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东风一号导弹发射成功

我国早期的导弹研制,是从仿制苏联的“P-2”导弹开始的。

1957年9月,以聂荣臻为团长,陈赓、宋任穷为副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同以别尔乌辛为团长的苏联政府代表团,在莫斯科就导弹新技术的援助问题进行了谈判。

10月15日,中苏双方就谈判结果签订了《新技术协定》,简称“10月15日协定”。

在这个协定中,苏方承诺在1957底至1961年底,向中方提供包括P-2导弹在内的几种导弹样品及相关的技术资料,并派遣导弹技术专家帮助中方进行仿制。

消息传来,我国国防部五院的全体科研人员都兴奋不已。黄纬禄他们把手头上正在进行的的设计工作也停了下来,开始全力以地赴迎接仿制工作的到来。

同年12月,为培养一支导弹研制的骨干队伍和训练战斗使用、维护和操作人员,国防部五院和炮兵司令部共同商定联合组建炮兵教导大队,参加学习的学员被分成指挥、发射、技术和运输四个专业。

12月底,根据“10月15日协定”的协约,苏方给黄纬禄所在的国防五院运来了两颗“P-2”导弹和一套地面发射控制设备。同时,还派来了一个“P-2”导弹缩编营,负责对我国测试、发射和操作“P-2”导弹的人员进行训练。

1958年4月,一分院在国防部五院总设计室的基础上,成立总体设计部。

当时,谢光选被任命为这个设计部的综合试验室主任,负责发射运输设备、加注设备、遥测试验设备的研制和大型试验的组织准备工作,并担任“1059”即“东风-1”导弹地面设备的总负责。

所谓的“1059”,就是说,当时按中央的要求,黄纬禄、谢光选他们必须于1959年10月前完成“P-2”导弹的仿制任务,所以,“P-2”导弹在中国的代号为“1059”。

“P-2”导弹是苏联仿制德国“V-2”的改进型导弹。它的全长约18米,最大直径约为1.65米,起飞重量约为21吨,采用液氧和酒精作推进剂。

“P-2”导弹的发动机地面推力为37吨,有效射程590公里。它采用惯性加无线电横偏校正的制导系统,并携带有常规弹头。

同年6月,北京的盛夏,酷热难耐。就在这时,苏方第一批“P-2”导弹的图纸资料运到了五院,黄纬禄、谢光选他们便积极投入到翻译工作中。

他们只花了一个多月,就完成了导弹总体的第一批图纸资料翻译和复制工作,并下发总装厂对照拆装和仿制。其他各系统和设备的图纸资料也陆续分发到各主制厂。

一开始,仿制工作困难重重,黄纬禄他们先后遇到了四大难题。

首先,是苏方提供的图纸资料有的不齐全,尤其是导弹系统地面设备和整机所属的二次协作的资料短缺太多,这给黄纬禄他们的仿制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

要知道,导弹是一个完整的庞大的系统,缺少哪一个部分都是不行的。所以,黄纬禄他们只能通过测试样机绘制成图,并在制造厂工人的配合下,才可能填补这方面资料的空缺。

其次,是我国在导弹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元器件品种上规格不全,缺档太多。这是黄纬禄他们遇到的最普遍的一个问题。

所以,最后的解决办法是,除从苏联进口少量特殊牌号、特殊规格的原材料外,其余的大部分都需要立足于我国国内解决,即或安排有关工厂试制,或寻找代用材料,以解燃眉之急。

其三,是导弹投入制造时设备缺乏。制造导弹焊接是最常用的工艺之一,它就像是缝衣服离不开针线一样。

而当时,“东风-1”总装厂只原是一个以铆接装配工艺为主的飞机修理试制厂。因此,工厂既缺少各种焊接设备,也缺乏生产大型钣金件、大型模具、装配夹具、弹体型架所需的大吨位水压机、大型车床、精密机床等。

虽然当时五院从苏联也进口了一些这方面的专用设备,“东风-1”总装厂自己也制造了一些简易设备,但只能部分满足仿制需要。

而大型钣金件成型,是仿制工作中一个突出的关键性难题。后来,经过五院领导、仿制工程技术人员和制造工人的集体攻关,并在湖北武汉锅炉厂的大力配合下,黄纬禄他们终于克服了这个难关。

其四,是部分制造工厂的技术力量薄弱。要知道,“东风-1”弹体的八个大部段,除液氧箱外壳为铆接工艺外,其余均为焊接工艺。而焊接工艺又分为:手工及自动电弧焊、手工及自动氩弧焊、点焊、滚焊、对接焊等。

但是,“东风-1”总装厂不仅焊工数量少,而且工种也不齐全。例如,氩弧焊是当时比较新的一种焊接工艺。氩气我国国内不能生产,主要依靠进口。

而当时,国家培养一名氩弧焊技术工人,就像培养一名飞行员一样,要花费极高的成本。而且,人们也通常把氩弧焊技术工人的手称作“金手”。

因此,为了保护这样的“金手”,工厂通常不让他们干重活或杂活,以保证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和心思焊出合格的产品。

其五,由于我国科研人员对导弹制造的特点缺乏应有的认识,再加上没有严格的工艺标准,以致于“东风-1”在仿制生产中出现不少质量问题。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1959年3月,国防部五院决定建立设计师制度。与此同时,二分院也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下厂参加“东风-1”仿制生产。

于是,黄纬禄带头下厂,在实践中向苏联专家、工厂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学习。

通过这种锻炼,黄纬禄他们一方面掌握了国外同行们的在导弹领域的设计理念、核心技术和元器件性能,为日后进一步学习、消化国外的技术资料,并过渡到自主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通过这种锻炼,他们也学习了国外严格的工艺规程、工艺纪律和质量意识,也为仿制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就在“东风-1”的仿制工作排除万难,即将进行总装的时候,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全部专家,中断了对我方的援助。

早在1960年初,“东风-1”导弹总装攻关进入决战的关键时刻,我国又遇上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致使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到建国以来的最困难的阶段。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导弹、原子弹这些国防尖端武器还搞不搞?一时间,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既然目前我国国家财力有限,搞尖端技术必然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该停下来。也有人认为,发展尖端技术困难太大,现在没有外国技术的支持,我们应该慢慢来。因此,目前“东风-1”导弹总装攻关应该暂时“下马”。

但是,毛泽东却在一次会议上说:

国防尖端技术不能停,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

同时,针对赫鲁晓夫毁约撤走援华专家这件事,他斩钉截铁地说:

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很好啊!那我们就自己搞!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得呢!

周恩来、陈毅、聂荣臻也纷纷表态:目前的条件无论多么艰难,导弹、原子弹应该继续攻关。

此后,中央军委明确提出“两弹为主,导弹第一”的方针,“东风-1”导弹不得“下马”,并要求国防五院尽快突破我国自主设计的“两弹”技术。

8月12日,在国防部五院工作的最后三名苏联专家奉命回国。这给正在进行中的“东风-1”总装决战,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苏方的这一举动,激起了五院全体科研人员的愤慨。包括黄纬禄在内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决心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把我国的“东风-1”导弹制造成功并发射上天。

8月月14日,聂荣臻在北戴河接见国防部五院的领导王秉璋、王诤。聂荣臻鼓励他们说:

中国人民是聪明的,并不比别的民族笨。要依靠我国自己的专家和工人,搞出自己的导弹。

他还说:

“东风-1”不要忙着在“十一”发射,应该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再试。

9月10日,距最后一批苏联人员撤离不到一个月时间,经过拆装练兵和重新组装的一发苏制“P-2”导弹,在酒泉火箭试验基地发射试验成功。

随后,为确保我国第一颗仿制导弹的成功发射,国防部五院于9月19日发布了《“1059”试射几项规定》,并组织了一支强有力的试验队伍。

同时,总体设计部还派出了以黄纬禄为首的77人试验工作队伍,一方面是为发射工作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也是让黄纬禄他们亲身实践,以便获得导弹在冬季发射的相关知识。

10月23日,装载导弹的专列从北京启程前往酒泉发射基地。到达试验基地后,发射场全体人员立即投入紧张的测试工作中,他们细致检查了每个系统的配套,认真测试和分析每个仪器设备的性能参数,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个元器件、零部件是否牢固,焊点是否可靠等等。

11月5日凌晨,基地的气温在零下20多度以下。“东风-1”导弹矗立在发射台上,探照灯把整个发射场照得如同白昼,各种特装车辆井然有序地进入各自的工作岗位。

发射的时刻终于到了。随后,倒计时开始报数:“5、4、3、2、1、点火!”

顿时,导弹尾部喷出一道浓烈的火焰,缓缓地脱离发射架,导弹起飞几秒钟后,按飞行程序转弯,逐渐加速,最后变成一个亮点,向正西方向飞去。

几分钟后,弹头溅落在距发射台550公里的目标处。

“发射成功!”消息传来,发射现场一片欢腾,掌声、欢呼声连成一片。 LRH6mPOn+WiP/ig1Lu2i+8EmIMfHjQ/skJrMGPes6vtmuNf5piwWckrFNWRNlXV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