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韦贵康按

韦贵康(1936—),男,1964年毕业于河南洛阳正骨学院正骨专业,工作后一直从事中医骨伤科的教学、医疗、科研工作。曾任广西中医学院院长,骨伤科研究所所长、教授;社会主要兼职是广西科协副主席、广西中医骨伤科学会主任委员、广西国际手法医学协会理事长、全国脊柱相关疾病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中医骨伤研究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骨伤科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91年首批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民族伤科著作中,有回族的《回回药方》、朝鲜族的《医方类聚》《东医宝鉴》、日本医家编撰的《正骨范》《中国接骨图说》《医心方》、壮族的《梁氏家传伤科》(经壮医药研究所初步鉴定,该书内涵为壮族民间医药)、蒙古族的《瑞竹堂经验方》等,其中《瑞竹堂经验方》只能算是蒙古族医家撰写的中医书;而《中国接骨图说》等书则是日本医家研究中医、中药而编撰的《皇汉医学丛书》中的组成部分,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和作者所处历史条件的不同,这些书中有些提法和称呼必然受其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影响和著者本人医学水平的影响,不足为奇。尽管这些著作未能代表民族伤科的全面内容,但也能反映出民族伤科的一些特色与发展趋势,特别是能反映出其接受中医药学影响的程度。

民族伤科学同其他学科一样,都来源于生活、生产实践与医疗实践。它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历史背景、文化、环境、资源等有密切的联系。如朝鲜族、日本民族,由于居住环境等原因,其伤科的理论和临证诊治方法与传统中医有较多相似之处,但由于文化、生活、风俗习惯的影响,也具有其自身的一定特点。回族、壮族、蒙古族等民族由于多居住在边远的地带或山区,所形成与发展的本民族医学更具有独特的、与其生活、文化、生产、经济相适应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

本丛书收集的民族伤科著作多是明代以后的。在此之前的民族伤科,由于历史与社会的原因,其内容主要散存于民间。明朝实行了改革政策,经济发展较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萌芽,文化、科技、卫生事业也得到相应发展。中医学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得到较快发展。骨伤科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科体系日趋成熟。在这种情况下,中医骨伤科在防治伤病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一些少数民族在学习运用中医骨伤科理论与诊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总结,编著了一些民族伤科专著,这些专著多是以中医骨伤科理论为基础,也体现了本民族医疗实践经验的一些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多居住在边远山区,生活条件比较差,交通不很方便,加上历代政府对少数民族制定的政策限制,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影响了传统中医与民族医的互相交流和渗透。民族伤科疗法有较好的疗效,虽然在民间得到传播与运用,也得到一定发展,但通常是不互传的,或只是口授心传,民族伤科专著不多,总体而言发展不快,其治疗方法难以推广。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民族伤科也在不断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民间医疗实践中积累的一些宝贵经验,特别是一些使用方便、有效的治疗单方、秘方、经验方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保存下来,在防治疾病(包括伤科疾病)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使该民族得以繁衍、生存与发展。

民族伤科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注重外治法。外伤多因外因所致,出现疼痛、肿胀、开放流血、筋骨断裂等症状,外治法有效而方便。外治法中,常选用止痛麻醉的药物,如生川乌、草乌、南星、半夏、川椒、木香、细辛(见《梁氏家传伤科》)、木鳖子、白芷、半夏、川乌、茴香(见《东医宝鉴》);止血药如红鸡屎藤叶、七木叶、鬼画符、金木耳、刘寄奴、百草霜、三七、半边莲、鸡蛋壳、血余炭(见《梁氏家传伤科》);续筋接骨药如小虾膜、皮硝、酒糟(见《东医宝鉴》)、榕树叶、凤凰儿、茶木、小公鸡、驳骨消、土鳖、血竭、骨碎补、土狗、鹅不食草、月季花叶、松木炭、地胆草等(见《梁氏家传伤科》);骨折筋断移位需要整复固定,常用扯法、拴系法,固定材料常用石榴皮、柳木板(见《回回药方》)。确定断裂,轻者外涂鸡冠血,重者用线缝合(见《东医宝鉴》)等。这些外治法的形成与发展是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由于行之有效,至今不少外治法仍在沿用。但对有些外治法的深入总结和文字记载不够,如对外伤感染防治内容的系统记载较少。

第二,侧重地方性。由于少数民族多居住在山区,这些地区草药资源非常丰富,人们在医疗实践中不断使用当地草药,形成了一些广泛流传或秘传、祖传的治疗方法,以及由地方草药组成的秘方、验方。如常用跌打草药有三七、七木叶、鬼画符、鸡屎藤、半边莲、格树叶、驳骨消、大枣、核桃、甜瓜子等;方便之药如百草霜、血余炭、鸡蛋壳、童便、酒糟、糯米饭等;血肉有情之品如小公鸡、蟹肉、虾肉、蛇肉等(以上见《瑞竹堂经验方》《东医宝鉴》《梁氏家传伤科》等)。这些都是具有地方性,且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族疗法与药物。

第三,与传统中医学有密切的联系。传统中医药学源远流长,有数千年的历史,有一套较完整的独立的理论体系与独到的诊治方法。它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以及良好的治疗效果等特点,是中医药学能够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原因,传统中医药学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财富。传统中医药学对民族医药形成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民族医药学在认识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等方面与中医学有相似之处。由于民族医药也有它的特色和长处,反过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与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

民族伤科著作内容很丰富,在治疗方法方面分类较细,如手法有母法、子法之分,固定方式有脊柱固定与四肢固定法之别,所采用的材料也不同,用药有散剂、丹剂、酒剂、丸剂等。在肢体功能恢复方面介绍了多种练功方法,对各种损伤的危重表现也作了分析,对开放性损伤后预防感染(金疮毒)也提出了一些方法。总之,这些理论和诊治方法与传统中医药学有密切的联系。

民族伤科经验非常丰富,它是各族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中逐步总结形成的,是中国医药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由于历史的原因,它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一定的约束,有的经验分散在民间未能总结起来,有的经验未能上升为理论。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民族伤科也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各民族伤科必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qVsn3QY+DkcFi7IDliDWolkCBJKrKgw1BWELW9dmeKmRJR4fawRuiVB6luxcRht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