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其紧张感也明显加大,甚至过度。不论是吃饭、睡觉、逛街,还是到海滩游泳、山上渡假,神经总是很难放松下来。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禅更能凸现出它的重要性,不管是修身养德或者服务人群,甚至是报效祖国等崇高的理想,都可以透过禅的慈悲、平等、清净的智慧来引导。
可以说,随着禅宗数千年的传承发展,禅已经从各方面逐步地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
禅与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在生活中,它与心理、自然、社会无不打成一片,日常所用所见皆是禅的体现。正如净慧法师所云:“在生活中透禅机”即是此意。可以说,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艺术。
透过禅,我们可以看清生命的意义,活出幸福美满的人生。因此,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禅的智慧,特别是生活在紧张、忙碌而又多欲的现代社会,最需要禅的洗涤,以求恢复心灵的自由,感悟生活的真情。
禅,依六祖慧能大师在坛经的定义是:“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名禅定。”又说:“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由此,可知禅在现代的意义,乃是要具有超越现实之是非、善恶、美丑、生灭等对立的智慧,不为外在尘劳的事相所影响,同时在内心要常存正知正见,具有宽容的人生观,这就是具有“禅心”的人了。
换言之,一个人必须懂得放下的智慧,放下一切虚荣,放下不合理的欲望、烦恼,这是佛法上所说的“真空”。然后,依据自己的本质,以一颗平静的心自在地生活,好好的实现人生的抱负,这是佛法上“妙有”的境界。
而“真空妙有”就是禅,也就是要我们在生活中能够不被外境所转,进一步能够转境,如此在现实生活当中,便会过得快乐自在了。
总之,“自性空”不碍“缘起有”,所以无妨因果的建立。而“缘起有”不忘“自性空”,所以没有万法的执著,这可说是禅的最高境界了。
禅也教我们在人与人相处时,要留有“空间”,如此彼此就没有计较、没有对立,友谊就能自然的流露出来。例如,家庭、社会或国家的每一成员,能够互相尊重,互相宽容和尊敬,彼此之间就会减少摩擦,这就是空间,也就是禅的智慧。一个冲突、一次车祸、一起战事、一场灾难,都是因为失去空间或禅的智慧而造成的。
因此,在禅者的眼里,“宽容”是性情的空间,所以有容乃大;“从容”是作息的空间,所以要稍安勿躁;“戒律”是自我的空间,所以要遵守戒律,才能不役于物;“布施”是实现慈悲的空间,所以有布施才有欢喜。
读书太用功了,必然失去原创性的智慧,因为失去了自我思考的空间;爱情太执太深了,必然会产生烦恼和痛苦,因为彼此没有空间可以回旋;个性太急躁了,就会冲动鲁莽,而坏了大事,因为丧失了洞察事理的空间;工作太忙碌了,就失去生活上种种情趣,因为没有空间让自己轻松闲适地欣赏生活。
因此,禅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随时保适度的空间,破除一切执著与烦恼,并且不与别人竞相比较,这才是禅者的生活。
总之,唯有放下一切贪执、不安及防卫的心理,我们才能看到光明的自性,呈现光明自在的人生。也唯有把一切尘劳、烦恼、争夺、高傲和自负通通放下,我们才能活在丰富的人生之中。
禅,不是什么神奇玄妙的现象;禅,也不是佛教专有的名相;可以说人间处处充满了禅机,大自然无一不是禅的妙用。禅,像太阳的热能一样,像发电厂的光电一样,只要有心,就能到处都有自己的热能。
说禅有人间的社会性,因为禅不是少数人的,禅是人间的,禅是社会大众所共有的。佛陀在灵山会上,把禅法传给了大迦叶,但把禅心交给了每一个众生。
禅的光明照耀着人间。禅,沟通了人我的关系,沟通了心物的关系,沟通了古今的关系,禅者与禅者之间的接心、印心,处处都说明了禅的人间社会性,禅门许多的传灯公案,不但玄奥,而且美丽。
那些禅话,处处都说明了禅者如何从矛盾中达到见解统一。从差别中,如何去融合思想;从分离中,如何使精神相依;从人我中,两心如何去相通。
真正的禅者,处于山林水边,陋巷闹市,不分僧俗,不计男女,人人可参禅,人人可问道,所说“一钵千家饭,禅僧万里游”。禅者的称游行脚,就是那么人间化、生活化、社会化!
禅者的社会,也即是禅者所住的禅林,他们在同道间参访互助;他们在修持中恪守精勤,处众时上下平等,生活里朴素无华,心地上统一归真。
今日人间社会上,流行着不少的病态,如紧张、功利、自私、狭窄、执著、暴力、虚伪、傲慢等,急需要禅者以安详、放下、大公、宽广、空无、慈悲、统一、集中的良方来对治。
慧能八月桩碓,亲自作务,实为他进入悟道的不二法门。离开了生活,就没有禅。离开了作务,就更无法深入禅心。
自古以来,像百丈的务农、雪峰的煮饭、杨岐的司库、洞山的香灯、圆通的悦众、百灵的知浴、道元的种菜、临济的栽松、沩山的粉墙等,处处都说明禅者非常重视生活的实践。
有人问赵州禅师:“什么是禅法?”赵州指示他去洗碗,再有人问什么是禅法,赵州叫他去扫地。因此学者很不满意,责问赵州难道除洗碗扫地以外就没有禅了吗?
赵州不客气地说道:“除了洗碗扫地以外,我不知道另外还有什么禅法。”
有源律师请教大珠慧海禅师道:“如何秘密用功?”
大珠道:“饥时吃饭,困时睡觉。”
有源不解地说道:“那每一个人每天不都是在修行吗?”
大珠道:“不同!别人吃饭,挑肥拣瘦,不肯吃饱;别人睡觉,胡思乱想,万般计较。而吃饭时专心吃饭,睡觉时只为睡觉。”
现代人的生活,普遍追求感官的刺激,以为这才是快乐。其实闭起眼睛来静静地观照禅心,那才是快乐的泉源。
当今,许多人都想升官发财、娶妻生子,但升了官发了财,其生活并不快乐,有了夫妻儿女,有时却觉得烦恼更大。
还有不欢喜别人的拥有,不爱见别人的快乐,把别人的快乐当成自己最大的生活苦恼。这就是一种嫉妒心在作祟,如能实践禅的自我淡泊的生活,实践禅的服务喜悦的生活,心境则会有很大的不同。
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事物,不管是什么,都会在时代与环境的迁移中改变面貌,即使是禅也不例外。
在历史上,禅就曾经有过几次大的变革,一开始,达摩祖师初到我国的时候,主张“藉教悟宗”,他以《楞伽经》为根本而创立了“二入四行”的宗门教义。他强调打坐,相传他曾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长达9年之久,号为“壁观婆罗门”,壁观就是“外息诸缘,内心无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达摩以坐禅为务,是佛教禅那静虑的传统,自他以下到五祖弘忍,无不非常重视坐禅。
到了六祖慧能,开展了“教外别传”的观点,摆脱宗教的教条,突破了艰深的教义与阶梯的修行,以当下顿悟为解脱方法。因而他不主张坐禅,而强调“心要”。他说:“道由心悟,岂在坐耶?”六祖慧能的禅法,不只是对佛教的革新,也是对禅法的革新,他的观点衍生出曹洞、称门、法眼、沩仰、临济五宗,而反对枯寂的禅坐,指出禅定只是开悟的手段。
后来传到圭峰宗密,他主张“禅教一致”,宗密先受荷泽宗的禅法,精研《圆觉经》,后来又随澄观学《华严经》,故融会教禅,他曾深入儒学,又主张佛儒一源。他认为“顿悟资于渐修”、“师说符于佛意”,所以教与宗乃是一味法。宗密以后,禅宗逐渐与佛教各宗合流,明清时“禅净合一”的修行大盛,于是奋迅直接,大开大合的精神不如从前,禅宗可以说是没落了。
从历史上禅宗的革新与变化,可以知道即使是禅这样激扬踔厉、卓而不群的法门也是随着时代在变化的。由于人们不同的需要,禅的修法展现了不同的面目。
这使我们明白,古人有古人的修行方法,今人要有今人的修行态度,不可拘泥束缚、教条呆板,否则不但修行难以成就,反使修行走向闭门造车之路。
现代人和古代人在生活方式、思想习惯、居住环境、社会结构都已经大有不同,我们也就无法和古人用相同的方式修行。
现代人由于没有时间像古人那样每天花几小时来深入禅定,因此要学会运用时间,将修禅之心融入到行住坐卧之中;现代人难以有出世的环境,因此要在有人处修行,要培养胸怀天下的习惯;现代人身心压力大,烦恼多,因此要讲究禅定的效应,不离清净智。并且能够不拘泥于法,透过真诚的、敏锐的实践,找出一条修行之路。
禅既是宗教意义上的信仰,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文化,生活文化一般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种,有形生活文化主要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而无形生活文化主要体现在人们的精神思想方面。
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要有物质上的享受,而且还需要有精神上的享受,如果一个人的精神空虚那就不能使生活美满幸福。所以无论是古人还是我们今天,人们在吃饭时要有音乐、歌舞、文艺等文化,有时工作、坐车时也喜欢听音乐,有的人甚至睡觉也会听上一段音乐。由此可见,文化生活与人们的物质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事实上,禅的文化丰富多彩,它的表现形式也很多,有生活禅、安祥禅、现代禅等,我们很多的生活文化都吸收了禅的文化,如诗歌、诗词、舞蹈、书法以及企业管理等,在许多现代营业场所里,也时不时会窥见禅文化的痕迹。所以说禅对于丰富我们的现实生活文化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禅还能够净化和陶冶人们的心灵世界,只有人们的心灵世界变得清净无染超然物外时,我们的精神思想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宁。
运用禅来调解我们紧张工作的心理,能使精神思想得到一种放松,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禅修”。
无论从那方面来看,禅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有利而无害的,禅的文化在人类社会传播了两千多年,在人类社会中聚积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意蕴,在人们的生活文化中早已根深蒂固,与我们的生活文化血脉相连不可分离。
有道是:“生活是禅,禅是生活。只要澄心静虑观之,色界无边皆是禅。”既然禅与生活密切相联,那么,修禅与养生也必有一定的关系。
养生的方法是多元的,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养生的炼养术。印度的瑜伽功就是一种养生。瑜伽源于婆罗门教,是印度六派的正统哲学体系之一,影响遍及其他许多印度思想派别。它的根本经典是波颠阁利的《瑜伽经》。
瑜伽的理论内容主要依据数论哲学。不同的是,瑜伽承认神的存在,作为追求精神解脱者的楷模。但是,瑜伽的实践内容比它的理论内容发挥的作用更大。
瑜伽功以调心、调身、调息为手段,实现自我控制。它是一种禅,一种慧,强调修命和修性。东汉末年,佛教东渐,带来了瑜伽,与中华古老的养生融合起来,产生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佛家养生。
佛教对道教的炼养术持否定态度,认为内丹是胶固识神、不得解脱的外道。佛教自有一套练功方法,其核心是禅。
修禅分为坐禅和参禅,坐禅又称如来禅,它重视实践,主张无思维、静坐、修心、修身。参禅又称祖师禅,主张明心见性,重在顿悟,理义修心。佛教养生在魏晋至隋唐时期很兴盛,五代十国以后日渐衰微。
佛教正式传入我国以后,到目前流行的有八大宗派,尽管他们信奉的教义、经典不尽相同,但都主张修禅。各宗修禅的理论、方法和客观效应,从健身、养生和开发人体潜能的角度看,即是佛家养生。
佛家养生是参证佛法的一种手段,它的禅定止观等调身、调息、息心观想等方法的目的,是置心于一处,参究佛理,以求开悟、静定生慧、彻见法性、解脱自在。与儒家一样,佛家除为了检验操作是否无误或检查修炼所达的层次以外,也不刻意追求功效。
不过,事实证明,佛家养生祛病延年的功效也很显著。功夫高深者,可以开发出许多特异功能,如传说中佛陀具足的的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等“六通”。
但在佛家看来,这些都不过是禅修的副产品,其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是脱烦恼、超生死、度众生,倘若执著养生的功效,反而固执成障,不能破无明从而得证菩提。
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现代医学证明,人类的身体疾病,大都来自于内心的焦虑、贪婪、瞋恚等情绪。修禅可以让我们性情恬静,气息安宁,感受清凉,并且可以畅通气血脉络,促进新陈代谢,使机能不易退化,因此不仅可以增进身体健康,而且还能祛病延年。
佛教一向重视“心”的作用,《华严经》中“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被视为佛法心要的高度概括。
在佛教看来,我们内在身心乃至外在山河大地无非都是因为心所造的业力所成。大乘经总结为“万法唯心”,宣称世间三界五道,出世间的声闻,独觉皆是由心而生。
然而,包括人类在内的三界一切众生的心都被无明所覆,产生贪、念、痴诸种烦恼,而有生老病死等无尽的苦果。
在这种认识背景下,佛教提出了“自知其心”、“自宰其心”、“自净其心”的心理发展路线,从而达到解脱的终极目标。禅定正是佛教知心、宰心、净心的具体实践。
通过禅定的修习,人可以如实了知心性,进而学会控制自己的心灵,将之净化,最终达到心怀净朗的境界。
佛教禅法的修习注重伦理道德的基础和目标追求。佛教禅法以“戒”为根基,所说“禅定心城,以戒为基”,认为只有满足一定的心理和行为道德规范,才有可能产生良性“定”的境界,这是修定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而大乘认为修习禅法,更要以四宏愿为目标,所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量誓愿学”。从现代意义来说,禅定的修习必须以一定的道德规范为保证,才能使禅定的修习不至于走上迷途,从而减少修习过程中的障碍。
佛教禅法,是以般若智慧的正见为中心,禅定和般若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如果要把佛教禅定的方法运用在心理保健中,就必须把禅定的般若智慧一并运用,才可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禅坐是佛教修持的根本,证果要径,能磨练出坚强的定力,配合学习气功之后,能使动静平衡,筋脉打通,对身体健康,家庭和乐及事业发展皆有帮助。凡是失眠、记忆力减退、头痛、神经痛、偏头痛、气血衰弱、五十肩、胃溃疡、肠胃病等症,皆能无药而愈。
要将禅法运用到心理健康中,就要注重佛教义理中蕴藏的般若智慧,用佛教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智慧来启迪大众的心灵,解决人们心理中的种种问题,促进人们对自我心灵的认识,最终改善人的行为生活方式,获得真正健康的幸福生活。
而禅定的方法,只有在有经验的修习者的指导下才能尝试进行,并且针对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修习方式。
近现代,随着西方科学文化的不断渗透,我国古老的文化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科学理性的建立,被称为“教外别传”的禅宗能否以传统的形态应对科学时代的心智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其实,禅本来反映了禅者对宇宙人生的体悟,那么,禅学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也必然地带有时代的烙印与痕迹。可以说,禅与与现代科学的融通,是禅学与现实生活形成共契的重要前提之一。
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居士佛教蓬勃兴起,从而稳定了佛教的文化阵地,形成了近代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
一些研究科学的居士如欧阳竟无、王季同、尤智表、赵朴初、杨棣棠、王小徐、沈家桢、贾题韬等人,用科学解释佛法。其宗旨一是以佛法与科学作比较,说明其异同。一是根据近现代科学的发现,从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说明佛法与科学的接近处,并未从“科学”或“文化”范畴来否定佛教的本义和真实性。
科学上某些方面的发现,可以证明佛说是真实的。如银河系星球的无量无边,宇宙的成住坏空,恒河沙数的微生物的存在,生物体的发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因果律的存在等。但科学并不能完全、彻底地解释佛学和禅学,更不能代替佛学和禅学。
禅是从全面、整体的角度观察宇宙事物,达到物我一如的境界,证无我空性,即诸法实相,此乃大智。禅无自他、心境差别,诸法平等,大悲大愿,与众生和谐相处。
科学发明促进物质文明的进步,利用厚生,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但物质文明如果没有精神文明的统率,那么物质文明很可能反为祸源。科学研究如不以理性道德控制,则人类纵我制物,欲壑难填,物质利益的争夺必无止境。
佛法广大无边,禅理深奥微妙,以通俗易懂的科学常识来解释,提高人们生活中的修养,增加高尚的乐趣,当是一种便捷的法门。“搬柴运水,无非佛事”,于平常心中见道,此乃禅宗之义理与旨趣。
但禅重修持,不尚空谈。仅仅凭籍言说,不能了悟禅理,更不能以崇尚物质的科学观点代替禅学。总之,关于禅与科学,应当在科学发明的基础上树立合理的“正解真信”,力图使“新的唯识”与现代科学相融合,“圆成大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