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种声腔合流形成川剧

明末清初,因四川商业经济的发展,中心城市日渐完善,各地移民入川,各种声腔戏班也纷纷涌入。

江苏的昆曲也于明代后期流入四川。进入清代以后,随着朝廷大量移民和入川官宦、社会名流嗜好昆曲,携带家班成风,昆曲也随之大规模入川。

昆腔到了四川后,保留了原先的曲调,但为适应四川观众的观赏需要,唱白都改用了四川方言,成为川昆,并与高腔、胡琴、弹戏等声腔及川剧锣鼓相结合,以两下锅、三下锅的组腔形式进行演出,或以昆腔曲牌与其他声腔的组腔方式融入戏中。同时,又习惯地把吹腔溶进昆曲声腔。

昆曲就是在长期与四川方言、民间音乐、川剧锣鼓的结合中,逐渐演变为具有四川演唱特色的昆曲,即川昆。

1724年,成都成立了高腔戏班老庆华班,高腔就已经传入四川,时称“清戏”。高腔是一种一唱众和的徒歌式声腔,不托管弦,吟唱口语化,而且曲牌众多,又有帮腔、打击乐烘托,特色鲜明,个性突出,深受四川人民喜爱。

高腔与四川方言及本地的秧歌说唱等民间艺术结合,不断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在1735年至1795年间,胡琴腔在四川流行起来。胡琴腔又叫“丝弦子”,因由小胡琴为主奏乐器,所以得此名。

胡琴腔从徽调、汉调发展而来,并吸收了陕西汉中二黄的成分,也是西皮、二黄俱全。但是它的腔调、板式、过门等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是用四川方言演唱的。

胡琴腔与四川方言、音乐,尤其是川剧锣鼓以及与其他声腔相融合,逐渐川化。它先以两下锅、三下锅形式组合演出,后又有几腔合班的戏班式组合演出。

而秦腔入川较早,一种说法是明末清初李自成、张献忠入川时带入的,另外一种说法是清代康熙年间入川的。秦腔在四川的演变形成了弹戏,又叫“川梆子”、“盖板子’。

秦腔在四川演变的过程中,首先为适应四川观众的习惯,改陕白为川白,同时又与胡琴、高腔等声腔和川剧锣鼓逐渐结合,或组腔演出,当时不少川戏都是以弹戏为主腔,又溶入胡琴、灯调的。

灯调也称“胖筒筒“,源自四川民间灯会习俗和民间歌舞、音乐,主要声腔是以胖筒筒伴奏和以民间小曲。它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南北小曲,并由元宵灯会习俗发展为常年演出。

上述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相继传入四川后,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仍然以原声腔剧种面貌演出。到了1796年至1820年间,虽然在社戏、庙会中有合台演出,但基本上还是独立的声腔剧种,并且服务于不同省籍来川的观众。

到了1821年至1875年间,为了满足观众需要,戏班分别与别的声腔组台演出,或将其他声腔融合在自己的声腔之中,出现了二合班、三合班的班社演出,还有不少班子采取以演某种声腔为主,兼演别种声腔的组织形式。

各声腔的合流过程,首先统一在四川方言上,如陕白改川白,苏白改川白,以适应四川观众的需要。同时,以川剧锣鼓为媒介,把各不同声腔的演唱,统一在锣鼓节奏之中,使不同腔系的演唱方法,走向谐调和统一。

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清代末期时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

就这样,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融汇在一起,形成了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

[旁注]

高腔 为戏曲声腔一大类型,表现在有帮腔与角色之唱相应和,即一唱众和,同时在帮、唱中不加管弦,而突出使用打击乐。这种帮、唱与打击乐三位一体的组合,有的地区称之为“帮打唱”。各地各路高腔各有一套地方色彩甚浓的腔调,语音也因地而异。

秦腔 我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称“西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

四川话 宋代以前的四川方言和元代后的四川方言截然不同。到清代初年,四川人口甚至不足50万。从1671年开始大规模移民,到1776年为止,105年内四川合计接纳移民623万人,史称“湖广填四川”。四川方言,就是在这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中形成的。

[阅读链接]

关于川剧的形成,有几种说法。一般人士认为,四川唐代有杂剧、宋代有川杂剧,而以高腔而论,一唱众和的徒歌形式早已有之,并非弋腔所致。

另外还有明代形成说、清代乾嘉年间形成说、雍乾年间形成说等。总之,川剧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 1AwU2qG4sPSbyjzcdmFlEdXLtpakNv/AwrHw0NF5ceLUHxZX7+U1q9z+nEM8dbq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