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可口可乐的发展和扩张模式时,巴菲特谈到了美国产品所构建起来的文化连接效应。
他认为:“某些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这种地位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尤其是美国产品,似乎更能获得这种地位。人们对某些美国产品如饥似渴——我们的音乐、我们的电影、我们的软饮料以及我们的快餐。你无法想象——至少我想象不出——人们会对哪个法国公司的产品或者德国公司的产品或者日本公司的产品具有这种渴望,这些国家也没有哪家公司出售的软饮料占了全球市场的47%。
“广义来说,你可以把这称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全世界都渴望得到美国文化。
“你看到可口可乐和迪士尼以及其他类似公司做的一些事情时会感到奇怪:‘可口可乐做这件事没什么道理,如果他们不花这1000万美元,销量就会下降吗?’
“我在写给伯克希尔股东的信中引述了可口可乐1896年的一份报告以及当时其所进行的广告宣传活动,这项活动打响了公司的名气。你永远无法知道真正起作用的到底是哪些钱,但世界上几乎每个人都听说过可口可乐的产品,且其中大多数人都喜欢,下一代人也会喜欢。在消费类产品行业,你就得这么做。”
在巴菲特看来,诸如可口可乐一类的产品,之所以能够获得市场持续的青睐,就是因为通过市场扩张积累了大量的消费者,而消费者的增加反过来又提升了可口可乐的品牌效应,使得更多的人成为购买者,并且可口可乐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甚至会对下一代消费者产生积极的影响。类似的现象其实就是一种网络效应,简单来说就是产品的社会扩张效应。当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价值随着使用者的增加而提高时,就会形成一种网络,此时它会进入高速扩张阶段,反过来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加入,之后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价值再次获得提升,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企业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市场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这就是所谓的网络效应。
早在1908年,AT&T公司的主席西奥多·维尔(Theodore Vail)就在年度报告中提到了用户增加给企业价值带来的帮助:“如果在另一头没有连接的话,电话甚至连玩具或者科学仪器都算不上。没有连接的电话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没用的东西。电话的价值取决于跟其他电话的连接——以及连接数的增加。”他当时意识到了客户数量以及客户数量增加会明显提升公司的价值,他甚至认为公司的价值就是客户数量而非技术。
关于网络效应,有一个著名的梅特卡夫法则。该法则认为一个网络的总价值等于用户数量的平方。按照这个法则,网络中人数的不断增加会导致每个用户的价值增加。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是社交软件,当一个人使用某款社交软件的时候,由于没有人与之互动,这个软件的价值几乎为0,当用户身边再增加一两个用户的时候,这款社交软件可以发挥一点作用,当身边增加了100位用户时,社交软件就可以用来聊天、谈生意、分享生活和工作信息了。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人们从软件中获得的信息量越大,使用的需求量也就越大,这款社交软件的价值就会越来越高。
网络效应往往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这种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提升规模优势与市场主导权。随着用户的增加和企业价值的提升,企业规模会不断扩大,这个时候整个网络的扩张往往伴随着市场扩张同步进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会促使企业逐步成为市场内具有主导优势的网络,从而进一步挤压那些竞争对手所构建的小型网络。并且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拿下绝对的市场份额。具有网络效应的公司一般都具备了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这类企业在市场上深耕多年,建立起广泛的市场和销售渠道,也拥有强大的品牌效应,能够持续吸引更多的关注,因此短时间内很难被其他竞争对手挤出市场。在国内,最典型的就是那些互联网企业,像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阿里巴巴推出的支付宝,以及抖音推出的短视频平台,都具有强大的扩张能力,当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它们时,人们就越是难以离开这种产品。
其次是扩大成本优势。通常情况下,网络效应越强,继续扩张的成本也就越低,因为随着用户的增加和价值的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传播度和影响力迅速扩散,到了一定程度,即便不用打广告,不用搞促销活动,也能继续吸引新的客户,也能提升销量。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公司如今已经遍布全球,这两家公司建立起来的客户网络和销售网络非常惊人,而在这些网络的加持下,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可以以低成本运营的方式持续吸引客户购买它们的产品。相应地,如果其他可乐品牌或者饮料品牌想要扩张出同等规模的市场和客户群体,想要赢得同样的市场影响力,可能就需要花费几千亿美元。又如,前几年非常火爆的共享单车,很多共享单车的品牌都会想办法尽可能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铺开业务,投入自己的产品,在他们看来,只要投入的车辆越多,就可以借助规模优势降低成本,而随着使用者的增加,成本还会逐渐下降。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能够打造属于自己的网络效应,那么就可以找到成长和扩张的法门,依靠这个网络,它们能够更好地让用户参与到市场扩展和价值增值的工作中来,可以说在网络中,每个用户既是消费者,也是潜在的生产者。
那么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具有网络效应的企业呢?
最常见的是社交性比较强的产品,比如很多非常火爆的互联网企业和产品就具有网络效应。推特、QQ、微信、支付宝、抖音等都是社交属性很强的产品,这些产品往往可以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和互动能力,从而有效构建强大的网络。从最近20年互联网的发展来看,最火爆的企业和项目几乎都带有社交功能,也许下一个优秀的互联网企业还是会具备社交功能。
文化属性很强的产品,同样能够产生一个强大的网络,这个网络具有相互影响的特性,有文化魅力的影响,这些产品可以很快吸引大批消费者和用户,同时借助用户传播自己的文化。一些具有情感联结、社会文化或者潮流文化基因的产品,很容易被大众接受。像苹果手机的快速流行就是潮流文化的影响,当某个人购买了苹果手机之后,他的生活圈和朋友圈可能会受到影响,身边有不少人会跟风购买。
除此之外,一些大品牌的产品也具有网络效应,购买者和使用者很容易带动身边人一同消费,可以说大家很容易相互影响,并且借助这些产品构建起更为紧密的社会联系。比如,一个高级白领可能会购买一款昂贵的LV包包或者香奈儿香水,几天之后,身边的同事也会选择跟进,这样大家就有了更多共同的语言。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必须明确这种网络效应的持续性,如果仅仅是暂时性的风潮,可能无法长时间提升整个市场的份额,投资者需要的是依靠强劲发展势头长期影响市场消费行为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才能长久保持一个开放的激活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