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谁是美联储真正的股东?
——罗斯柴尔德家族只是一个传说

阴谋论抓住联邦储备银行并非政府部门这一点大做文章,宣扬包括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内的犹太金融大鳄才是美联储真正的股东。这些金融家族作为背后股东通过美联储发动金融危机,掠夺世界各国人民的财富。

谁是美联储的股东?

美联储是否真的像阴谋论宣传的那样,存在自己的股东呢?答案是:是的。但有几个需要强调的地方。首先,这些所谓的股东是联邦储备银行的股东,而不是联邦储备局的股东。联邦储备局是联邦政府的一部分,是政府机构。所以不能笼统地说这些股东是整个美联储的股东。其次,这些所谓股东的权利和上市公司股东的权利完全不同。比如联邦储备银行股东持有的股票不能公开转让或者出售,也不能对美联储的利润进行分红。美联储每年按照 6% 的固定利率发放利息。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和这些股东相关的董事会平时也不干预美联储公开市场政策的制定。

美联储的这些规定和前面介绍的美国第一银行及第二银行有本质区别。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的股票在股票市场上可以公开交易。最后这些股票被集中在少数富人,包括来自欧洲的国外投资者手里。因此当时这两个银行被指责是受少数金融财团控制,为富人赚钱和服务的机器。美联储目前的这种设计就避免了上述情况。看到这里一定有读者奇怪,如果有这么多限制又没啥好处,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当美联储的股东?这个问题我在介绍完背景知识后再予以回答。

其实《货币战争》中关于美联储的阴谋论故事在美国流传已久。这些阴谋论声称外国大金融家族是美联储的股东,从而在背后操控美联储。比如加里·卡( Gary Kah ) 在 1991 年《占领全球之路》 一书的第 13 页中写道,纽约联储被瑞士和沙特的一些金融大鳄控制。他列出了包括罗斯柴尔德银行在内的一系列银行,声称他们是纽约联储的八大股东。这些银行包括:

罗斯柴尔德伦敦和柏林银行( Rothschild Banks of London and Berlin );

巴黎莱哲兄弟银行( Lazard Brothers Banks of Paris );

意大利以色列摩西银行( Israel Moses Seif Banks of Italy );

汉堡和阿姆斯特丹沃伯格银行( Warburg Bank of Hamburg and Amsterdam );

纽约雷曼兄弟( Lehman Brothers of New York );

纽约昆氏银行( Kuhn Loeb Bank of New York );

曼哈顿大通银行( Chase Manhatten Bank );

纽约高盛( Goldman Sachs of New York )。

这种指责存在诸多漏洞。首先,高盛和雷曼兄弟属于投资银行,这些银行不直接从储户那里吸取存款。这种非传统性的银行在 2008 年金融危机前不是美联储的会员银行,因此不可能是美联储的股东。在 2008 年金融危机中,高盛为获得美联储的紧急贷款,才把公司性质改成银行持股公司,正式开始接受美联储等机构的监管。

其次,阴谋论给出的美联储股东名单完全错误。究竟谁是美联储的股东呢?答案并没有《货币战争》中描述的那么神秘。《联邦储备法案》中明确规定,美联储的会员银行就是其股东。那么,谁是美联储的会员银行呢?这个问题要从美国的银行结构说起。

目前美国吸纳储户存款的银行主要分为两类:全国性银行和州内银行。通过财政部的货币管理办公室( 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 OCC )注册成立的银行为全国性银行,比如美国花旗银行。通过州政府注册成立的银行为州内银行,比如德克萨斯州的德州资本银行( Texas Capital Bank )。美国的银行业竞争非常激烈。除了我们日常听说的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大型全国性银行外,全美大小银行总共有 6000 多家,分别满足不同顾客群的需求。

美国的全国性银行必须成为美联储的会员银行,主要接受货币管理办公室监管。州内银行可以选择是否愿意成为美联储的会员银行。如果愿意成为会员,就要接受美联储监管。不愿意成为美联储会员的银行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FDIC )的监管。成为会员银行,也就是成为美联储股东的一个好处就是,当金融危机发生时,美联储可以提供紧急贷款。美联储提供紧急贷款的这种功能被称为最后贷款人。我们在后面几章中会更详细地介绍为什么中央银行在金融危机中要扮演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以及这种政策的利弊。

《联邦储备法案》中明确规定,每个地区联储的会员银行就是它的股东。各个会员银行根据自己资产的比例认购所在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股权。我们刚才提到,这些股权和一般公司的股权不同。这些股票不能对外转让或者出售,股东也不能参加美联储每年利润的分红,美联储只是每年按照 6% 的固定利率向股东发利息。

美联储的会员银行(也就是股东)都是美国的银行,而非阴谋论宣扬的外国金融大鳄。美联储会员银行的名单也属于公开信息,在每个联邦储备银行的网站上都有公布,大家可以自行查找。达拉斯联储法律部的同事告诉我,如果网站上找不到会员银行的信息,可以向这些联储的法律部( Legal Department )或者公共事务部门( Public Affairs Department )索取。这些信息都属于公开信息,如果有人查询,美联储有义务提供。

比如达拉斯联储的会员银行名单可以在达拉斯联储的网站找到。 下面是达拉斯联储的几个会员银行:

全国第一银行( First National Bank );

全国公民银行( Citizens National Bank );

德州资本银行( Texas Capital Bank );

西南国家银行( Southwestern National Bank );

休斯敦国家联合银行( Unity National Bank of Houston );

中南富国银行( Wells Fargo Bank South Central National Association )。

纽约联储完整的会员银行名单也可以从它的网站找到。 截至 2012 9 月,纽约联储的会员银行包括:

艾迪荣黛可银行( Adirondack Bank );

埃尔顿州立银行( Alden State Bank );

凯特罗格斯银行( Bank of Cattaraugus );

密尔布鲁克银行( Bank of Millbrook );

德意志美洲信托公司( Deutsche Bank Trust Company Americas );

帝国州立银行( Empire State Bank );

高盛银行( Goldman Sachs Bank USA )。

注意,上面的高盛银行只是高盛公司旗下很小的一部分。高盛最近才开始尝试一些传统银行业务。这里的高盛银行是高盛在纽约州设立的一个州立银行,而非平时大家谈到的高盛集团。高盛集团在 2008 年金融危机前属于证券类公司,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US Security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监管,而不是美联储。 2008 年高盛改成银行持股公司( Bank Holding Company )后才正式接受美联储的监管。

地区联储的所有股东都是美国国内注册成立的全国性或者州立银行,完全不是阴谋论者宣扬的那样——被少数几个国际金融家族所掌握。我曾经问过达拉斯联储的几位副行长,为什么不针对阴谋论中关于美联储被世界金融家族控制的言论作出公开回应,比如专门搞个资料放在网站上。美联储对这种言论置之不理是因为多数人认为阴谋论在美国属于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东西。尽管平时各界对美联储的政策有各种各样的批评,但阴谋论那种荒谬的东西从来不会成为主流媒体评价美联储的依据。因此,如果美联储主动回应,反而给那种荒谬的故事做了广告。美联储应该把有限的时间花在那些严肃认真的政策讨论上。

即使股东是美国国内银行,美联储会不会是他们的赚钱机器呢?正常情况下,美联储的收入主要来自持有资产(主要是政府债券)的利息。在支付正常的运营开支和股息后,美联储将所有盈利上缴财政部。每年美联储所谓的“股东”从美联储获得的利息大概有十几亿美元,远小于美联储每年上缴到国库的超过两百亿美元的利润。这些具体数字在美联储每年的年报中都有公布。年报由外部的审计公司审计,放在美联储的公开网站上接受监督。

另外,美联储分配给“股东”的利息相对于股东们的主营收入而言微不足道。前面提到分配给所有银行的利息收入每年大概只有十几亿美元,而仅花旗银行一家 2011 年的利润就超过了 100 亿美元。这些银行想靠美联储派发的利息赚钱显然是非常不靠谱的。因此有人宣传美联储通过垄断美元发行为银行家赚钱盈利完全是捕风捉影,没有任何事实根据。

中央银行应该被政府控制吗?

上面的阴谋论只强调了中央银行可能会被少数私人金融家控制的情况。如果一个中央银行被少数银行家控制,公器私用,成为谋取超额利润的工具,自然于国于民祸害无穷。而如果中央银行完全被政府掌控,成为政府的印钞机,一样会祸国殃民。联邦储备银行设立成非营利性机构的真正目的就是防止货币政策过度集中到联邦政府手里。货币政策过度集中在政府部门存在多种风险。其中之一便是当政府过度消费时,政府会利用恶性通货膨胀来稀释政府债务,央行会沦为政府的提款机。这种情况在很多国家都时有发生。

最近的一个著名案例就是 2007 年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胀。由于政府过度开支,津巴布韦的对外债务从 1980 年占 GDP 11% 一路飙升到 2008 年的 119% !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费用和获取军队的支持,经常无端增加预算外开支。比如 1997 年,仅政府在预算外支付给退伍军人的补助就达到 GDP 3% 。全部政府开支占 GDP 比例更是达到创纪录的 90% 以上!截至 2006 年,津巴布韦政府拖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的贷款超过 1 亿美元。这些贷款本来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给津巴布韦政府用于发展经济和提高居民收入的,但津巴布韦政府却把资金挪用在战争等其他方面。

2008 年,津巴布韦政府已经无力支付自己的巨额债务,甚至连支付这些债务的利息都困难。为了帮助政府支付到期的欠款,津巴布韦中央银行开动印钞机,发行大量货币。结果 2008 年,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超过百分之两亿!是的,你没有看错,是百分之两亿。以往大家所熟悉的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甚至百分之百的通货膨胀率在 2008 年的津巴布韦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恶性通胀,津巴布韦发行了创世界纪录的面值为一百万亿的钞票。很多家庭多年的储蓄被瞬间蒸发,一些津巴布韦人自我解嘲说:“我们现在拥有亿万家产,却都是穷光蛋。”不夸张地说,津巴布韦的货币一夜之间变得连手纸都不如。为避免下水道被堵,一些厕所的广告牌上写着“请使用手纸,不要用津巴布韦币”。

如果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行政机构,就没有义务或迫于来自总统的压力为政府债务埋单了。设置成非营利机构的联邦储备银行提供了这样一个制衡机制。

美联储制定政策的独立性也受法律保护。《联邦储备法案》明文规定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需通过总统以及总统管辖的任何行政部门的批准,这样就避免了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沦为政府印钞机的危险。自美联储成立以来的 100 年时间里,美国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在 3% 左右。尤其是在过去 30 年左右的时间里,美国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率稳定地维持在 2% 左右。从这个角度讲,美联储在控制长期通胀方面相当成功。

目前包括美联储在内的西方主要央行都非常强调中央银行相对政府部门的独立性。而且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在逐渐把中央银行从政府行政系统中独立出来。这种趋势和美联储当初把联邦储备银行设置成独立于联邦政府外的机构的思路如出一辙。强调央行独立性的真正用意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本国通胀,而非阴谋论宣扬的为金融财团谋利。为了从法律上确保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一些国家甚至通过明确立法,规定稳定价格是货币政策最重要的目标。比如英国法律规定 2% 为目标通货膨胀率,如果实际通胀率连续超过 3% ,英格兰银行行长必须公开接受听证,解释没有达到预定目标的原因。

本章小结

·美联储的全称是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Federal Reserve System ),是美国的中央银行,类似于中国的人民银行。

·美联储由位于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和分布于美国 12 个地区的联邦储备银行构成。联邦储备局是联邦政府的一部分,而 12 个联邦储备银行是非营利机构。

·美联储的最高决策机构由联邦储备局的执行委员和 12 个联邦储备银行主席组成。美联储这种双重结构是为了实现权力制衡,避免美联储被少数金融家或者政治精英控制。

·根据美联储的组织结构,少数人想要控制美联储,必须同时搞定总统和国会,再加上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的商业领袖,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每个联邦储备银行辖区内的会员银行是其股东,但这些股东的权利和上市公司股东的权利完全不同:股东所持有的股票不能公开转让或者出售,也不能对美联储的利润进行分红,只能获得 6% 的固定利息。

·联邦储备银行的董事会成员是来自辖区内主要企业和公共部门的高管。董事会平时并不干预美联储公开市场政策的制定。

·货币政策过度集中在政府部门存在多种风险。其中之一便是当政府过度消费时,政府会利用恶性通货膨胀来稀释政府债务,央行会沦为政府的提款机。许多国家都在逐渐通过立法形式确保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的独立性,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KWOUbPUwg+sFMn4orFtMoCjmktqamKSga0r5jzVYu87o4yilLotvU6sJNvEEeU+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