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一系列圣母子像,我们可以看到日耳曼“森林”风格作品与表现的发展。
1 契马布埃《庄严的圣母(Maesta)》
约1280—1290年 板面蛋彩画
425cm×243cm
佛罗伦萨 乌菲齐美术馆
2 杜乔《端坐宝座的圣母与圣婴及六位天使(卢彻来圣母)》
约1285年 板面蛋彩画
450cm×293cm
佛罗伦萨 乌菲齐美术馆
3 乔托《庄严的圣母(宝座上的圣母)》
约1310年 板面蛋彩画 325cm×204cm
佛罗伦萨 乌菲齐美术馆
4 林堡兄弟《贝里公爵的豪华时祷书(5月)》 1413—1416年
羊皮纸 29cm×21cm 巴黎 尚蒂伊孔代美术博物馆
5 皮萨内洛《埃斯特王族的公主像》 约1435—1440年
板面蛋彩画 43cm×30cm 巴黎 卢浮宫博物馆
6 马蒂尼《彼特拉克的〈维吉尔〉》
出自手抄本的标题页 约1340年
29.5cm×20cm
米兰 安布洛其亚图书馆
1 契马布埃是乔托的老师。拜占庭风格的平面化表现,比起逼真的效果,更重视威严。
2 同时期的锡耶纳派创始人杜乔笔下的衣服褶皱等的阴影表现变得真实而自然。
3 真实感和纵深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拜占庭圣像不同,感觉更像真实的人体。
4 在林堡(现在的比利时周边)的三兄弟创作的“世界最美手抄本”的插图。
5 将北方的“森林感”和乔托的画风相融合的“国际哥特式风格”代表画家的作品。
6 确立“国际哥特式风格”的就是锡耶纳派的画家马蒂尼。
西方绘画和其他文化圈的绘画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试图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三维的空间。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发明了透视法。
一切发明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而不是靠一个天才凭空创造。不过,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拿出成绩的才能也是不可或缺的。
乔托生活的年代比达·芬奇早大约200年。他和诗圣但丁在同一个时代,出生在佛罗伦萨近郊的农家。他一边放羊,一边在石头上画画,大画家契马布埃看到后当即收他为徒。他留下许多天才的故事,例如有一次,老师看到他恶作剧画的苍蝇,以为是真的,还挥手去赶。从乔托《庄严的圣母》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无论是透视还是明暗对比,乔托的三维表现和他的老师契马布埃的拜占庭式的平面表现不在一个维度上。
乔托为阿西西和帕多瓦的教堂创作了许多壁画,还设计了佛罗伦萨主教堂的钟楼。因为乔托的丰功伟绩,西方绘画拉开了新舞台的帷幕,为文艺复兴做好了准备。
选自《圣弗朗西斯的一生》(1297—1300年 阿西西 圣弗郎西斯教堂)
乔托开创的“三维绘画”,在一百多年后的佛罗伦萨迎来了硕果累累的时期。请看24页弗拉·安杰利科的作品《圣母领报》。该作品在构图上运用了透视法,柱子由近到远依次变短,此外,还利用色彩和浓淡来表现阴影,制造出了哥特式绘画难以企及的纵深感。
在15世纪上半叶的佛罗伦萨,还有一位早期文艺复兴画家,在三维表现方面的才华也不容忽视。他就是27岁英年早逝的马萨乔。
马萨乔在绘画上的突破在于,不再将背景和前景分开,而是将二者作为连续的空间进行描绘。在《纳税银》中,他用蜿蜒的河流连接了远处的山和近处的人群;在《圣彼得用阴影治愈病人》中,他运用透视法描绘建筑物的墙壁,令道路由远及近的过渡十分自然,营造出生动的纵深感。
马萨乔英年早逝,但是根据风格主义时期的画家、传记作家瓦萨里的记录,他留下的为数不多的作品成了佛罗伦萨所有画家的范本。富有纵深感的空间表现和自然的情感表现,赋予了画面栩栩如生的临场感,这便是马萨乔。在谈论文艺复兴绘画时,希望大家不要忘记他的名字。
《圣彼得用阴影治愈病人》(1426—1427年 佛罗伦萨 布兰卡契礼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