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用“取象”的原理来诊断疾病的呢?
中国人很聪明,会求同存异,构建一些模型。比如,中医构建了阴阳模型,把万世万物分成了阴和阳,把疾病也分成了阴和阳。
当年西方记者问周恩来总理:“你们中国有多少厕所?”
周总理说:“中国有两个厕所,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把万事万物分门别类,一下就抓住了事物的共性和个性。望诊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看起来面色是红润的,他就属阳;如果看起来面色是黄的、黑的,没有光彩,他就属阴。
再细分一下,古代中医在临床上用得比较多的是五行 (木、火、土、金、水) 分类法。
木,指人体的气,属于生发的就叫作木;生发到极处,就叫火;开始收敛了,就叫金;收敛到最底,就叫作水;在中间运化的能量,就叫土。
这就是五行,它们只不过是身体能量 (气) 运动的五种状态。每个人身上都有这种能量,以及生长、长极、收藏、收极、运化的状态。
表2 五行五脏对应表
如果我们能把万事万物,包括人跟疾病对应成五类,那么我们学习中医就会非常容易入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