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是谁,自我是什么

休谟对“自我”,也就是我们的人格同一性,同样也有自己的看法。他的这些看法来自他的自省,休谟从中总结称,自我由一组知觉组成,但这些知觉并没有依附的对象:“就我个人而言,当我深入我所认为的‘自我’时,我总会被或这样或那样的知觉绊住思绪,热或冷,光或影,爱或恨,痛苦或愉悦。我从未捕捉到没有任何知觉的自我,也未能观察到知觉以外的事物。” 9 不过,他也承认自己的确存在人格同一性的认知。他将此归结为知觉的关联。对休谟来说,自我无非是一堆由因果和类似关系联系在一起的经验,诞生自我们绵延不绝的知觉活动。我们脑中的想象组合在一起,同一性的概念就此产生。记忆进一步将这一认知从瞬时的知觉体验延展开去,使之与过去的知觉建立联系。

换句话说,休谟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拥有永久的自我同一性的概念,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出现了错误,错将一系列类似我们的知觉活动的彼此关联的事物处理为一个连续不变的、身份恒定的物体,譬如一把椅子。休谟称,为了“达成这一谬论,我们经常会捏造出一些新的、晦涩难懂的原则,以便将物体(知觉)联结在一起,使之不被打断、保持恒定。因此,为了掩饰变化的存在,我们有了灵魂、自我和物质的概念。但是,我们进一步观察会发现,即便在一些情况下我们没有产生此类臆想,由于将关联误解为同一性的思维惯性是如此强大,我们依旧会设想,在关联关系之外,还有其他未知的神秘力量将事物的不同部分组合在一起”。 10 但是,如今依旧有很多人用这种方式看待意识,若休谟知道了,或许会在地底对这些人训斥一番吧。

休谟对笛卡儿提出的“思维物”(res cogitans)概念,即“会思考的物体”,同样嗤之以鼻。休谟不认为心智是一个会思考的物体。在他看来,心智更像一个大脑提供娱乐活动的剧场:“心智就像一个剧院,诸多知觉你方唱罢我登场;知觉出现,消失,重现,以无数种姿态和方式交互。” 11 休谟认为,多个不同的经验并不一定会形成一个独立统一的对象。通过自省,他推断我们对自我的感知只能是一堆知觉和想法,而从未捕捉到产生这些知觉和想法的心智本身。在他眼中,自我是一组没有组合介质的知觉,其中并没有什么牢固的、持久不变的本质。如果名为“我”的基石并不存在,实体二元论就是错误的。

我们终于抵达了18世纪下半叶,看到该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对笛卡儿和洛克同时提出了质疑。但即便伟大如休谟,他也有一个严重的疏漏:我们脑中其实还存在着许多静默的心智活动,同样能够影响我们的行为。潜意识监控着我们每一个人,就像藏在你家的一名间谍。这听上去像一种超自然力量,但它其实是发生在意识觉察水平之下的自然过程。 5MonMrg9dBt8TBSDeaol6DWgPJMZU1UkLkGdUgCuwwqIbD5LVg50bQsqU2l1iTX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