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乙的学术观点认为小儿内伤杂病多阴虚,常用养阴法为主治疗,如治疗肺阴虚之阿胶散、肝阴虚之羊肝散,尤其是千古名方地黄丸,体现了他补益肾肝唯重甘凉益阴的学术思想。同时,在治疗各类热病时,他更是大量推荐应用寒凉清热之品,如治疗小儿热盛生风用大青膏、脾热弄舌用泻黄散、心热咬牙用导赤散、肝热搐搦用泻青丸,以及治惊疳用凉惊丸、瘟疫惊风用抱龙丸等,均为儿科“热者寒之”的经典治疗方。
钱氏对天花、麻疹、水痘等几种发疹性传染病的鉴别诊断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其中对麻疹的症状、诊断和治疗,论述尤详。对惊风与痫证也能加以鉴别。阐明了急、慢惊风为阴阳异证,急惊风由于热甚生风,风在心肝;慢惊风由于阳虚正衰,风在脾胃。认为急惊属阳、热、实,治合凉泻;慢惊属阴、寒、虚,治合温补,成为后世治疗惊风所遵循的准则。
钱氏开创了中医儿科寒凉学派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对于后世儿科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钱氏私淑弟子董汲用升麻散、大黄、青黛、白虎汤、紫草散等寒凉药治疗斑疹,得到钱乙赞许“是予平昔之所究心者,而予乃不言传而得之。”金元医家刘完素以辛苦寒凉药如凉膈散灵活应用治疗小儿热性病,张从正治疗儿科热性病善用攻下法,皆受到钱氏学术思想的启示。明清温病大家如叶桂、吴瑭皆同时为儿科专家,他们创立的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论治方法被后世小儿温病的临床治疗奉为圭臬。民国奚詠裳应用寒凉方药为主治疗儿科麻疹、天花等传染病,在上海声名鹊起。所以说,后世的河间学派、温病学派等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都体现了钱氏儿科寒凉学说的学术影响。
《小儿药证直诀》在中医儿科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钱乙对中医儿科学体系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因而被誉为“儿科之圣”。《四库全书·目录提要》说:“小儿经方,千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实非过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