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农耕二十三图

这一组外销画,是根据当时流行的耕织图仿绘而成的。耕织图是古代政府劝民勤农的重要方式。用图像系统表现农桑过程,在五代已经开始,宋代仁宗赵祯曾将农业生产图像绘在延春阁上,后来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的赵构年幼时还在延春阁看过这批图画。现存最早的是两宋之际楼璹的《耕织图》,其中“耕图”二十一图、“织图”二十四图,他还在每幅图上题诗一首,合称《耕织图诗》。楼璹的孙子楼洪、楼深等人,曾将其祖父的《耕织图》刻石,希望传之后世,但原图和石刻都已不存,后来南宋汪纲曾木刻出版。1984年黑龙江大庆曾发现一件《蚕织图》,是南宋初年宫廷画家对《耕织图》中织图的摹本,现藏黑龙江博物馆。此外南宋的梁楷、元代的程棨等都曾模仿绘制《耕织图》,其中程棨的绘本被乾隆皇帝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刻石圆明园多稼轩贵识山堂,原图加上乾隆的题跋,共刻四十八石,每石长54厘米,高34厘米。圆明园被焚毁后,一部分被北洋军阀徐世昌镶嵌在自家花园中。现存二十三块,其中两块已经完全磨泐不清,现藏国家博物馆。明代邝璠的《便民图纂》中前两卷其实就是《耕织图》,其中卷一为《农务图十五》,卷二为《女红图十六》,是由傅文光、李桢等人根据南宋楼璹的《耕织图》绘刻的,并将楼璹的题诗改为吴歌。

清代帝王也大都重农尚农,同时也往往书画兼通,重视图像的宣传作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南巡时有南方士子呈进楼璹的《耕织图诗》,深得康熙喜爱,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命画家焦秉贞据此重新绘制《耕织图》。焦秉贞在楼图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在“耕图”中增加初秧和祭神二图,成为二十三图,在“织图”中减去三图,新增两图,也成为二十三图,共四十六图。康熙亲自撰写序文并为每幅图题七言诗一首,因此称为《御制耕织图》。

康熙年间,后来登基成为雍正帝的雍亲王胤禛还命人以《御制耕织图》为蓝本,绘制耕织图四十六图(该图现藏故宫博物院),耕图和织图各二十三图。胤禛对这组图非常重视,不仅在每幅图上亲题五言诗一首,更是亲自出任“模特”,图中的男女农民形象就是他自己和他的福晋们。而乾隆帝除了在圆明园刻《耕织图》石,还曾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将织染局移到颐和园万寿山之西,立《耕织图》石,至今仍存。

这些耕织图在社会上广泛印刷发行,现存的就有康熙内府刻本,康熙年间张鹏翮刻本,康熙年间汪希古摹刻墨板,乾隆广仁义学黄履旲刻本,同治刊本,光绪点石斋石印本,光绪上海文瑞楼本、香祖斋刻本,光绪津河广仁堂所刻书本(其中是楼璹的图诗)等,乾隆年间还别出心裁制作过瓷板书(今藏故宫博物院)。除了风行中国,在日本、朝鲜等汉文化圈国家也广泛流传,例如元代程棨的绘本、明代宋宗鲁的刻本,流入日本后成为延宝四年(1676年)狩野永纳本的祖本,在日本美术史上影响极大。

宋以来还有其他画家也绘有耕织图,如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元代程棨(传)《摹楼璹耕图》,我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代仇英《耕织图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康熙年间冷枚《耕织图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乾隆年间陈枚《耕织图册》、宜昌博物馆藏清代吕焕《耕织图》等。在清代的瓷器、家具上,也常饰以耕织图。

本章的图均引自外销画册《农家耕田图》,原外销画册是以康熙、雍正《耕织图》中的“耕图”为蓝本绘制的,两者主题、构图均相同,但因国外收藏机构不了解中国耕种情况,装订时其中有几幅图的位置出现了排列错误,且外销画中没有文字说明,这次我们对照康熙《耕织图》中的标题逐一命名,并做相关介绍。

图一·浸种

暄和节候肇农功,

自此勤劳处处同。

早辨东田穜稑种,

褰裳涉水浸筠笼。

——康熙《浸种》

图中着黄衣的男子正欲用篾制的容器装好稻种,放到流动的水池或沟渠里,让种子吸足水分,这其实就是浸种的过程。浸种一般时长为三个昼夜,促进种子发芽齐整。其原理是种子吸水后,种子酶的活性开始上升,在酶活性作用下胚乳淀粉逐步溶解成糖,释放出胚根、胚芽和胚轴所需要的养分。在缺氧条件下还可以杀死虫卵和病毒。浸种前需要进行晒种,浸种后要放置到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催芽。

中国古人最早是用雪水浸种的,这项技术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氾胜之书》中就有记载。

图二·耕

土膏初动正春晴,

野老支筇早课耕。

辛苦田家惟穑事,

陇边时听叱牛声。

——康熙《耕》

图中表现的是农民驱牛耕地的情景。犁,又叫犁田,是指把农田表层土(耕作层)耕翻的过程。适合于水稻根系生长的土壤空间和环境,一般为一尺左右;通过多年的耕翻,耕作层土壤变肥沃,同时,经过犁的压力和泥糊,使得犁下层土壤密集和密实,形成犁底层,可以限制水稻根系下扎和防止水分渗漏。

中国用牛犁地的历史悠久,从“犁”字的字形就可以看出它和牛的密切联系。大约在春秋时期,人们开始牛耕,并开始使用铁犁,这种方式在战国时期逐步推广。唐代出现曲辕犁,使犁地从二牛抬杠式改为套索架辕式,更为灵活。宋代则根据不同土地使用不同类型的犁头,如水田用镵,旱田用铧,草莽地用犁镑,芦苇地用犁刀,滩涂地用耧锄。明清两代的犁和前代相比没有大的变化。清代徐珂《清稗类钞》说:“犂,耕具也,一作犁,以发土绝草根者。其刃曰耜,以铁为之,嵌曲木柄,谓之耒,用牛挽或人力推之。”

图三·耙耨

每当旰食念民依,

南亩三时愿不违。

已见深耕还易耨,

绿蓑青笠雨霏霏。

——康熙《耙耨》

这一步的作用是平整土壤,整田除草,将已经犁过的地平整,将草根剔除。实际上,图中使用的工具叫耱,也叫耢、劳、摩、盖等,用荆条等编成。清代《钦定授时通考》记载说:“劳,无齿耙也。耙梃之间用条木编之,以摩田也。耕者随耕随劳,又看干湿何如,务使田平而土润,与耙颇异。耙有渠疏之义,劳有盖摩之功也。今名劳曰摩,又名盖。凡以耕耙欲受种之地,非劳不可。”秧田需要摩平才能受种,这样田中放水深浅才能均匀,秧苗生长才能整齐。明清以前用来摩地的工具是一块木板,元代《农书》称之为“平板”。

图四·耖

东阡西陌水潺湲,

扶耖泥涂未得闲。

为念饔飧由力作,

敢辞竭蹶向田间。

——康熙《耖》

耖是在水田用的耙,用来耙碎土地,搅匀泥浆,同时可以把耕作层表面的秸秆等杂物压到土层下。清代乾隆年间《钦定授时通考》记载:“耖,疏通田泥器也,高可三尺许,广可四尺,上有横柄,下有列齿,以两手按之,前用畜力挽行,一耖用一人一牛。”图片中的是立耖,还有一种为平耖,就是一种在耙的中间放置一个圆形可以转动的带木齿的农具。

图五·碌碡

老农力穑虑偏周,

早夜扶犁未肯休。

更驾乌犍施碌碡,

好教春水满平畴。

——康熙《碌碡》

今天我们称之为“碌碡”(也作磟碡、辘轴)的农业设备,是一种用于碾压的石质圆柱体石磙,常用来轧谷物,将籽实从秸秆上剥离,也用来碾平场地等。但实际上古代有两种碌碡,根据元代王祯《农书》中的区分,“北方多以石,南人用木,盖水陆异用,亦各从其宜也”。北方的碌碡用于陆地,石质,主要用途有两种,“碾打田畴上块垡,易为破烂”及“碾捍场圃间麦禾,即脱稃穂”,就是和今天我们熟悉的这个工具的用途一样,一是碾平土地,一是用来为谷物脱粒。在《清明上河图》中就有类似的石碾子。而南方的碌碡则是木质,主要用来压碎水田中的泥块,平整土地。这种用途的木质碌碡出现极早,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种植水稻,要“先放水十日,后曳辘轴十遍”,这里提到的就是用于水田的木碌碡。和这种木碌碡接近的农具叫砺礋,唐代陆龟蒙《耒耜经》说“耙而后有砺礋焉,有磟碡焉,自耙至砺礋皆有齿,磟碡觚棱而已。咸以木为之,坚而重者良”。根据元代的《农书》,碌碡和砺礋,都呈圆柱状,安装在一个方形木条框架内,可以转动,前者纯粹是个圆柱,或者圆柱上有觚棱,后者则是圆柱上有列齿。元代的《农书》和清代《钦定授时通考》都记载“砺礋,又作䗖礋,与磟碡之制同,但外有列齿,独用于水田,破块滓,溷泥涂也”,砺礋专用在水田,用于压碎泥块、压实土壤和搅熟泥水。这种工具今天称之为蒲滚。

虽然康熙帝将这幅图叫“碌碡”,但传统的碌碡和砺礋实际上都并非图中样式。图中所绘的农具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是焦秉贞绘画时的失误。现存更早的耕织图,如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元代程棨(传)《摹楼璹耕图》、日本延宝四年(1676年)狩野永纳本、乾隆据元程棨图刻石本,其中描绘的碌碡和传统文献中记载的碌碡形态是一致的,但这些都与焦秉贞所绘的康熙本不同。事实上,即使是现实中真正存在的碌碡,作为水田农具,在明代中叶开始也已经很少被使用了。

图六·布秧

农家布种避春寒,

甲坼初萌最可观。

自昔虞书传播谷,

民间莫作等闲看。

——康熙《布秧》

布秧就是播种,又叫“落谷”。布秧即播种育秧,指在平整好的秧田里,均匀地撒上已经破胸或发芽的种子。

宋代以来南方水稻种植时采用移栽技术非常普遍。元代王祯《农书》记载“作为畦埂,耕耙既熟,放水匀停,掷种于内,候苗生五六寸,拔而秧之,今江南皆用此法”。将种子播种在秧田,等稻苗长到五六寸时会非常密集,便要通过拔秧和插秧,将其转移到更大的稻田。移栽水稻就需要秧苗更加强壮,所以在秧田整地、浸种催芽、播种期都需要对它们精细管理。

图七·初秧

一年农事在春深,

无限田家望岁心。

最爱清和天气好,

绿畴千顷露秧针。

——康熙《初秧》

初秧就是秧苗萌芽,慢慢露出水面。图中农人老幼相携,行走在阡陌间观察田中“初露尖尖角”的秧针,小孩手上还停着一只鹧鸪鸟。清代诗人姚范经过农田时曾写有诗句:“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正可用来描绘图中情景。

图八·淤荫

从来土沃藉农勤,

丰歉皆由用力分。

薤草洒灰滋地利,

心期千亩稼如云。

——康熙《淤荫》

淤荫就是施肥,一般指用淤泥水和草木灰、粪便等肥料灌溉秧苗,以增加肥力,助秧成长。图片中描绘的正是农民泼浇人粪尿追肥,用以促进秧苗快速生长的过程。汉代时古人就重视施肥的作用,宋元时期开始加强合理施肥,认为施肥就像是用药。南宋陈旉《农书》中说:“相视其土之性类,以所宜之粪而粪之,斯得其理矣,俚谚谓之粪药,以言用粪犹用药也。”明清时期施肥非常精细,清代杨屾在《知本提纲》中提出施肥的三原则:“时宜、土宜、物宜”。

图九·拔秧

青葱刺水满平川,

移植西畴更勃然。

节序惊心芒种迫,

分秧须及夏初天。

——康熙《拔秧》

育种时如果水稻比较密集,并不利于生长,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就需要经过人工移植,从秧田移植到稻田里,使其有更大的生长空间。一般落种35—40天后,秧苗长成,可以移栽。将长成的秧苗拔出来,用稻草捆扎,再装担挑到平整好的水田插秧。拔秧时出手要快,还要注意拔除夹藏在秧中的稗草。拔起的秧苗则需要立即种下,且拔秧需避开正午的烈日。

宋代以来,南方不少地区拔秧时还会使用秧马,也叫“薅马”,其实就是指拔秧时坐的凳子,类似于在家用的四角凳子的下面加一块滑板,使用时姿势则像在骑马。

图十·插秧

千畦水泽正弥弥,

竞插新秧恐后时。

亚旅同心欣力作,

月明归去莫嫌迟。

——康熙《插秧》

插秧就是将秧苗栽插于稻田中,时间在芒种前后。《周礼》云:“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东汉郑玄释义说:“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芒种”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插秧是最为紧张繁忙也是最重要的工序,因其季节性很强,要在芒种短短十几天的有效时间内完成。

插秧总是一边插一边后退,但正是在后退中才能把秧苗全部插好。因而古代有一首很有名的禅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图十一·一耘

丰苗翼翼出清波,

荑稗丛生可若何。

非种自应芟薙尽,

莫教稂莠败嘉禾。

——康熙《一耘》

耘就是除草,一耘就是第一轮除草。稻田中一般会混入种种杂草,需要及时除去,以免影响禾苗生长。古人在水稻中除草使用的工具有耘荡、耘爪等。耘荡是一种用于在水田中除草松泥的齿类农具。北宋农学家曾安止在其所著的我国古代第一部水稻品种专著《禾谱》中记载:“今创有一器,曰耘荡……以代手足,工过数倍,宜普效之。”元代王祯《农书》详细记载了这种农具的样式:“江浙之间新制之,形如木屐而实,长尺余,阔约三寸,底列短钉二十余枚,簨其上以贯竹柄,柄长五尺余。耘田之际,农人执之推荡禾垅间草泥,使之溷溺,则田可精熟,既胜耙锄,又代手足。”图中两位老者手持的工具,便是耘荡之类的农具。耘爪一般用竹管或铁管制作,形状如爪,耘田时戴在手上保护指甲和手指。王祯《农书》说:“耘爪,耘水田器也,即古所谓鸟耘者。其器用竹管,随手指大小截之,长可逾寸,削去一边,状如爪甲;或好坚利者,以铁为之,穿于指上,乃用耘田,以代指甲,犹鸟之用爪也。”

图中还绘有两人协力浇水,他们使用的工具叫作戽斗,是一种小型的人力提水灌田农具,形状像斗,两边有绳,由两人协同操作,一起拉绳牵斗取水,既可用于排水,也可用于灌田。戽斗通常用柳条、藤条编织而成,王祯《农书》中对戽斗的作用、使用方法和制作材料都做了详细记载:“凡水岸稍下,不容置车,当旱之际,乃用戽斗。控以双绠,两人掣之,抒水上岸,以溉田稼。其斗或柳筲,或木罂,从所便也。”戽斗适宜在水岸不高的田边和无法用水车提水的稻田使用。

图十二·二耘

曾为耘苗结队行,

更忧宿草去还生。

陇间馈馌频来往,

劳勚田家妇子情。

——康熙《二耘》

二耘即第二轮除草。《诗经·小雅·大田》云:“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稂是狼尾草,莠是狗尾草,都是需要除去的杂草。“不稂不莠”的本意就是指田中没有野草,但后来逐渐转变为不成才的意思。

图中描绘了家中成年男性正在辛勤耕耘时,妻儿前来送茶送饭的场面。这种全家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劳作的画面在中国农耕社会中延续了数千年。《诗经·小雅》中有一首《甫田》的诗,描绘了周王携妻儿来田间地头慰问百姓的情景:“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曾孙是周王的自称,这句诗的大意就是周王与他的贵妇和儿子们同行,满怀喜悦来田间巡视,带来精美的食物慰劳百姓。

图十三·三耘

罷稏盈畦日正长,

复勤穮蓘下方塘。

堪怜曝背炎蒸下,

惟冀青畴发紫芒。

——康熙《三耘》

三耘即第三轮除草,又叫爬行。由于秧苗已经长大,肉眼已看不清在行内生长的小草,必须两腿跪在稻行里,再用手沿着土表耘上一遍,既可清除杂草,又可促进土壤通气扎根。

图十四·灌溉

塍田六月水泉微,

引溜通渠迅若飞。

转尽桔橰筋力瘁,

斜阳西下未言归。

——康熙《灌溉》

在插秧、返青、孕穗、抽穗等水稻成长的不同阶段都依赖灌溉。宋元以来,南方常用的灌溉工具有翻车、筒车、水转翻车、牛转翻车、筒轮、高转筒车、水转高车、戽斗、拨车、桔槔等。图中展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灌溉工具。图左多人踩踏的工具就是翻车,也叫龙骨车,始于汉代,由三国时期机械发明家马钧完善。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图中即为脚踏。元代王祯《农书》对其形制和原理做过介绍:“其车之制,除压栏木及列槛桩外,车身用板作槽,长可二丈,阔则不等,或四寸至七寸,高约一尺。槽中架行道板一条,随槽阔狭,比槽板两头俱短一尺,用置大小轮轴,同行道板上下通,周以龙骨板叶,其在上大轴,两端各带拐木四茎,置于岸上木架之间。人凭架上,踏动拐木,则龙骨板随转,循环行道板刮水上岸。”

画面中间用杠杆浇田的工具叫桔槔,俗称“吊杆”,把一根木杆横挂在水边架子(木柱或树干)上,一头悬挂巨石等重物,一头用绳子悬挂水桶,使两端上下运动以汲水,由于杠杆原理,便不必费大力气。“桔槔”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墨子》,写作“颉皋”。《庄子》中曾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推广这一工具,子贡南游楚国,过汉阴,见一老人抱着一个很重的水瓮来往于水井和菜地之间浇水,他便向前介绍桔槔:“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种菜的来人问怎么操作,他又说:“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沃汤,其名为槔。”

图十五·收刈

满目黄云晓露晞,

腰镰获稻喜晴晖。

儿童处处收遗穗,

村舍家家荷担归。

——康熙《收刈》

图中表现的是收刈景象。明代谢肇淛《五杂俎》说:“水田自犁地而浸种,而插秧,而薅草,而车戽,从夏讫秋,无一息得暇逸,而其收获亦倍。”稻熟穗垂、满目黄云之时就到了收割的季节。

图十六·登场

年谷丰穰万宝成,

筑场纳稼积如京。

回思望杏瞻蒲日,

多少辛勤感倍生。

——康熙《登场》

稻场是储放、翻晒、碾轧稻谷的场地,登场是指收割好的水稻堆积成垛,放置在稻场进行翻晒。

图十七·持穗

南亩秋来庆阜成,

瞿瞿未释老农情。

霜天晓起呼邻里,

遍听村村打稻声。

——康熙《持穗》

持穗就是打稻子,打取稻粒。图中四位农人手持的工具叫作梿枷,在周代便已经使用,古称“枷”或“拂”。甘肃嘉峪关出土的魏晋画像砖中就有古人手持梿枷打稻的图像。“梿枷”这一名称在唐代就已经确定,唐代颜师古《汉书注》解释“拂音佛,以击治禾,今谓之连枷”。清代徐珂《清稗类钞》介绍其形制:“连枷为打稻之器,其制用木条或厚毛竹,束成平板,阔约四寸,长约三尺,以长木为柄,柄端造为擐轴,举而转之,扑禾于地,使谷脱落而收取之。”

图十八·舂碓

秋林茅屋晩风吹,

杵臼相从近短篱。

比舍舂声如和答,

家家篝火夜深时。

——康熙《舂碓》

舂碓是两种脱壳方式,前者用手,后者用脚。舂是把东西放在石臼里用杵捣掉皮壳或捣碎,图上方男子的动作就是舂。他手中所持的工具叫杵,可木制也可石制,形似一头粗一头细的圆锥。碓是一种利用了杠杆原理的捣米器具,利用长横杆合适的位置作为支撑点,一端是用来杵捣谷物的碓头,另一端则用脚踏。在汉代古墓中就出土过踏碓的陶制模型。图左下方男子就是在使用碓。杵和碓在我国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史中一直被使用,但是相对于现在机械农具而言,舂米还是一件十分费时费力的工作。

图十九·筛

谩言嘉谷可登盘,

糠秕还忧欲去难。

粒粒皆从辛苦得,

农家真作白珠看。

——康熙《筛》

筛是用竹子做成的一种有孔器具,通过簸筛,可以把细东西漏下去,粗的留下,还可以将较轻的东西筛到表面方便择出。在经过舂碓之后,需要筛去混在稻米中的稻壳、稻穗残留等,余下的就是糙米。

图二十·簸扬

作苦三时用力深,

簸扬偏爱近风林。

须知白粲流匙滑,

费尽农夫百种心。

——康熙《簸扬》

簸扬是指用簸箕扬去谷物中糠秕之类的瘪稻和其他杂物。

中国古代有不少关于簸扬的典故,例如《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天上二十八星宿里的箕宿,虽然名字有箕字,却不能用来簸扬;天上的北斗七星因为看起来像酒斗而得名,却不能真用来打酒。后人用“斗挹箕扬”形容名不符实或没有实际用处。

《世说新语》里也记载了一个跟簸扬有关的趣事。东晋时期,简文帝司马昱邀请王坦之和范启前去议事,范启年龄大而官位小,王坦之年龄小而官位大。他们两人轮番谦让,让对方走前头,最终王坦之终于走到了范启后面,他便开玩笑说“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启听了,应答如注道“洮之汰之,沙砾在后”。

图二十一·砻

经营阡陌苦胼胝,

艰食由来念阻饥。

且喜稼成登石硙,

从兹鼓腹乐雍熙。

——康熙《砻》

砻是一种用竹、土制成的稻谷脱壳工具,其原理近似于磨,但磨是用来粉碎的,而砻是用来去壳成米,将糙米再次脱皮,形成可食用的大米的。在江苏宿迁泗洪县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就有《砻米图》。

图中三人推砻,一人倒米,另有两人用笸筛米。在这丰收之际,人们的脸上都神情怡然。劳动场间也溢满了和乐的气息。

图二十二·入仓

仓箱顿满各欣然,

补葺牛牢雨雪天。

盼到盖藏休暇日,

从前拮据已经年。

——康熙《入仓》

入仓,就是将处理完成的米收入粮仓盖藏,此时一年的稻作生产终于可以告一段落。图中粮仓前的方形器具就是斗。

图二十三·祭神

东畴举趾祝年丰,

喜见盈宁百室同。

粒我烝民遗泽远,

吹豳击鼓报难穷。

——康熙《祭神》

古人重视祭祀,最早的水稻专著《禾谱》中便专门设有《祈报篇》,详细讨论了和农业相关尤其与水稻种植有关的祭祀。农业祭祀中最重要的是社稷祭祀,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商周以来历代帝王对此都极为重视,后来社稷祭祀逐渐合二为一,统一祭祀。明清代社稷坛在天安门西侧,今中山公园处。社稷坛由五色土筑成。每年春、秋两季仲月上戊日举行祭祀,由皇帝亲祭。地方府、州、县的社稷也同时祭祀,由当地主官负责祭祀;民间也举行社祭。祭社之文艺表演,称社火、社会。明清时期,将组织祭祀社神的活动叫作“做社”,有春社、秋社两种。不仅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也是民间重要的娱乐活动。 Y9tBI/fnAPiBtkXknk3Ey/RQxuooo8L5dkdPlq5ZsrwL6P5lM5tSvI1J9j7QXLp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