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汤东杰布编演藏戏

13世纪时,汉藏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得到加强。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中叶,是藏族封建农奴制社会上升发展的昌盛时期,封建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

随着社会的相对安定和政治经济的重大发展,藏族文化和文学艺术都获得了巨大发展。

1430年,当著名高僧汤东杰布大师营建据说是西藏地区的第一条铁索桥时,由于人力、财力有限,技术上也有困难,造桥工程进展十分缓慢。

汤东杰布不好再向已作支援的信徒和大小施主募捐,就另想办法。

汤东杰布吸收民间和宗教中的各种戏剧因素编排节目,设计唱腔和动作,改进鼓钹伴奏,利用并进一步发展、丰富了白面具戏。

当时在建桥民工中有山南来的能歌善舞的七姐妹,然后,汤东杰布指导七姐妹排演白面具戏,在这个地区进行募捐演出。

七姐妹聪颖俊丽,舞姿轻盈飘逸,歌声优美动听,观众都觉得新奇美妙,同声赞叹她们是天女下凡。藏语称仙女为“拉姆”,藏戏也被称作“拉姆”,就是由此而来的。

后来汤东杰布回到家乡日吾齐寺后,将白面具改成蓝面具,来表演“温巴萨江萨堆”的开场节目,也称“温巴顿”,主要是净场祭祀、祈神驱邪。

同时发展的还有达通、达仁、扎西等多种唱腔。这个节目演完后,由汤东杰布手摇嘛呢轮讲经,或以“喇嘛嘛呢”讲唱佛本中的故事。

1437年,由后藏谢通门地方土酋王藏杰布作施主,修建扎西孜铁桥,汤东杰布仍用演节目的办法搞募捐。在演出中还增加了两个具有群众性的节目,一个叫“甲鲁晋拜”,就是为甲鲁祈神赐福;一个叫“拉姆鲁嘎”,就是为仙女歌舞欢庆。

甲鲁是后藏谢通门一带对家族长老的习惯称呼,在募捐演出时,七姐妹的歌舞表演激起了家族长老们的兴致,他们头戴大红高帽,身穿衣领上配有十字四花装饰的氆氇大袍,也上场同七姐妹同舞同歌。

后来汤东杰布把温巴、甲鲁、拉姆三个节目连接融合起来,就形成了一直保留下来的比较完整、丰富而有特色的蓝面具戏开场仪式。原来比较简单粗犷的白面具戏开场仪式,也向蓝面具戏学习,使两者的开场仪式有所接近。

据《汤东杰布传》记载,汤东杰布主持修建的大型铁索桥有58座、木桥60座、木船渡口118个。修建这么多桥梁和渡口,他除开云游化缘求得大小施主和信徒们的援助外,主要是组织募捐演出。

汤永杰布在长期的排练演出岁月中,不仅创造了开场戏,还编演了许多正戏故事,如把佛经故事编演成《智美更登》和《诺桑王子》。

此时,蓝面具戏已形成与其他民族戏剧和戏曲很不相同的特征标志,就是开场、正戏和吉祥收尾仪式三段不可分割而又比较完整、丰富的演出格式。

以唱、舞、韵、表、白、技等方面程式化表演,和直接穿插的民间歌舞、百技杂艺表演,以及一部分生活化表演,三者相互融合为一体的表演艺术。

藏戏起源于4000多米高的青藏高原,由于独特的民族风格、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进程,形成了藏戏所独有的唱腔和音乐。

藏戏的唱腔,除了吸收民间音乐、宗教音乐而形成的仲古等特殊装饰音之外,还有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帮腔伴唱。

藏戏唱腔在发音上,运用特殊的脚劲、肚气和脑后音等方法,显得异常激越浑厚、流畅甜润、韵味无穷、独具一格。

藏戏的音乐在原先比较简单,在西藏民主改革后,藏戏的音乐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形了自己所独有的风格和特点。

藏戏的唱腔“朗达”,本是传记或传奇的意思。藏戏以演各种人物或神佛传记或本土故事为主要内容,人们为将歌曲与藏戏唱腔加以区别,习惯地把藏戏唱腔称为“朗达”。

藏戏的唱腔,由于各剧种兴起的年代、地区不同,构成唱腔的音乐素材不同等原因,它们在音乐风格、表现形式和唱腔的腔调、旋律、结构、调式、演唱方法等方面都各有特色。

藏戏唱腔的腔调有很多种,其中达仁唱腔意为长调唱腔;达珍唱腔意为中调唱腔;达通唱腔意为短调唱腔;搅鲁唱腔意为悲调唱腔;当洛唱腔意为反调唱腔;谐玛唱腔意为歌戏混合型唱腔;谐玛当木唱腔意为说唱混合型唱腔;谢巴唱腔意为赞祝型唱腔;均当唱腔意为常用唱腔;当具唱腔意为普通唱腔;多巧米纳唱腔意为反派人物唱腔;曲仓木唱腔或扎西唱腔意为终曲或吉祥收尾唱腔;谐意为民间小曲等。

同时,由于各地剧种的唱腔是按剧中人物角色的不同身份确定的,所以唱腔的腔调也有以人物身份确定的,如国王唱腔、王后唱腔、内大臣唱腔、外大臣唱腔等,昌都藏戏、德格藏戏就是这样称呼的。

藏戏的唱腔,每一首都可以独立构成唱段,具有唱词短、旋律长的共同特征。每首唱腔一般只有两句唱词,但它的旋律都是一曲多个段落,如开场戏中甲鲁达仁唱腔,两句唱词,曲调旋律却有10个段落。

唱腔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段落的多少不一,每个段落的长短不一;另一种是类似三步曲式结构,如谐玛唱腔与谐玛当木唱腔。

藏戏的唱腔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仲古技巧。据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原作曲和唱腔设计、藏族音乐家边多的研究认为,蓝面具藏戏唱腔,仲古技巧的使用非常普遍,而且仲古的种类也极为丰富。

仲古的使用形式有三种,一是将白面具藏戏中的小型仲古与另一种特殊的旋律“嘿字腔”糅在一起,二是与“嘿字腔”结合后再与唱腔旋律连起来,三是几种仲古连在一起使用。

藏戏唱腔的板眼节拍,以散板为主,但各剧种又有所不同。白面具藏戏、蓝面具藏戏的唱腔都以散板为主,只有少数唱腔含有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和有板无眼等。昌都藏戏、德格藏戏的唱腔多数为一板三眼或一板一服,散板则为少数。

唱腔的演唱有独唱与有领有伴等形式,伴唱又有单声部和多声部的合唱等。蓝面具藏戏的伴唱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举最为复杂,也是最为丰富、最有特色的一种,即模仿式的复调多声部音乐,它的所有声部所表达的是同一个旋律,其中有的与主旋律完全相同,有的则是主旋律的变化重复。

但在具体演唱时,各声部并不是同时演唱这一旋律,而是在不同的时间上移动,也就是从上到下,各声部依次延迟一定的时间,陆续唱出,从而自有其丰满而辉煌的音响效果。

所演剧目也大大超出只演一个《诺桑王子》并多数只演其片断的白面具戏,发展成为演出较多的大戏剧目。宗教内容和宗教色彩突出,人、神、鬼、灵以及动物同场合演,形成宗教剧、面具戏和广场戏相结合的独特形态,而具有古老神奇的韵致风采。

藏戏演员的面部化妆,一种是把脸谱画在脸上,另一种是戴假面具。面具,藏语称为“巴”,是藏戏艺术独有的面部化妆手段。

早在吐蕃时期,祭礼仪式中所表演的士风舞、拟兽舞等百技杂艺,使用了面具。后来,高僧莲花生根据金刚舞一节,组织跳神法会。于是,土风舞便与金刚舞相结合,产生了跳神舞时所戴的面具。

藏戏面具分为温巴面具、人物面具和动物面具。温巴是渔夫或猎人的意思,温巴面具又分白、蓝两类。白温巴面具面部施白色或黄色,用山羊毛装饰,后披背,前齐胸;蓝温巴面具由八种吉祥图案构成,下额用獐子毛或山羊毛装饰成胡须。

人物面具种类较多,主要有平面和立体两种形式,以夸张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藏戏中有众多的动物面具,而这些动物都被罩上神灵的色彩,实际上是一种图腾崇拜。

后来的藏戏表演者视汤永杰布为藏戏始祖,是他创造了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于是按他本人面目作模式制作了白发白须的白山羊皮面具。

藏戏面具的产生,使藏族古老的面具艺术从神秘的宗教世界迈进了新的更加广泛的艺术世界。

[旁注]

后藏 拉萨、山南地区称为“前藏”,日喀则地区则称为“后藏”,整个藏北高原称为“阿里”。前藏和后藏之间的孔道,就是雅江中游的尼木峡谷。整个后藏地区地形复杂,由北至南可分为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雅鲁藏布江河谷、拉轨冈日山脉、朋曲流域、喜玛拉雅山脉五部分。

青藏高原 我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大部在我国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仲古 是藏语。意思是嗓音的转换变化,它是藏族古老的民间声乐普遍使用的一种高难度演唱技巧。这种演唱技巧,在各个藏戏剧种,特别是蓝面具藏戏的唱腔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宗教剧 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传宗教观点的戏剧。包括奇迹剧、神秘剧、道德剧等。一般由宗教团体主持演出,有时作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阅读链接]

《诺桑王子》是藏戏最古老传演最广泛的传统剧目之一,为蓝面具戏、白面具戏、门巴戏、德格戏、昌都戏的主要上演剧目。

其故事源自反映释迦牟尼本生事迹的藏译经藏《甘珠尔·百世如意藤》64品“诺桑明言”。此剧在早期的白面具藏戏班子里已不断编演。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后藏僧官定钦·次仁旺堆根据前人和民间各戏班编述得较古奥的诺桑故事,重新创作了较为通俗、适于演出的剧本《诺桑王传》。后由蓝面具戏江嘎尔戏班的著名戏师朗杰编排成该戏班及其艺术流派的保留剧目。 asDXydhhVtns/7m5Z4QLJhCy5kg6S9qLOz8Hwqp3t3wa8/LfozRw5Jl79whyJ6t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