多主力消费人群一个月花10000元,线上消费占5000元是非常正常的。
C端的业务,对于要不要做电商,这根本就不应该是一个问题。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怎么样做好电商?另外,如果有人跟你唱反调说电商不行了,你压根儿就不用听。
其次,在电商零售的市场版图里,目前呈现出来的发展特性是产业集中化。这个集中化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平台集中化。
集中表现是阿里巴巴等主流平台的实力越来越强,次要平台的成长有限。
阿里巴巴目前挑战的目标是年销售额10000亿美元,应该快要实现了。
年销售额1000万元的卖家在天猫平台是什么排位呢?仔细算一算,可能连平均值都没有达到,天猫平台全年单店成交的平均值可能早就超过了1000万元。要知道,平均值远不是一个好成绩。
这里要提醒大家,如果你真的热爱电商、热爱学习,千万不要去找几个中小型规模的卖家相互学习,聊不出来特别有价值的东西,常常是白天讲流量创新,晚上就讲如何刷单。
第二层含义:品牌集中化。
集中表现就是优质供应链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中小品牌式微。
比如中国本土的汽车制造品牌很多,往后可能会慢慢减少数量,越来越像德国和日本的汽车行业。各个行业都会催生主流品牌,时间越往后,越是如此。
说到底,电商零售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需要解决消费者端的认同度和信任度的问题,根上也是零售品牌的竞争力问题,绕开这个问题,其他努力都会被打折扣。
品牌集中化是市场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市场不断成熟的内在要求。通俗地讲,品牌集中化是消费者为了提高效率,由省心的消费心智决定的。
第三层含义:渠道集中化。
渠道集中化的表现就是品牌体系内的优质渠道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电商天然地具有反渠道的特征。线上路径已经解决了卖方与买方链接的问题,破除了地域隔阂的限制,消费者不需要来回奔波地做对比,所以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渠道。
渠道集中化的趋势是由社会配套效率决定的,也是由消费者追求确定性、安全感和效率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平台也无法左右其进程。这个进程是不可逆的。要想在“渠道集中化”的大浪潮中不被淘汰,就需要进行深度的思考,思考5年、10年后的事情,思考怎样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供给端的变化。
所有人都必须承认一点:线上供给端的多样性、品质已经和线下旗鼓相当了,基本上就是线下版图的复制。这时,竞争的模式不再是线上打线下了,而是大家又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了。
如果让你在杭州开一家咖啡店,围绕流量要素考虑,星巴克的隔壁流量比较大,但你敢在星巴克的隔壁开店吗?线上的可怕之处,就是每一家咖啡店的隔壁都有一家星巴克。因此,竞争维度不往上提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