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浅尝不止

先生常说:“师傅领进门,得道在自身。”又说:“学生像老师不是好学生,学生超过老师才是好学生。”我体会,跟师不仅是学习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更要紧的是学习老师的治学方法和创新思维。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临床情况在不断变化,我们新一代中医儿科人的使命,是继承、发扬和创新。

研究生期间开始的儿科运脾法研究,在1983年我留校工作的第二年,就申报江苏省教育委员会科研立项,获得了3万元经费资助,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于是,我将研究范围从小儿厌食症扩大到了疳证、泄泻等多种小儿脾胃病证,并设计了D木糖吸收排泄试验、尿淀粉酶测定、多种微量元素检测等反映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体内微量元素变化的实验指标。通过数年的研究,获得小儿厌食症488例、疳证54例、泄泻68例系统临床及实验研究资料,在《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发表。这项研究工作证实了运脾法治疗小儿脾胃病的普遍适用意义,使“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学术观点得到了有力的论证,连同后来进行的相关研究,形成了系列的科研成果。

80年代后期,我又进一步思索,疳气证属脾虚失运,还是应当用补运兼施法为佳。设计了壮儿饮治疗小儿疳气证的研究课题,做了140例临床对照观察,以及发锌、血红蛋白、动物红细胞SOD活力测定等研究,肯定了补运兼施法治疗小儿疳气证的疗效,为现代临床常见的疳证中的疳气证确立了补脾、运脾、平肝的治则治法。

在研究小儿脾胃病的基础上,向相关领域扩展。我在读书中发现,“胎怯”一病,《小儿药证直诀》就有记载,古代医家续有论述,值得研究。当时首先让儿科博士生姚惠陵去检索现代中医药相关报道,一个月后,她对我说,遍查新中国成立以来杂志,没有一篇报道,这怎么研究?我说:好!一篇现代报道都没有,最有研究价值。这种先天禀赋不足的疾病,中医学从补先天、运后天治疗肯定有效,现代报道缺如是因为儿童医院西医不知中医能治此病,中医院儿科多无新生儿无法研究本病,若是我们来做系统研究,对于发挥中医药优势、扩大中医新生儿学应用范围是很有意义的。这样,我们研制了补肾健脾的助长口服液,花3年时间,作了100例试验组、50例对照组临床观察,并做了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水平等实验研究,取得了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在临床研究的同时,我们还做了多项动物实验研究。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研制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难题之一。我和我的研究生们采用病因模拟法,先后研制了厌食脾运失健证、胎怯肾脾两虚证的动物模型,从病因符合临床、症状体征相似、体内生化改变相当、有效药物治疗有效四个方面证实了模型研制的成功。其中厌食动物模型为后来的许多科研项目所采用。动物实验指标的设计,也注意到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不照搬西医的做法。例如,小儿厌食症的实验研究,不局限于对消化吸收功能和锌等微量元素的观察,进一步研究了胃肠动力、胃肠激素的变化,以至对模型动物下丘脑摄食中枢神经元放电的影响,将该领域的研究深入到了新的层次和水平。

对运脾法治疗多种小儿脾胃病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这样一条重要的原理:与西医学“缺什么补什么”的治疗方法不同,中医药治疗小儿营养缺乏性疾病的着眼点在于辨证论治,不仅具有一定的补充人体所缺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中医药调脾助运,调整整体,改善了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功能,促进了营养物质的体内代谢和利用,因而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habWgIubQxRPH30E7NaTdZ6mDjGMBcqdgWtOO35xMvS6l68/ggWfv6pLiqlsxAJ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