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版前言

斯塔夫里阿诺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世界史学家,1913年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他先后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克拉克大学获得史学学士、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完成学业后,他先在加拿大金斯顿的皇后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敦的史密斯学院执教;从1946年起,就任美国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连续执教27年,直至1973年退休。之后,他又被聘为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历史系兼职教授,直至1992年他79岁时才停止大学教学活动。他在第一线从事世界史教学四十多年,培养了一大批世界史学者,被誉为开创了“美国世界史教学的两位加拿大人”之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一生学术成果斐然,生前共出版了18部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有:《全球史纲:人类历史的谱系》(Lifelines from Our Past : A New World History , 1997)、《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Global Rift :The Third World Comes of Age ,1981)、《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The Balkans since 1453 ,1956)等。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他分别于1951年获古根海姆奖、1953年获福特杰出教师奖、1967年获洛克菲勒基金奖,还获得过其他多种奖励和学术荣誉。

但真正给斯塔夫里阿诺斯带来世界性学术声誉的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以下简称《全球通史》)。这本书可以说是斯塔夫里阿诺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一部实践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全球史思潮”的真正的奠基之作。《全球通史》出版后,很快成为美国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世界众多著名大学将它选为教材或参考教材。

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全球通史》也是呕心沥血,在30年中不断完善本书,先后于1975年、1982年、1988年、1991年、1995年、1999年做了6次修订。特别要指出的是,第6次修订是在他86岁时做的,也就是1999年的第7版。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一版致读者的前言《为什么要写一部21世纪的全球史?》中认为:“每一个时代都要重新书写历史。这不是因为之前的历史撰述有多少错误,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临新的挑战,提出新的问题,寻找新的答案。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当今世界正在以指数级速度发生变化,迫切需要有新的历史来提出新问题、提供新答案。”依据“新世界需要新史学”的理由,作者从章节到内容对《全球通史》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和补充,突出了人权意识和环境意识的全球觉醒及“科技魔力”对21世纪人类历史的影响。第7版出版发行后,继续风靡世界史学界,被誉为世界史研究中“经典中的经典”。

1999年第7版《全球通史》英文版出版后,北京大学出版社就积极与Prentice Hall联系版权,而Prentice Hall也在寻找一家可靠的出版社出版《全球通史》的中文版。2002年2月,北京大学出版社与Prentice Hall签署《全球通史》中文版出版合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对最新版《全球通史》的中文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十分赞同。北京大学出版社当时提出请斯塔夫里阿诺斯写一篇新的序言,并希望他对中国20多年来的飞速发展与崛起的历史意义以及对21世纪世界的影响发表他的真知灼见。因为作为一位有深刻思想的历史学大家,斯塔夫里阿诺斯不但关注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历史,也十分关注中国的改革开放。在第7版的前言中,他就写道:“21世纪的前夜,世界各地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社会实验和革新。它们的范围和意义从近年来全球性变革浪潮中可见一斑。例如,在中国,坚定的革命者正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可惜由于他的健康原因,中文版序言一直未能写就。2004年3月23日,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加州逝世,享年91岁,第7版成为《全球通史》的最终定本。得到他逝世的消息后,北京大学出版社在为之痛惜的同时也为未能得到他的序言而深感遗憾。为了满足许多读者阅读英文版《全球通史》的需求,2004年5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又与培生教育出版集团签署了在中国内地出版英文影印版的合同。2004年7月和2005年1月,北京大学出版社相继出版发行《全球通史》英文影印版和中文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全球通史》中文版自2005年1月出版以来,吸引了大量读者朋友。许多读者朋友出于对名家名著的呵护之情和责任心,既对全书给予了充分认可,也对译文的疏漏和不当之处提出了质疑。为了给读者朋友奉献一部精益求精之作,我们决定推出新译本。为此,我们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王皖强教授重译全书,并请清华大学历史系刘北成教授审校,以期达到“名家名著名译”的最佳效果。当然,诚如刘北成先生所说,“学术翻译是一种知识冒险”,“翻译永远是留有遗憾的再创作”,所以,我们期待和欢迎读者朋友提出批评和商榷。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书最后一版出版于1999年,而学术进步则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尤其是近年来考古学和历史学方面涌现出不少新发现和新成果,书中未能反映,所以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的一些观点和表述与国内学界有所不同,还请读者朋友多加甄别,批判思考。

“新世界需要新史学”,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留给后人的箴言,他为21世纪读者写的《全球通史》给学界确立了一个典范,也为全球读者留下了一笔精神文化财富。

《全球通史》将继续因其精彩而泽被后人。 KRwoAObfEEsSeibhvajIr4mMvhFMO2ohqNwfcGfJ1tkOc4jO3p2MnmPTciWP6FF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