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上看,情绪驱动的行为是行为金融市场中的基本概念。市场上充满背负着情绪包袱及有着相关认知错误的个体投资者。由于“羊群效应”及低参与度,这些认知错误在市场内部被放大,从而导致价格剧烈波动。情绪失控的人群是造成收益率过度波动的原因。正如罗伯特·席勒在其著作《非理性繁荣》( Irrational Exuberance )中所指出的,你只需要看看股票市场价格的泡沫,就可以找出情绪化群体对价格造成巨大影响的证据。
当然,经济、政治、国际及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会持续流入市场。我们曾认为由于市场参与者能够理性地处理这些信息,并对资产重新定价,因此这些新信息的到来是价格按照其方式变动的主要原因。但这个如田园诗般理想主义的理论如今已被粉碎,取而代之的是情绪化的人群成为市场变化最重要的驱动力。
在职业资金管理者的投资过程中,基本面信息并不在前端或中心,而是在幕后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如果我们的投资视角足够长远,基本面信息会影响个股和市场的回报。在经济上最成功的公司将长期赢得最高的回报。股票市场长期上涨的原因与潜在经济增长直接相关。
影响清单上的顺序发生了改变。情绪化人群主导了短期内的价格与收益率,而基本面只在长期发挥作用。对于那些下功夫研究如何做出投资决策的人来说,这并不意外;但对于很多学界和专业投资社群的人来说,这意味着思考与分析市场的整体框架发生了质的变化。换言之,当我们尝试理解短期市场价格变动时,我们必须更关注情绪及情绪带来的行为,而不是基本面。
借鉴之前席勒教授的话,“对于投资专业人士来说,如何让这一现实成为模型中更好的一部分将是非常大的挑战”。换言之,投资专业人士要让客户认清市场的本质,而不是停留在人们对市场的假想中。行为金融市场对金融市场进行了更加现实的描述,由此衍生的分析工具将在本书剩余部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