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碎片和休闲的破灭
没错,相比于50年前,我们的确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然而,休闲却从未像现在一样压力重重,这主要是由屏幕所造成的“脱媒” 效应造成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自治悖论。我们使用手机科技,本是为了自主把握工作时长,但讽刺的是,到头来,我们却落得终日工作不休。 [32] 我们曾经享受的大块闲暇时间,现在却不停地被我们的智能手表、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打断。
这种情况给我们的大脑带来沉重负担,并使得我们的休闲时间变得支离破碎,使我们难以利用这段时间缓解压力或享受生活。 [33] 我(以及其他研究人员)将此称为时间碎片,指的是将零碎时间浪费在低效的一心多用上。 [34] 单独来看,每一小块时间碎片似乎并不会造成大碍。但若汇总起来,所有这些时间碎片所带来的损失,或许比你想象的更加致命。
想要一窥自己究竟是如何切割时间的,那就做一下这个简单的计算。你在晚上7点钟有一个小时的休闲时间。在这个小时里,你收到了两封电子邮件,把两封都读了一遍并回复了其中一封;社交平台发来四条通知,不是无谓的说教,就是消极之人发布的无聊言论,你迅速浏览了其中一条的回复信息;同事在企业群聊软件Slack中发来三条信息,有问问题的,也有让你帮忙的,你回复了其中一条,没有理会其余两条;闹钟响起,提醒你明天打电话给妈妈祝贺生日;一个朋友发来四条短信,为下周周末安排活动,你悉数给予回复。
每件事情本身都微不足道,且只需几秒就能做完。但放在一起却能产生两种消极影响。第一个影响是,它们会从你的一个小时中占用大量时间,如表1-1所示。
表1-1 时间碎片
几次看似无伤大雅的干扰,却占用了这段休闲时间的约10%。研究表明,我们对于这些干扰的数量和性质的估算较为保守,所以实际情况通常要比这更糟。 [35]
另外,时间碎片有一种更具侵入性的影响,即对于这一小时休闲时间的碎片化。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干扰是随机分布在一个小时之中的。为了演示具体情况,我将这些干扰分为五种事件——电子邮件、推特、群聊软件、闹钟以及短信,并将其随机分布在一个小时之内。
这样一来,这一个小时的休闲时间便从图1-1所示的情况变成了图1-2中的某种情况。
在每种可能性中,休闲时间都被分成了几个小块,有的小块时长只有5~6分钟。即便你足够自律,不会或不会马上反应,这些干扰也仍然会让你想到可以做或应该做的事情,从而破坏那些较小且变数较大的时间块的质量。 [36]
图1-1 休息时间总长
图1-2 干扰的分布
曾经,我们热爱到健身房运动;而今,我们却一边单手给老板打字回信,一边努力不让自己从跑步机上摔下来;曾经,我们可以不受打扰地与家人共进晚餐。而今,我们却面对着冷掉的餐食低声讲电话;曾经,我们能够享受轻松的野餐。而今,我们却在公园旁公厕的“私密”隔间里开电话会议。我们将办公室装在后裤兜里,使得远离电子设备变得难上加难。许多人都承认,在晚上十点之后、观看话剧演出时、婚礼时、用餐时、“亲密接触”甚至妻子分娩期间,他们都曾经查看过工作邮件。 [37]
当我们想要享受一顿生日晚宴时,友人发来的热带度假照片会让我们的意面不再那么美味;当我们想要为下次约会选择一家餐厅时,海量的评论和评分会让我们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选择食物而非品尝食物上;当我们想要与朋友和家人共度一段意义深远的休闲时光时,工作提醒却让我们对没有完成的任务心生愧疚和担忧。
在试图放松时思考工作会引发恐慌感,这是因为如果各种事项在我们脑中的排列起了冲突,便会引发时间的匮乏感。如果我们在努力尽家长责任时却刚好收到工作邮件,那就不禁会想,我们现在该做的不是一心一意地陪孩子,而是赶下一个截止日期。这种矛盾感会让我们感觉自己不仅是个不负责的家长:“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为什么偏偏要去想工作呢?”也是一名不称职的员工:“我是不是跟孩子在一起待得太久了?升职机会会不会落到别人手上呢?”
把思想从当下转移到其他诱发压力的活动后,若想在认知上恢复原始状态,也需要一定时间。 [38] 人们预估的空闲时间要少于实际情况,因此,对休闲时间的享受也会打折扣。 [39] 这就是科技造成的时间陷阱的无孔不入:时间碎片让我们觉得,自己的时间匮乏情况要比实际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