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内在小孩如何影响着你

“每个成年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有很多人曾被这句话触动过,却不知道这个孩子其实就是你的“内在小孩”。

人的“内在小孩”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即使到了70岁、80岁,这个小孩依然存在。并且,他会持续且长久地影响着你的工作生活、人际关系、情绪感受等。

一、内在小孩的概念

关于内在小孩,常见的理解有三种。

第一种理解,类似于童心。

我们评价一个人“童心未泯”,有“赤子之心”,即是形容他给人的感觉非常纯粹,非常天真,很孩子气,并不意味着贬义的“幼稚”,而是指纯真,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评价。

第二种理解,来自荣格的理论。

荣格把内在小孩看作一种儿童原型,用来比喻人们在遇事时会展现出来的特定心理模式,这种心理模式会给予人发自内心的、无意识的指引。荣格认为:“儿童原型是作为与过去的一种纽带的原型,但世俗偏见总是倾向于把儿童主题等同于具体经验的‘儿童’,好像现实的儿童是儿童主题的原因与先在条件一样。然而,在心理学现实中,经验概念的‘儿童’仅仅是用来更加准确地进行心理事实表述的一种手段。”对此,我认为“儿童”或“内在小孩”绝不是具体的、真实的孩子,也不是某人的童年,而是一种心理事实,不仅指向过去,也指向当下与未来,如荣格所言“儿童主题的基本特质之一是其未来性”。

第三种理解,也是本书描述的重点,特指人们内心的脆弱与创伤。

它常常包含了我们的创伤性体验。所谓创伤性体验,指的是人在经历了一系列创伤以后(特别是早年经历),内心某些敏感、无助、脆弱、幼稚、痛苦的部分被保留下来。这种理解通常将内在小孩称为“内心真实的自我”。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执着于过去,是因为那时的很多体验和感受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现在甚至将来的行为。而成长的目标,就是让有过创伤性体验的内在小孩,慢慢变得灵动、轻松、快乐,让内心真实的自我可以表达并接受,让这些创伤性体验越来越少地影响我们内心真实诉求的表达,使得我们心里想的和实际做的越来越一致。

与内在小孩这个“内心真实的我”相对应的,就是外在的“别人看起来的我”,或者说“我表现出来的样子”,我称之为“功能自我”。

比如在很多人看来,有些人是幸福的,但是在被认为是幸福的人的内心,却有可能是另一番感受,也许他会觉得自己很孤独、很差劲、很悲伤、很委屈等等。前者就是“功能自我”,后者就是“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既会有积极的感受,也会有消极的情绪,但无论是哪个方面,我们都需要学会欣赏自己内心的“风景”。

心理学不同的理论流派,对内在小孩也有不同的称法,比如“内在的自我”“真我”“自信情结”等等。不管怎么称呼,内在小孩就是我们的一部分,和我们不可分割。

内在小孩与功能自我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格。我们说要接纳和关爱内在小孩,指的就是要自我接纳、自我关爱,特别是接纳和关爱自己不够好的部分。

二、内在小孩是如何形成的

内在小孩的形成,有四个影响因素。

第一个是每个人先天具有的特质,类似于家族遗传的一些特质。

第二个是人类的集体潜意识,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传下来的人格表现。

第三个是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内在小孩会有不同的表现。

第四个是在精神动力学的框架下,心理学所研究的,原生家庭的养育环境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客体关系——你和你成长早期的养育者之间、养育环境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你的内在小孩。这也是本书所讨论的重点。

有句老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老话表示成长早期的一些经历能够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形成非常长时间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将这个阶段称为成长早期,并明确界定在6岁以前。

当我们意识到成长早期的经历对自身有巨大影响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想要寻求改变,这是人的本能。而寻求改变的过程,就是心灵成长的过程。成长是有多种方式的,心灵成长并不是孤立的、狭隘的范畴,我们所经历的一切,甚至是痛苦的,都是成长的一部分。可以这样说:成长必然要经受痛苦。

那么,内在小孩产生的机制是什么?

在成长早期,自然的、原初的生命体验被破坏了——通俗地说,就是受伤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孩子1岁以前,哭是一种信号。大多数情况下,哭代表饿了、尿了、渴了、怕了等。当他饿了,就会用哭声来表达吃饭的需要,这种需要是要被满足的。如果妈妈(这里代指一切养育者)过了很久才来喂他,或者喂他的方式非常粗暴,又或者是妈妈因为心情不好来回摆弄孩子,让他感到不舒服,孩子最原初的生命体验就被破坏了,他的需要就没有被满足。这个时候创伤就产生了,内在小孩就形成了。

内在小孩的产生机制,说明了两点。

第一,内在小孩受伤的形式非常多 。前面谈到的“在孩子饿了的时候,喂养食物的方式不恰当”只是最简单的例子。常见的受伤形式还包括控制、抛弃、虐待、暴力、指责、苛刻、挑剔、威胁、疏远等等,以及其他非常多的隐晦的变形。

第二,内在小孩受伤是不可避免的 。这是因为妈妈不可能24小时专注于孩子。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Winnicott)认为,100分的完美妈妈对孩子的成长并不是非常有利的,但孩子需要足够好的妈妈。国内有人把“足够好的妈妈”形象地翻译成“60分妈妈”。其实,我认为温尼科特想要表达的也许还不到60分,可能在55分左右。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摔倒了,0分的妈妈可能看不见,无论孩子怎么哭闹都无动于衷;100分的妈妈是不会让孩子摔倒的,她会密切关注孩子,防止孩子受到哪怕一点点挫折;而60分的妈妈则能忍受孩子的摔倒,会在孩子哭喊时把他扶起来,也允许孩子自己站起来。恰当的挫折对孩子的成长是必要的,也是健康的。100分的妈妈对孩子过于控制,0分的妈妈对孩子过于忽视,这两种都会给孩子带来创伤体验。

内在小孩受伤害的程度内含五个要素——养育者的态度、受伤害的频率、受伤害的程度、受伤害时的年龄以及后期的经历。比如,把3岁孩子独自留在家里和把13岁的孩子独自留在家里,带来的“被抛弃”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一周五次把孩子留在家里和偶尔一次也是不同的;把孩子留在家里时,父母会提前告知并安慰和父母并不当一回事儿,这两种情况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不要用现在的思维去理解成长早期的自己,否则很容易被现在的思维误导,认为“那算不了什么”,但其实对于那个年纪的孩子来说,伤害有可能是毁灭性的。

三、内在小孩的特点

关于内在小孩,有以下七点是需要了解的(以下也可以把内在小孩当作“自己”来理解)。

第一,健康的内在小孩对应受伤的内在小孩。 健康的内在小孩对世界充满好奇,而受伤的内在小孩可能觉得一切都很无趣。

第二,真实的内在小孩对应虚假的内在小孩。 真实的内在小孩会发自内心地哭和笑,而迎合的、讨好的、顺从的、察言观色的、特别在意别人评价的内在小孩就是虚假的内在小孩。

第三,敢于依赖的内在小孩对应必须独立的内在小孩。 小孩一般非常敢于依赖自己的母亲,也喜欢依赖;而不相信自己有所依赖的小孩,会要求自己必须坚强、独立。

第四,健康的内在小孩容易提出需求, 而受伤的内在小孩不敢提出需求,因为他们害怕被拒绝。

当一个人在成长早期的某种需要没有被满足,他也许会用一生的时间,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弥补当年没能得到的感受。这和年龄没有关系,不管是在35岁,还是75岁,都会想要去满足5岁时没有被满足的愿望。比如,早年被忽视的孩子长大后可能对于被人重视、被人认可有着高度的需要,很容易被温暖的人吸引。

第五,健康的内在小孩是自信的、勇敢的; 而受伤的内在小孩是退缩的、自卑的,有一种自己配不上、不值得的感觉,也不敢展示自我。

第六,健康的内在小孩能自然表达情绪, 无论是哭、笑,还是生气、难过,都能自然表达,并不害怕表露情绪之后,会遭到他人的拒绝;而受伤的内在小孩常常会压抑自己的情绪,不敢表达真实的情绪。

第七,健康的内在小孩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而受伤的内在小孩常常会以他人为中心,看别人的脸色,再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做。

最后,关于内在小孩,用三句话来做个总结:首先,内在小孩指的是有创伤性经历的各种情绪体验的结合;其次,内在小孩是由于成长早期不恰当的养育关系形成的;最后,若一个人的内在小孩是受伤的状态,他最大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没办法活出自己最真实的状态。

每日作业——画出你的内在小孩

把内在小孩画出来,给他取个名字。怎么画都行,不要评判、不要否定、不要思考,以第一感受为主。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任何念头和想法,都可以写在画像旁边。

①为什么要画自己的内在小孩?

这样做是为了把我们脑海里抽象的内在小孩具象化。

②如何画?

这不是在上美术课,我们随心涂鸦,画简笔画、画大或是画小、画什么形状等等,都无所谓,用什么颜色、什么笔、什么纸都行,不要对自己有任何的评判和限制,以第一感受为准。尽量减少动脑子,想到什么直接画出来。在画的时候想到什么词汇,也可以写下来。

作业展示:@小So

我看到我的内在小孩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就叫她小丹丹吧,她是在流着泪寻找什么吗?她想要寻求理解、关注、帮助,希望有人可以留意到她的需要,抱一抱她——她在寻找的人,可能是自己的妈妈吧。

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你可能很容易画出现在的自己,或者是你想要成为的样子……描绘出来的内容是这些,也没有关系,这是你的功能自我。你可以在纸的另一面重新尝试画出内在小孩,成长早期的你,孩子气的你,有一些创伤性经历或者难过情绪的你,弱小的你。然后,你可以做一下对比。

画不出全部的自己也没有关系,你可能会画出自己之外的人物、景物,你也可能会把自己画得缺少一只眼睛或者一些部位,或者只画出身体的一个或几个部位,都可以。

你要去体会绘画过程中的一切感受,允许这些感受的发生。当你的画完成,你可以盯着这幅画,多看一会儿,每个细节都不要放过,特别是吸引你的细节,无论它是一根草、一棵树,还是一根手指、一根头发,然后在那个细节上多停留一会儿,感受看到它时的情绪,在这个情绪中停留一会儿。你也可以按照绘画的顺序来感受自己的情绪,无论产生什么样的感受,你都要告诉画出来的内在小孩:“我一直在,你不要怕。”画完以后,把它保存起来,因为这可能是你第一次把内在小孩画出来,对心灵成长而言很有纪念意义,而且这幅画在之后也会被经常用到。

有的人会把初次画出的内在小孩裱起来挂在墙上或放在床头,经常与之对话;有的人还会把自己以后的内在小孩也画出来,然后进行对比。这两者都是理解内在小孩的有效方式,我特别认可。 dbUVq93ieOOKc+/0Gxcci3BhYp/B6OXV8OEQbJwlALuf/ksNLHUM3j/vU43ygWV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