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印象派之父”的马奈,其实从未参加过任何一次印象派画展。他的目标是开创一种“现代的古典主义”,用全新的绘画风格去展现巴黎城市资产阶级的世俗生活,并得到官方画展的认可。
1863年 油彩/画布 130厘米×190厘米 奥赛美术馆(巴黎)
用古典名画的构图来展现19世纪的娼妓形象,这就是被官方沙龙批判的“现代式的古典”。
提香·韦切利奥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1538年 乌菲齐美术馆(佛罗伦萨)
1873年 油彩/画布 59.1厘米×72.5厘米 美国国家画廊(华盛顿)
画面上方的女人只能看到一双脚,这种大胆的画面剪裁据说是受到了当时日本美术的影响。
1873年 油彩/画布 93.3厘米×111.5厘米 美国国家画廊(华盛顿)
铁路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只描绘蒸汽而把火车的形象留给观者去想象——这一手法十分高明。
1866年 油彩/画布 160厘米×97厘米 奥赛美术馆(巴黎)
粗线条的轮廓受到了当时日本美术的影响,而均匀平坦的背景则来自画坛巨匠委拉斯凯兹的影响。
■ 概念的视觉化
■ 表现思想和感情
■ “致命女人”(Femme Fatal)
■ 东方主义
■ 哥特风格的回归
■ 艺术与工艺的融合
在19世纪后半叶,象征主义比印象主义传播的范围更为广泛。象征主义的画风虽然看似古典, 但画家将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寄托于某种“象征”中,将一些看不见的概念视觉化, 这是具有革新性的一点。象征主义也是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到抽象主义这一发展历程的根源。
象征着画家想象中的“致命女人”
1876—1877年 油彩/画布 55.9厘米×46.7厘米 哈佛大学 福格美术馆(波士顿)
因舞姿优美而受到褒奖的莎乐美向希律王索要施洗者圣约翰的首级——画家将这一传说赋予了自己独特的解读,将莎乐美作为一种象征,那就是“色诱男人并取其性命的‘致命女人’”。
将 浪漫主义的同时代性进一步加深,便是写实主义;而将它的内省性进一步扩大,便是象征主义。与古典主义相同的是,象征主义同样以《圣经》、神话为题材,运用远近法和阴影法等技巧进行描绘,但画家将故事赋予自己独特的解读,并将画面作为自己某种思想和情感的象征,这一点与古典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
与运用全新手法来描绘风景的印象派不同,象征主义的画风看似陈腐,但它“将眼睛看不见的概念视觉化”,这一点是不亚于印象派的创新之处。此外,印象派的传播范围只是以法国为中心,而象征主义却在整个欧洲大行其道,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中的工艺美术和商业美术也产生了影响。
在英国,倡导工艺和美术应该合二为一的年轻艺术家们,结成了拉斐尔前派兄弟团。在法国,画家莫罗对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再到象征主义道路的开创者夏塞里奥十分倾慕,并创造了世纪末的标志性形象——“致命女人”(Femme Fatal)。出身瑞士的画家阿诺德·勃克林用幻想画面将死亡的概念形象化,而德国画家斯托克则主导了以脱离古典主义为目标的“分离派”运动。
象征主义的重要性无须多言,莫罗的学生鲁奥、马蒂斯,斯托克的学生克里、康定斯基等人的成就,以及后来野兽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开花结果都说明了这一点。
费利西安·洛普斯
《恶之花》中的插画
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1857年),推开了颓废而又富于幻想的象征主义大门。作家于斯曼在他的小说《逆流》(1884年)中对莫罗的绘画大加赞赏。19世纪末,文学与美术已经密不可分,而象征主义成为其中的一大热潮。
将看不见的概念视觉化的“世纪末宠儿”们
*人物旁边的国旗代表出生国(与国籍可能不完全一致)。
拉斐尔前派兄弟团发起的运动不仅仅是提倡让艺术回归中世纪,其中还包含了很多反古典主义的元素,如喜欢民族传统(亚瑟王传说和莎士比亚戏剧)的浪漫主义,重视社会问题的写实主义,等等。
1853年 油彩/画布 76.2厘米×55.9厘米 泰特美术馆(伦敦)
这幅社会派作品描绘了一个情妇正被有钱的男人抱在怀里,她身后的镜子里反射出的一道光,似乎让她猛然察觉到了自己的过错。
约1848年 油彩/画布 27.5厘米×42.5厘米 沃克美术馆(利物浦)
在当时的英国,灯红酒绿的都市中失去贞操的女子从桥上跳河自杀已成为社会问题。
1851—1852年 油彩/画布 76.2厘米×111.8厘米 泰特美术馆(伦敦)
这幅作品以英国经典的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为题材,以评论家拉斯金所倡导的呈现事物原貌为原则。
1858年 油彩/画布 71.8厘米×50.2厘米 泰特美术馆(伦敦)
伊瑟是与大臣发生不伦之恋的亚瑟王王妃,而画面中充当模特的是画家的妻子简·伯登。后来简与罗塞蒂也发生了婚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