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享受无聊,给生活留一些空白

1

最近我玩游戏、刷视频的时候,获得的快感越来越短暂了,甚至感到了厌倦。

这不太正常,因为这些内容是无数最聪明的脑袋耗尽了头发所发明出来的。

它们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让我摆脱无聊。

过去我一直非常享受这种刺激和有趣,甚至于沉迷。

但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有趣的东西太多,吸引我点开的内容也太多了。即使我天天看,一天24小时去看,也必然要错过很多很多信息。

这让我时刻感到焦虑。快乐到让人感到焦虑,这真的很奇怪。

而更大的问题是,在这个有趣的世界里,我发现我竟然不能再选择无趣了。

我被有趣的生活给捉住了。

有趣的事物和新闻围绕着我,我失去了无聊的机会,只能不停地不停地不停地去摄入这些信息,就算吃饱了、吃撑了,也选不中页面上的那个“×”。

2

事情的起源并不复杂,在流量越来越贵的年代,每一家公司都期望把用户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毕竟你手机里有那么多的App,翻到一次它们的牌子不容易,肯定要努力给你整最好的活儿。

于是用户会逐渐产生一种感觉。

我不是玩App,我是在被App玩。

而对于公司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为了能留住用户,必须竭尽全力。

每次页面出现bug(漏洞),程序员都要“祭天”,就是因为哪怕只是让用户少上一秒钟,都是大把大把流量的损失。

也就是大把的钱的损失。

相信我,没有人喜欢丢钱的感觉。

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平台鼓励内容创作者生产更抓人、更劲爆、更标题党的内容,这些内容在让用户变得更累、更疲惫的同时,也在大幅提高用户的阈值。

他们天天琢磨怎么才能让你感动,怎么才能让你愤怒,怎么才能让你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发现了吗,就连“哈”这个字,都开始卷了。

打两个“哈”好像是骂人一样,起码得五个八个才像是快乐。

互联网公司的关键是,它们做得很成功,很多东西真的很有趣。

有趣到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无意识地在桌子上乱滑,等我发现自己的手在乱动的时候我特别害怕,我都觉得我可能是被外星人附体了。

当然,控制我的并不是外星人,而是我正在对生活失去掌控。

3

这段时间我特别沉迷于一件非常魔幻的事情——看人写作业。

对,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看学生直播写作业。

这是一个特别无聊的事情,但是我在看这些无聊的东西的时候,我找回了那种轻松自然的感觉,特别能平静下来,因为真的无聊。

因为无聊,所以我不用担心错过什么精彩瞬间,反正就算我现在去跑一个马拉松回来他也还是在写作业。

我可以随便分心,随便干一些我平时没时间干的事情,我甚至开始泡茶养养生了。

看一部全程无尿点的电影固然很爽,但一部全是尿点的电影,其实才是最轻松的,因为你可以掌控它。

B站上有很多UP主在直播自习,内容很简单。一个UP主,叫苏静恒,是个正在准备考研的学生,她直播间的主要内容,就是上自习、写作业、刷题。

就这么无聊的一个直播内容,但是有二十多万人关注了她,每天等她上直播,围观她自习。几十万人在围观。

甚至在互联网的另一头,那些观众看着看着,因为实在太无聊了,他们甚至会开始写作业或者工作。

没有过多的娱乐元素,没有强烈的刺激,没有处心积虑地调动你的情绪的设计,一切都是生活的、自然的,也是无聊的。

但是就是在这个无聊的直播间里,有那么多人一起在看一个普通女孩安静地做题,并且陪她一起做题。

没有音乐,没有闲聊,只有笔尖触碰纸面发出的沙沙声。

UP主在写作业,可能观众也在写作业,大家都很无聊,但摆脱了有趣的束缚。

因为我们忽然意识到无聊背后,藏着一种真正的价值。

生活的本质,其实是返璞归真。

享受无聊,才是人生的高潮所在。

4

承认生活的无聊,并且真实地展现它,这是有价值的。

就像看人自习。在这个娱乐资源爆炸多的年代,任何人都可以肆意地娱乐自己,可以用很多种方式去寻求刺激,但是当你只是想无聊一下的时候,或许你能去的地方并不多。

在B站,无聊可以生存,可以有这样一个UP主,只做自习这一件事,即使这件事情本身非常地无聊。

在这个直播间里,画面的变化可能只有她翻动书页,甚至有时遇到一道难题,她要思考很久,这个时候画面就仿佛是卡顿了一般陷入静止。

就跟我小的时候看别人打街机一样,其实我最想看的是他升级通关换地图。

但是有的时候这个直播间的时间就卡在了那里,她可能就一直在做那道题。

比无聊还要更无聊的就是遇到难题的时候。

我会一直在那里等画面发生变化,甚至我还会去研究这道题,帮她解题。

在这个直播的几个小时里,我可能什么都没有收获,就只看到她不停地在写东西,还浪费了时间。

但我很知足。

这个时候我的心情其实是很平静的,尤其是在我知道还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这个直播间里浪费时间的时候,我就变得特别心安理得。

这件事情其实真的很奇怪,浪费时间这么无聊的事情,原来也可以这么爽。

想什么时候终止就什么时候终止,想什么时候开始就什么时候开始。

无聊的本质,就是你对自己时间和生活的掌控,而我们最缺的,恰恰是这种掌控。

当你无法随时进入一种无聊的状态的时候,其实你的生活就是在走向失控。

你曾经以为你是自由的,但是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是不自由的。

真正的自由是什么?

是你可以随意无聊,也可以随意刺激,没有人逼你,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掌控你的时间。

自由是拒绝的权利。

5

无聊的东西,在这个信息过载的年代,其实是特别吸引人的。

因为有趣是精心设计的,而无聊的东西却是对生活如实的反映。

我们看那个女孩UP自习的时候,我们其实也在感受真实的人生。

当我在B站看那些生活区视频的时候,我究竟在看什么?

我觉得自己在参与他们的生活。

甚至更进一步,我在看他们的人生的时候,同时也在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我自己的人生。

其实生活区可能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但是当它变成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UP主的时候,我们又会发现,其实无论他们UP什么内容,最后的本质,都是一个个普通人。

乍一看,他们各不相同,可能是在直播自习,可能是在视频里分享今天的美食,是在展现自己平时的穿搭。

但其实无论你是在为考研做准备而努力写题目,还是为今天的午饭吃什么、今天要穿什么衣服出门而纠结,这些都是普通人会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平凡也非常真实的生活经历。

这些都是生活,而且是普通人的生活。

就好比说徐大sao,很多读者都知道,我一直都很喜欢大sao,经常看大sao的视频下饭。

他的视频其实真的很朴实,没有太多在构图上的考虑,没有频繁丰富的剪辑,也很少用什么花哨的手法和转场。

可能一个视频从始至终,都是用那些最基础的东西组成的,就连吃的东西也不会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一些家常菜,有的时候可能就是一个香喷喷的大鸡腿。

我们为什么喜欢徐大sao,其实也是一个很迷惑的事情,因为平心而论,和很多专业的吃播相比,大sao的视频是挺无聊的。

在视频里他没有很浮夸的表演,而他这人本身也没有长得很帅,甚至都没有长得很丑。

他就是一个普通人,用普通的速度和方式吃普通的食物,唯一不同的就是饭量和蒜量比较大。

这种普通其实才是最不普通的。

6

在B站的生活区,其实有大量这样“无聊”的UP主,他们忠实地记录着他们的生活。

甚至这样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如果你静下心来,仔细看自己的生活,你会发现把你生活中的某一段给截取出来,你就是生活区的这些UP主。

他们发的视频,就像是一面镜子,它照出来的就是你。

你正在过着和他们一样的生活,而不是一个你触碰不到的、无法企及的生活。

真正重要的是,在B站还有非常多愿意欣赏平凡生活的无聊和真实的人。

就像那个在直播间里自习的普通女孩,她不需要去做任何哗众取宠的事情,甚至不需要做任何独特的事情——

就那样每天一点点地,为了一个目标,去忍受这种重复的、枯燥的学习过程,在无聊中去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为了她的梦想去努力,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直播间里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看着那个女孩用笔尖在纸上沙沙地书写,唰啦唰啦翻动卷子,去做卷子、去刷题,甚至就只是对着一本书在那儿看。但是,就是在看着这些无聊的画面,我们其实也很开心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种属于普通人的温柔。

在这个混乱的娱乐爆炸的世界里,这样的温柔其实是特别难得的,因为世界对我们太不温柔了。

正是这样的温柔在提醒着我们,在那些我们不敢去享受无聊的时光里,在我们饱受信息焦虑煎熬的时候,其实还有这样一个地方,还有这样一个可以肆意去无聊的时间和空间。

于是你忽然觉得无聊也挺好的,因为岁月还长,日子还早,我们都可以慢慢来。

7

为什么生活会很累?因为你必须带有目的性。

无论你去做什么事情,都要问“这个有价值吗?”“有用吗?”“ROI(投资回报率)如何?”“性价比如何?”“我学到了什么?”。

有趣的东西能带来刺激感——即使是很短暂的刺激感,所以它就是有用的;无聊的东西只会又浪费了你几分钟时间,所以它是无用的。

这个逻辑就是这么简单,这么二元对立。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就变成了一头驴子,鼻子前面拴着一根胡萝卜,为了吃到那根看似近在咫尺的胡萝卜,我们就被自己的欲望牵着,不停地走下去。

有的时候我们疯狂地刷刷刷,可能这个内容都还没有看完,但是一想到其他的视频可能会更有趣,我们就手指一滑刷了出去。

也许一整天以后,我们最终什么东西都不会记住,什么信息也没有得到,却满足于这种不停被塞满的感觉。

“有用”,变成了一个诱饵,勾着我不停地往前游动,让我精疲力竭。

到后面我已经不敢停下来了,我甚至一刻都不敢让眼睛离开屏幕。

生怕自己变得“没用”。

为什么我们现在跟人交流的时候,即使是在现实生活中,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都时刻盯着手机?

难道我们就不能把手机关掉几个小时,跟朋友随便聊聊吗?

相比起精心构造的短视频,这种闲聊的信息密度很小,可能就是闲扯几句话,也非常无聊。

这会让人感觉到一种恐慌。

我在担心自己脱轨。

担心自己变得没用。

8

但这种恐慌性的信息摄取,其实是不必要的。

我们并不需要去那么着急地摄入外界的信息,固然这些信息很有趣,但当它们开始让我们变得焦虑,变得神经衰弱的时候,它们就不再有意义。

我们是为了获得快乐,才希望有趣的,而不是为了有趣而有趣。

而另一个极端,则是当我们被一些高信息密度的内容反复刺激的时候,我们感受快感的阈值其实就被变相地提高了。

我们开始变得麻木,变得不够敏感。

曾经我们都是很敏感的,一点点微妙而有趣的笑点就足够让我们乐上半天。

但现在我们的笑点越来越高,哭点却越来越低。

我们越来越难以感到快乐,却越来越容易变得暴躁。

在网上我们都是网友,被各种搞笑图片和视频挑逗得哈哈大笑,但是只要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那么一点点破事,我们都可以一秒烦躁甚至崩溃。

以前可能你随便看到一个段子,都能乐呵半天,而现在你看到之后连呵呵都懒得回。

但是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样?你会从网络回归生活吗?不会的,因为生活更难。

你只会努力地去找一些更出位的创作者,试图通过更刺激的内容获得快感。

直到有一天,当你实在找不到任何正常的内容能带给你快乐的时候,你感受到的只会是无尽的空虚。

甚至为了获取进一步的刺激感,有的人就会开始越界,去寻找一些不正常的内容。

变态就是这么来的。

9

所以这个时候,无聊的更高价值就出现了。

在摄入了太多的“有趣”,甚至有些“吃伤了”的时候,我们需要无聊来平衡。

就像一个人,哪怕他口味再重,也总会想吃一些清淡的东西。

就像在写作业的直播间里,虽然每天都有20万人在看,但这20万人是流动的,每天都在变的,总有人来到,又总有人离去。

也许有一天你看着看着,忽然觉得这个东西也太无聊了吧,忽然就看不下去了,那很好,你暂时被治愈了,找回了那个还能欣赏有趣、还没有那么缺乏无聊的你。

无聊不是生活的归宿,有趣也不是。

生活根本就没有归宿,只有一个个中转站。

今天我看腻了有趣的东西,跑来看别人在自习室直播上自习了,明天我可能又在土味小视频里低俗地大笑。

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有一天我还是会回来,然后又继续离开。

这就是生活。

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看内容的时候,需要的也不是有趣或者无聊。

我们需要的,其实是随时能看到另一个世界的选择权。

那时你才能意识到,你真正追寻的不是有趣或者无聊,而是在这个变化的世界中,保持本心的自己。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如是而已。 Bmn7uKOqHhGrxN6vrTlL8L47m1s9IOu5sF+LP77srxj1bq7qeDIEmbJ3K5SO1J8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