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要被所谓的专家和助理欺骗

2008年,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特别谈到了保持投资独立性的问题。他认为很多人相信并乐于倾听“投资助理”的建议,实际上是将自己推向一个糟糕的境地。“每个人很自然地期望收益超过市场的平均水平。那些‘投资助理’由衷地鼓励和灌输他们的客户这种观念。但是作为一类雇用这些投资助理的群体,他们的收益一定是低于平均水平。原因很简单:(1)所有投资者都不可避免赚到:一个平均的投资回报,减去交易费用;(2)被动型投资者和指数投资者,由于从头至尾他们的交易很不活跃,他们赚到的收益是平均收益水平,减去一个非常低的交易费用;(3)在赚取市场平均收益的群体中,剩下的一部分就是交易活跃的投资者,但是这个群体也因此会招致高额的交易、管理和顾问咨询费用。所以交易活跃的投资者,相比他们那些不活跃的‘同胞’,会抹去很大一部分投资回报。这意味着:‘懵懂无知’的被动型投资者(与他们相比)一定会胜出。”

为什么巴菲特如此不待见那些所谓的专家和投资助理呢?为什么巴菲特会建议人们减少对投资助理的依赖呢?原因就在于那些专家或者投资助理往往都是自私自利的人,对于市面上盛行的各种投资建议,巴菲特毫不犹豫地揭露了真相:“人类的行为不会改变。富有的个人、养老基金、捐赠基金等仍然会认为,他们应该获得一些‘额外’的投资建议。”

2007年,巴菲特对之前10年的投资手续费进行了有效的计算和分析,经过粗略的估算,他发现那些所谓的投资精英在寻求优质的投资建议方面已经造成了大约1000亿美元的浪费,人们将这些钱给了那些“经验丰富”的经理人,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和收益。投资人痴迷于相信那些专家、顾问和经理人的建议,认为付出的代价越昂贵也就意味着那些建议的价值越高,却丧失了自我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反倒是华尔街的那些投资机构和经理人,在管理数万亿美元的巨额资产时,因获得了不菲的佣金而成为最终的获利者,那些将资产交给他们打理的客户成了冤大头。

类似的情况在现实中非常普遍。比如,2020年下半年,中国股民的数量就突破了1.7亿,但大部分股民其实并没有投资的能力,他们既不了解投资的一些基本知识,也不知道投资的方法,对于股市的规律更谈不上有所把握。更多时候,他们喜欢倾听别人的建议,而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听从所谓的专家和助理的建议。无论是电视台,还是书刊,或者是一些付费知识网站,都会有一些人打着专家的旗号进行欺骗,收取不菲的咨询费用和佣金。这些所谓的专家以及相关的专业咨询机构,完全处在优势当中——当股票真的因为上涨而产生收益时,他们可以获得不菲的收益,可是当股票下跌而产生亏损时,他们却不用承担任何损失。这种不合理的设定本身就为他们的行骗创造了更大的便利。

X先生是一个炒股小白,对炒股知识一点也不懂,但是看到周围的朋友和同事都在炒股,一些人甚至两三年时间就买房买车,这让他有些心动。某次,他从朋友那儿得知了一个股市分析师,据说这位专家替不少人分析行情,有几个人还因此在股市中发了财。X先生于是非常迫切地加入了一个有关炒股咨询的微信群,他花费300元成为会员,然后有一个自称导师的人给他讲解投资炒股的基本知识,并且还找到了很多接受指导的学员讲述自己的投资经历。

一段时间之后,导师开始推荐一些优质的股票,这些优质股票被分成三个等级:一级股票、二级股票、三级股票。想要了解一级股票,就要支付500元;想要了解二级股票,就要支付1000元;想要了解三级股票,就要支付2000元。据说级别越高,收益越大。X先生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支付给导师2000元,让对方告知三级股票的相关信息,然后他直接投资了50000元购买了这些股票。结果几个月以来,这些股票一直往下跌,X先生直接损失了50000元的股本。X先生觉得有些失落,于是准备找导师了解详细的情况,结果直接被导师踢出微信群,个人也被微信拉黑,这个时候X先生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X先生的人,他们总是渴望可以通过一些专业性的指导,获得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或者快速掌握成功投资的技巧,但一个真正可笑的逻辑是:如果这些人真的对股市了若指掌,能够给出正确的建议,他们自己为什么不去投资呢?相比于收取咨询费用,自己投资不是盈利更多吗?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每一次出现股市大跌之前,多数所谓的投资助理都没有准确做出预测,他们反而成为推动股市继续疯狂的帮凶,这些专家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就和普通的盲从者没什么两样。巴菲特就说过,自己并不在意那些专家的话,也从来不会去从他们那儿听取什么建议。在他看来,真正稳健的投资就需要自己进行分析,需要自己做出判断,依赖投资助理往往只会让自己失去掌控节奏、把握股市规律的机会。

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必须确保自己能够在一个相对安全可靠的区域内了解投资信息,并且在信息整合之后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首先,要和那些投资专家、投资助理保持距离,拒绝加入所谓的“专家群”和“荐股群”,最好也不要进入那些全是陌生人的付费交流群,里面往往存在各种托儿;拒绝“专家”推荐的“优质股”,原因很简单,有好的股票,专家不可能拿出来分享,而且他们推荐的优质股不可能真正做到低风险、高收益;拒绝专家所谓的股市分析和盈利图,这些分析基本上都很片面,不具备参考性,甚至有可能是伪造的,存在欺诈的可能性;不要轻信那些专家提供的炒股方法和投资平台,那些好的方法和平台多半也是假的,目的是引诱投资者上钩;拒绝专家提供的内部消息,所谓的内部消息往往也是假消息,甚至有可能就是陷阱。总而言之,就是不要轻易相信那些专家和助理,因为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赚取更多的咨询费。

其次,要注意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分析,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判断,决定自己应该怎么选股,决定自己应该如何操作。可是如果自己对相关项目一点也不了解,也不擅长该领域的工作,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有时候可以适当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要有自己的逻辑和标准,不能迷信他人,尤其是那些自称专家的陌生人。

最后,想要避免上当受骗,就需要积极拓展自己的信息渠道,了解相关行业、相关企业更多的信息,同时要具备强大的信息搜集和整合能力,懂得如何挖掘那些有价值的信息,分辨和过滤那些虚假的、无价值的信息。

在投资中,信息、能力、平台、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而这些元素往往需要依靠自身的积累,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掌握,投资者可以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可以了解更多成功者的经验,但盲目相信他人的经验,甚至直接按照别人的指导投资,很容易遭遇失败。 XrFgAxrotcSuRJW83EVFjF+6pCryK3YUyszsw09eAdeqmhX6iKojld5bBOHw2eG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