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10 |
讲 |
生 |
态 |
浙江省安吉县有一个三面环山的村庄,叫余村。20世纪80年代,为摆脱贫困,余村人炸山开矿,卖矿石、造水泥。很快,余村成为安吉县首富村。村民的“钱袋子”鼓了,大山却变得满目疮痍。村民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生产的时候,抬头都看不见蓝色的天空。”“出趟门回来,眉毛、头发都是白的,全是粉尘。”“一到雨天,村里的溪水就像酱油一样。”
2003年6月,浙江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余村停掉了矿山、关掉了水泥厂。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爷爷来到余村,听到村里主动关停矿山的做法后说:“你们下定决心关掉矿山,这是高明之举!过去我们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关停矿山后,满山的毛竹又长了起来,从山里流出来的溪水也变得清粼粼了。现在,这里山清水秀、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余村成为全国首个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态旅游、乡村度假景区。
一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就像清洁的空气,当我们畅快呼吸时不觉它的珍贵,一旦失去就会无法生存。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
——习近平
二 |
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 |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历史上,这里森林广布,水草丰茂。后来,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森林荡然无存,“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20世纪60年代以来,几代塞罕坝人艰苦奋斗,在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
习近平爷爷对他们的感人事迹作出指示,强调要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治沙队员在塞罕坝荒地上植树造林
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今日塞罕坝
三 |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
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
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
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我们要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爱绿护绿的意识,用自己的双手为祖国播种绿色,美化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
2020年8月,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大自然充满乐趣、无比美丽,热爱自然是一种好习惯,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少年儿童要在这方面发挥小主人作用。
——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