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特有民族舞形成藏戏

早在8世纪时,藏族民间歌舞百戏,包括各种宗教艺术表演,都已发展到一个高峰时期,这就为藏族产生言辞高度综合的戏曲艺术创造了条件。

从西藏桑耶寺壁画所出现的歌舞戏剧上来看,牦牛舞和阿卓鼓舞对藏戏的产生和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建造于8世纪的桑耶寺,在其壁画上反映它落成的欢庆场面中,有3个白面具藏戏队演出的画面。一个在正殿大门处,另两个在正殿左右两侧的院墙上。

在桑耶寺壁画上,对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表演,下边用藏文注有“短嘎尔”字样,意为歌舞戏剧。在后来的许多文字记载中,白面具戏和蓝面具戏都被称为“短嘎尔”。

在白面具戏的发展过程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牦牛舞和阿卓鼓舞。与后来发展成熟的蓝面具藏戏融为一体的民间牦牛舞,在8世纪白面具藏戏初步形成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很密切。

牦牛舞早在吐蕃初期,民间原始祭祀的图腾拟兽舞蹈中就已出现。早在7世纪,吐蕃王朝第三十三任赞普松赞干布颁布《十善法典》的庆祝会上,就有人戴着狮、虎、牛等面具而舞。

同一时期的大昭寺《文成公主入藏欢庆图》壁画中心部位,就有一个戴着白面具的牧人,逗引着两头由人扮演的牦牛翩翩而舞,旁边有两个坐着的司鼓、司钹伴奏,其面具、服饰、道具和具有鼓钹伴奏的整个演出形式,与白面具藏戏形式大体一致。

牦牛舞同时也用于大型集会、游行和庆典场合表演,易于形成热烈和喜庆的气氛。

白面具戏中阿若娃的腰饰贴和手持的道具彩箭,在早期民间歌舞和艺术表演中都有所见,白面具戏与这些表演艺术的结构也都是由开场、正戏、结尾三段组成。

据此可见,藏族最古老的白面具戏在8世纪时已基本形成,13世纪后才逐步丰富、完善,其发展的速度是比较慢慢的。

最古老的白面具藏戏唱腔,流传下来有6个种类、30多首。它的每首唱腔都有类似模拟动物吼叫声的引子,据说是根据藏族古代歌音七品的理论设计的。

歌音七品的名称有中令声似鸿雁的叫唤,仙曲声似黄牛的吼叫,绕地声似山羊的哞叫,六合声似孔雀的啼鸣,五合声似杜鹃的鸣唱,奋志声似骏马的嘶鸣,近闻声似大象的嚎叫。

白面具藏戏唱腔里还有一种特殊的旋律,即“嘿字腔”,因为它使用的很普遍,因此也成为其唱腔音乐的重要特色之一。

白面具藏戏的唱腔结构,一般都是由一句唱词和两个以上段落的唱腔所组成。基本唱腔有三种:一是达仁唱腔,擅长表现较为舒缓、缠绵的心绪;二是达珍唱腔,适于表现抒情或悲愁以及欢欣的情绪;三是达通唱腔,最能表现欢快、热烈或急促的情感。

蓝面具藏戏的唱腔,既有白面具藏戏唱腔的因素,又有后藏的鼓舞音乐、道歌和谐钦歌舞音乐的基础,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丰富、完善,极富乡土气息,具有高亢悠扬、明丽脆亮。起伏跌宕等独特的风格。它的唱腔发展到十几个种类,100多首。

昌都藏戏在音乐上吸收了白、蓝面具藏戏的演唱方法和技巧,它的大多数唱腔都是在当地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加工发展而成的,因此都具有浓厚的民间音乐所特有的风格特色。后来搜集到的只有十几首。

昌都藏戏唱腔有三种类型:一是杰布唱腔,意为国王唱腔,是国王、王子等人物的专用唱腔;二是尊姆唱腔,意为皇后唱腔,是母后、公主等人物的专用唱腔;三是伦波唱腔,意为大臣唱腔,是大小臣子的专用唱腔。

[旁注]

桑耶寺 又名“存想寺”、“无边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的扎囊桑耶镇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山下。它始建于8世纪,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佛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称作“三样寺”。

引子 源于说书艺人在说正书之前的话白,目的在于强调这段书的主题。戏剧舞台使用引子,起初是在人物初次上场后站在台口中场,用半说半唱的形式,点明该剧主题或者人物的一种表现程式。秦腔戏剧里,已经不大见半说半唱的引子,代之的是两句念白形式的诗句。

谐钦 即大型歌舞。历史上,西藏那曲地区班戈县尼玛乡的青年男女有相聚跳谐钦的传统,无论是农活结束还是逢年过节,牧民们在辽阔草原上酣畅起舞。表演形式极为丰富,用多种肢体语言和唱腔来表现羊群吃草时的动作,并把它们比喻成花草、树木等生活中常见的美好事物。

[阅读链接]

西藏山南地区的是东县哈鲁岗村还保留着阿卓这种古老的大型鼓舞队,其领舞师的面具与早期藏戏的白山羊皮面具大致一样,戴面具者的名称也同样叫做“阿若娃”。

阿卓鼓舞队有两个领舞师卓木,两个道白报幕员阿拉、10名鼓手、8名歌女,由他们来扮演人物角色和表演各种小情节。

阿卓鼓舞的结构由开场舞蹈萨江萨短、正式节目和吉祥收尾“扎西”三段构成,这种结构形式与藏戏中的表演形式完全一样。 19a6em8XJ9rDGdEO0mcVSG/Z6c/PTkBrksBSUjVHEvDfIc4s9L1jat3HEGoHrsA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