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山东梆子的繁荣期

山东梆子的繁荣期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全省仍有不少职业剧团在流动演出。业余剧团也很普遍,仅菏泽县就有梆子业余剧团一百余个。

1953年,据山东省文化局戏曲工作组调查,山东全省共有43个梆子剧团,其唱腔很多吸收了河南梆子的成分,从而使山东梆子的唱腔更加丰富。

1958年,山东省文化局组织“山东梆子剧目工作队”,对山东梆子传统剧目和唱腔、曲牌进行挖掘整理。

同年,以菏泽专署人民剧团为基础,从济宁地区调集窦朝荣、卢胜奎等著名老艺人,在济南成立了山东省梆子剧团。

另外,山东省戏曲学校也设立了梆子科。他们通过整理传统剧目和创作现代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使表演、唱腔、音乐伴奏等方面都有所革新和创造。

1960年,山东省梆子剧团到北京进行汇报演出时,《墙头记》《万家香》《玉虎坠》《两狼山》等剧目受到了一致好评。此后,剧团又先后编演了一些现代戏,如《三回船》《铁马宏图》《前沿人家》《老王卖瓜》《柳下人家》等剧目。

1982年,在山东省戏剧演出月期间,山东省梆子剧团演出的《程咬金招亲》,分别获优秀剧本创作奖、导演奖、音乐设计奖、乐队伴奏奖,剧中主要演员获表演奖。

1983年,山东梆子在山东梁山、郓城、巨野、泰安、肥城、新泰、曲阜、嘉祥等地,都有专业剧团巡回演出。 ZUeKy9z+nn4SpjXWzs04ZJWoQa457+1gAjY1nH3qJrhpRLHuQd8mB6thr57aOO2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