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不同场合常有焦虑体验,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然而,焦虑过度、持续时间较长就是一种病症了。
著名的心理学家爱丽恩指出:“人的认识直接影响情绪,错误的或不现实的认识会导致异常的情绪反应,进而产生各种身体和心理病症,如果矫正了认识,就能改善情绪反应并消除焦虑症状。”
那么老年人焦虑症到底有什么表现?老年人患上这种心理疾病后该如何调整克服呢?
焦虑失调是我们老年心理疾病的重要成因和表现之一。经常看到有些老年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有的为一点小事而提心吊胆,紧张恐惧。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焦虑,严重者称为焦虑症。
由于老年人的特殊生理和心理状况,老年性焦虑症通常有其特殊性:有较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失眠、健忘等;躯体化症状较突出,如头痛、头昏、胸闷、游走性麻木或针刺样疼痛感等;常与躯体疾病如中风、心脏病等合并存在。
老年性焦虑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通常是多种因素叠加诱导形成的。
(1)心理状况变化
我们到了老年,生理和心理状况发生变化,性格逐渐向以自我为中心、顽固、多愁善感及孤独等方向发展。
(2)一些外在的刺激
例如我们人老了,某些急、慢性病痛也接踵而至,容易出现焦虑、紧张和恐惧心理。
通常情况下,我们老年人的焦虑往往与躯体疾病并存,二者之间又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躯体症状表现得更加突出,因而往往忽略了焦虑的存在。
(3)家庭因素影响
如经济财产问题、尊老爱幼问题、健康问题、邻里关系及突发事件等,如果处理不当,也容易让老年人陷入焦虑泥潭中。
(4)遗传因素影响
在焦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血缘亲属中同病率为15%,远高于正常居民;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25%,而单卵双生子为50%。
有人认为焦虑症是环境因素通过易感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易感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
最后,社会环境因素如退休后的失落感、对践踏社会道德的不满等也是常见的原因。
焦虑是老年个体由于达不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或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内疚感增加,所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性的情绪状态。一般而言,从焦虑的对象来划分,焦虑可分为三大类:
(1)现实性或客观性焦虑
如我们老年人渴望心爱的孙子、孙女考上大学,他们目前正在加紧复习功课,在考试前爷爷显得非常焦急和烦躁。
(2)神经过敏性焦虑
即不仅对特殊的事物或情境发生焦虑性反应,而且对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焦虑反应。它是由心理和社会因素诱发的忧心忡忡、挫折感、失败感和自尊心的严重损伤而引起的。
(3)道德性焦虑
即由于违背社会道德标准,在社会要求和自我表现发生冲突时,引起的内疚感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有的老年人怕自己的行为不符合自我理想的标准而受到良心的谴责。如自己本来是被周围人认为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但在电车上看到歹徒围攻售票员时,由于自己势单力薄,害怕受到伤害而故意视而不见,回来后,感到自己做了不光彩的事,深感内疚,继而坐立不安,不断自责。
从焦虑的缓急程度上来分,老年焦虑症可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大类:
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急性惊恐发作。患者常突然感到内心焦灼、紧张、惊恐、激动或有一种不舒适感觉,由此而产生牵连观念,妄想和幻觉,有时有轻度意识迷惘。急性焦虑发作一般可以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病程一般不长,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渐趋于缓解。
慢性焦虑症情绪可以持续较长时间,其焦虑程度也时有波动。老年慢性焦虑症一般表现为平时比较敏感、易激怒,生活中稍有不如意的事就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会生闷气、发脾气等。
焦虑心理如果达到较严重的程度,就成了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官能症。
焦虑症是以焦虑为中心症状,呈急性发作形式或慢性持续状态,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这种疾病对我们老年人的身心有很大的危害。
所以我们老年人应该在焦虑还没有演变成为疾病前,就应该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1)保持良好心态
进入老年,我们首先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古人说:“事能知足心常惬。”老年对自己的一生所走过的道路要有满足感,对离退休后的生活要有适应感。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老是追悔过去,埋怨自己当初这也不该,那也不该。因为理智的老年人不注意过去留下的脚印,而注重开拓现实的道路。
其次是要保持心理稳定,不可大喜大悲。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所以我们老年人要心宽,凡事想得开,要使自己的主观思想不断适应客观发展的现实。
不要企图让客观事物纳入自己的主观思维轨道,那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极易诱发焦虑、抑郁、怨恨、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
其三是要注意“制怒”,不要轻易发脾气;遇事不要太心急,要以一颗坦然的心面对各种意外事件。
(2)学会自我疏导
轻微焦虑的消除,主要是依靠个人,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不要用自认为合理的其他理由来掩饰它的存在。
其次我们要树立起消除焦虑心理的信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当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物上去时,心理上产生的新的体验有可能驱逐和取代焦虑心理,这是一种人们常用的方法。
(3)经常自我放松
如果当我们感到焦虑不安时,可以运用自我意识放松的方法来进行调节,具体来说,就是有意识地在行为上表现得快活、轻松和自信。
比如说,可以端坐不动,闭上双眼,然后开始向自己下达指令:“头部放松、颈部放松”,直至四肢、手指、脚趾放松。运用意识的力量使自己全身放松,处在一个宽松和宁静的状态中,随着周身的放松,焦虑心理可以慢慢得到平缓。
(4)适应环境变化
很多老年焦虑是由于外界社会环境变化引起的,所以我们老年人应该学会如何融入退休后的社会,适应离退休后的各种变化。
如通过积极的户外生活、参加老年大学、加入老年俱乐部等,及时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可以减少焦虑的发生。
(5)利用药物治疗
如果我们焦虑过于严重时,还可以遵照医嘱,选服一些抗焦虑的药物,如利眠宁、多虑平等,但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心理调节。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寻求他人的开导,以尽快恢复。
如果患了比较严重的焦虑症,则应向心理学专家或有关医生进行咨询,弄清病因、病理机制,然后通过心理治疗,逐渐消除引起焦虑的内心矛盾和可能有关的因素,解除对焦虑发作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和精神负担。
老年焦虑情绪继续严重,就会演变成为老年焦虑症,对老年焦虑症的治疗是综合性的,药物治疗虽然是主要部分,但还考虑到老年焦虑症的发病比轻壮年有较多的心理因素,如生活单调、寂寞,若无子女在身旁孤独感更甚;还有生活上的困难,对心理产生影响,都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此外,老年人合并躯体疾病,也要同时治疗,要考虑到多种药物应用的相互作用。
(1)利用药物治疗
一种是苯二氮类药物,这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品种很多。
还有一种非苯二氮类药物,属于新一代抗焦虑药,根据症状还可以用一些抗抑郁药,但这些药物使用都有严格要求,必须由专科医师进行。
选用抗焦虑药物要注意充分考虑到老年焦虑症患者的特殊心理,即更担心药物副作用、关注药品说明书的每一个细节、服药依从性较差、喜欢选用副作用小的中成药进行卫生保健。因此,老年用药要以“安全为主、疗效其次”为原则。选用安全性高、依从性好、疗效确切的中成药类。
(2)采用心理治疗
常用的有认知疗法、放松疗法、行为疗法和支持疗法等。
(3)利用认知疗法
这是目前心理治疗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因为患者对焦虑症不了解或有不正确的认识,对患者的情感体验和躯体感受应给予合理的解释,消除或减少其对疾病的过度担心和紧张,从而调动患者的能动作用。若同时联合药物治疗,更会提高疗效。
(4)“迪普音”音乐疗法
迪普音是一种对频率、相位都进行过特殊处理的声音,它的频率与人耳固有频率相同,能够在耳蜗、耳前庭狭窄的空域内引起共振,并通过共振对中耳、内耳进行按摩理疗,对耳神经能起到调剂的作用,减轻耳前庭功能紊乱状态,反馈到人的大脑,中枢神经和脑垂体,帮助内啡肽生成,降低、平抚焦虑不安的情绪。
(5)选择支持疗法
老年焦虑症患者大多伴有某些心理问题,需要有人来帮助和支持解决,尤其是让亲属的参与更为重要。
上面介绍的几种心理疗法,我们老年人尽量不要自己实施,应请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治疗师来实施。我们要相信,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恰当的心理治疗,老年焦虑症会得到明显改善,并可争取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预防和治疗老年人焦虑症,除了常用的情绪疏导外,还要注意饮食。那么吃什么能帮助老年人调理情绪呢?具体的老年人焦虑症饮食原则如下:
一是:素食食用化痰、顺气的食物。如竹笋、冬瓜、萝卜、橘子、柚子、西瓜、海带、海白菜;肉食主张食用:鸭子、鹅、鸽子、鹌鹑、乌鸡等。
二是:一些粥类食品也能起到养生静心的功效,如枣麦粥、人参莲子粥、山药大枣粥、肉桂粥、小米粥、南瓜粥等。
三是:多吃偏寒凉的食物和偏酸甜的食物。偏寒凉的食物有百合、芹菜、萝卜、薄荷和多种绿叶蔬菜;偏酸甜的食物,可以缓解人的紧张不安。代表食物有:西红柿、红薯、山楂、苹果、赤豆、大枣、山里红、芍药花等。忌食辛辣、腌、熏类等有刺激性食物,此外患者应按自己的体质有选择地食用适合自己的食物。
四是:高蛋白、高纤维、高热能饮食为主,这是因为老年焦虑症患者容易失眠,加上心理的焦躁情绪会消耗掉体内的大量能量,因此及时补充营养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五是:补充足量的水分,维持脏腑的正常需要,润滑肠道,利二便,促进体内有害物质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