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一
考查科目

习近平法治思想

2015年

1. 东部某市是我国获得文明城市称号且犯罪率较低的城市之一,该市某村为了提高村民的道德素养,建有一条“爱心互助街”,使其成为交换和传递爱心的街区。关于对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原则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5/1/2,单选)

A.道德可以滋养法治精神和支撑法治文化

B.通过公民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能为法治实施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更要强调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D.道德教化可以劝人向善,也可以弘扬公序良俗,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

2.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求推进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下列哪一做法没有体现这一要求?(2015/1/3,单选)

A.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中,立法部门就处罚幅度听取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

B.在《种子法》修改中,全国人大农委调研组赴基层调研,征求果农、种子企业的意见

C.甲市人大常委会在某社区建立了立法联系点,推进立法精细化

D.乙市人大常委会在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制定中发挥主导作用,表决通过后直接由其公布施行

3. 建设法治政府必然要求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关于建设法治政府,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2015/1/4,单选)

A.明晰各级政府事权配置的着力点,强化市县政府宏观管理的职责

B.明确地方事权,必要时可以适当牺牲其他地区利益

C.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是促进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厘清权责、提高效率的有效制度

D.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行政机关摆脱具体行政事务,加强宏观管理

4. 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是保证公正司法的重要举措。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5/1/5,单选)

A.任何党政机关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均属于干预司法的行为

B.任何司法机关不接受对司法活动的干预,可以确保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C.任何领导干部在职务活动中均不得了解案件信息,以免干扰独立办案

D.对非法干预司法机关办案,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 推进严格司法,应统一法律适用标准,规范流程,建立责任制,确保实现司法公正。据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5/1/6,单选)

A.最高法院加强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有利于统一法律适用标准

B.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可以促进法庭审理程序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C.在司法活动中,要严格遵循依法收集、保存、审查、运用证据,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

D.司法人员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是指司法人员仅在任职期间对所办理的一切错案承担责任

6.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使人民群众内心拥护法律,需要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某市的下列哪一做法没有体现这一要求?(2015/1/7,单选)

A.通过《法在身边》电视节目、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以案释法,进行普法教育

B.印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责任表,把普法工作全部委托给人民团体

C.通过举办法治讲座、警示教育报告会等方式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

D.在暑期组织“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模拟法庭巡演”,向青少年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

7. 近年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和职务便利收受巨额贿赂,根据党内法规和法律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5/1/8,单选)

A.这表明党员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时要牢记法律底线不可触碰

B.依照党内法规惩治腐败,有利于督促党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办事

C.要注重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进行有效衔接和协调,以作为对党员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法律制裁的依据

D.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对违反者必须严肃处理

8. 备案审查是宪法监督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有关要求和《立法法》规定,对该项制度的理解,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2015/1/52,多选)

A.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机制,要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审查范围

B.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应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备案审查范围

C.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D.提升备案审查能力,有助于提高备案审查的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

9. 十二届全国人大作出了制定二十余部新法律、修改四十余部法律的立法规划,将为经济、政治等各领域一系列重大改革提供法律依据。关于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2015/1/53,多选)

A.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能够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法治保障

B.推进反腐败立法,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效机制

C.为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实施政社分开,应当加快社会组织立法

D.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大幅度提高环境违法成本,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0. 培养高素质的法治专门队伍,旨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下列哪些举措体现了这一要求?(2015/1/55,多选)

A.从符合条件的律师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

B.实行招录人才的便捷机制,在特定地区,政法专业毕业生可直接担任法官

C.建立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初任检察官由省级检察院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检察院任职

D.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员优先选拔至领导岗位

1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下列做法符合该要求的是:(2015/1/86,不定项)

A.为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某省对列入不良记录逾期不改的药品生产企业,取消所有产品的网上采购资格

B.某市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审查的,不得提交讨论

C.某省交管部门开展校车整治行动时,坚持以人为本,允许家长租用私自改装的社会运营车辆接送学生

D.某市推进综合执法,为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要求无条件在所有领域实现跨部门综合执法

2016年

1.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2016/1/1,单选)

A.法律既是保障人民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人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B.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承担应尽的义务

C.人民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行使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权力

D.人民根本权益是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律要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2. 相传,清朝大学士张英的族人与邻人争宅基,两家因之成讼。族人驰书求助,张英却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族人大惭,遂后移宅基三尺。邻人见状亦将宅基后移三尺,两家重归于好。根据上述故事,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2016/1/2,单选)

A.在法治国家,道德通过内在信念影响外部行为,法律的有效实施总是依赖于道德

B.以德治国应大力弘扬“和为贵、忍为高”的传统美德,不应借诉讼对利益斤斤计较

C.道德能够令人知廉耻、懂礼让、有底线,良好的道德氛围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D.通过立法将“礼让为先”、“勤俭节约”、“见义勇为”等道德义务全部转化为法律义务,有助于发挥道德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3.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完善立法体制。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上述要求?(2016/1/3,单选)

A.改进法律起草机制,重要的法律草案由有关部门组织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起草

B.完善立法协调沟通机制,对于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

C.完善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和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

D.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

4.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要求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上述要求?(2016/1/4,单选)

A.甲省推行“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制度,将风险评估作为省政府决策的法定程序

B.乙市聘请当地知名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对重大决策进行事前合法性审查

C.丙区因发改局长立下“军令状”保证某重大项目不出问题,遂直接批准项目上马

D.丁县教育局网上征求对学区调整、学校撤并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事项的意见

5. 某法院完善人民陪审员选任方式,在增加陪审员数量的基础上建立“陪审员库”,随机抽选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6/1/5,单选)

A.应避免陪审员选任的过度“精英化”

B.若少数陪审员成为常驻法院的“专审员”,将影响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公信力

C.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让人民群众通过参与司法养成守法习惯

D.陪审员的大众思维和朴素观念能够弥补法官职业思维的局限性

6. 中国古代有“厌讼”传统,老百姓万不得已才打官司。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司法领域却出现了诉讼案件激增的现象。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6/1/6,单选)

A.相比古代而言,法律在现代社会中对保障人们的权利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B.从理论上讲,当诉讼成本高于诉讼可能带来的收益时,更易形成“厌讼”的传统

C.案件激增从一个侧面说明人民群众已逐渐树立起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观念

D.在法治社会,诉讼是解决纠纷的唯一合法途径

7. 法治社会建设要求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杜绝“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现象。下列哪一做法无助于消除此现象?(2016/1/7,单选)

A.甲市将信访纳入法治轨道,承诺对合理合法的诉求依法及时处理

B.乙区通过举办“群众吐槽会”建立群众利益沟通机制

C.丙县通过地方戏等形式普及“即使有理也要守法”观念

D.丁市律协要求律师不得代理群体性纠纷案件

8. 法治政府建设要求行政部门不得任意扩权、与民争利,避免造成“有利争着管、无利都不管”的现象。下列哪些做法有助于避免此现象的发生?(2016/1/52,多选)

A.某省政府统筹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能,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B.某市要求行政审批部门与中介服务机构脱钩,放宽中介服务机构准入条件

C.某区依法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坚决惩处失职、渎职人员

D.某县注重提高行政效能,缩短行政审批流程,减少行政审批环节

9.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下列哪些做法体现了这一要求?(2016/1/53,多选)

A.最高法院、公安部规定在押刑事被告人、上诉人应穿着正装或便装出庭受审

B.某省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将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援助范围

C.某中级法院加大对生效判决的执行力度,确保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及时兑现

D.某基层法院设立“少年法庭”,对开庭审理时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10. 某村通过修订村规民约改变“男尊女卑”、“男娶女嫁”的老习惯、老传统,创造出“女娶男”的婚礼形式,以解决上门女婿的村民待遇问题。关于村规民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6/1/54,多选)

A.是完善村民自治、建设基层法治社会的有力抓手

B.是乡村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要媒介,有助于在村民中培育规则意识

C.具有“移风易俗”功能,既传承老传统,也创造新风尚

D.可直接作为法院裁判上门女婿的村民待遇纠纷案件的法律依据

11.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的创举,被西方国家誉为法治的“东方经验”。关于人民调解,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6/1/55,多选)

A.人民调解员不属于法治工作队伍,但仍然在法治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B.法院应当重视已确认效力的调解协议的执行,防止调解过的纠纷再次涌入法院

C.人民调解制度能够缓解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国家司法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

D.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纠纷的主要优势是不拘泥于法律规定,不依赖专业法律知识

12.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解决法治建设不适应、不符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问题。下列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是:(2016/1/86,不定项)

A.增强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立法部门化倾向

B.改进行政执法体制,消除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

C.大力解决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问题,提高司法公信力

D.增强社会成员依法维权意识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观念

13. 某检察院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将原有的多个内设处(室)统一整合,消除内部职能行政化、碎片化的弊端。关于上述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6/1/87,不定项)

A.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有利于保证司法公正,提高检察机关公信力

B.检察官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应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监督

C.将检察官等同于一般公务员的管理体制不利于提高检察官的专业素质和办案质量

D.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完善检察官职业保障体系创造了条件

2017年

1.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2017/1/1,单选)

A.从实际出发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法治建设可适当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B.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基础是中华法系,实践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经验

C.从中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应移植外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

D.从实际出发要求凸显法治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2. 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要求健全透明预算制度。修改后的《预算法》规定,经本级人大或者常委会批准的政府预算、预算调整和决算,应及时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也应向社会公开。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7/1/2,单选)

A.依法行政要求对不适应法治政府建设需要的法律及时进行修改和废止

B.透明预算制度有利于避免财政预算的部门化倾向

C.立法对政府职能转变具有规范作用,能为法治政府建设扫清障碍

D.立法要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但立法总是滞后于改革措施

3. 某市建立并推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将其作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前置程序。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7/1/3,单选)

A.有利于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正当性

B.是健全依法决策的重要措施

C.是以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的一种表现

D.可以代替公众参与和集体讨论

4. 梁某欲将儿子转到离家较近的学校上小学,学校要求其提供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梁某找到户籍地派出所,民警告之,公安机关已不再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等18类证明。考虑到梁某的难处,民警仍出具了证明,并附言一句:“请问学校,难道父母有犯罪记录,就可以剥夺小孩读书的权利吗?”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7/1/4,单选)

A.公安机关不再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将减损公民合法权益

B.民警的附言客观上起到了普法作用,符合“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

C.派出所对学校的要求提出质疑,不符合文明执法的要求

D.梁某要求派出所出具已明令不再出具的证明,其法治意识不强

5. 某法院在网络、微信等平台上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督促其履行义务,不少失信被执行人迫于“面子”和舆论压力主动找到法院配合执行。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2017/1/5,单选)

A.道德问题的有效解决总是必须依赖法律的强制手段

B.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有助于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C.法律的有效实施总是必须诉诸道德谴责和舆论压力

D.法律与道德具有概念上的必然关系,法律其实就是道德

6. 某县医院在两个月内连续发生5起“医闹”事件,当地公安部门开展了“打击医闹专项行动”,共处理涉嫌违法、犯罪人员24人,但“医闹”仍时有发生。之后,该县政府倡导发挥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医患调处组织的作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7/1/6,单选)

A.第三方医患调处组织的处理决定具有国家强制力

B.“医闹”的解决依赖源头治理,国家机关不应介入

C.“医闹”的存在说明法律在矛盾化解中的权威地位仍待加强

D.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不利于公正地解决医患矛盾

7. 某市律师协会与法院签订协议,选派10名实习律师到法院从事审判辅助工作6个月,法院为他们分别指定一名资深法官担任导师。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7/1/7,单选)

A.法官与律师具有完全相同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B.是对法院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一种新途径

C.有助于加深律师和法官相互的了解和信任

D.是从律师中招录法官、充实法官队伍的一种方式

8. 有研究表明,在实施行贿犯罪的企业中,有一部分企业是由于担心竞争对手提前行贿,自己不行贿就会“输在起跑线上”,才实施了行贿行为。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7/1/51,多选)

A.市场环境不良是企业行贿的诱因,应适当减轻对此类犯罪的处罚

B.应健全以公平为核心的市场法律制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C.应加快反腐败立法,从源头上堵塞企业行贿的漏洞

D.必须强化对公权力的制约,核心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9. 孙某是某部热播电视剧中的人物,在剧中的角色是一级政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孙某每天按时上下班,一刻不耽误;不贪污,也不怎么干事。其座右铭是“无私者无畏”:只要不贪不占,就没什么好害怕的。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7/1/52,多选)

A.官员应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既不能乱作为,也不能不作为

B.对不能依法办事,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官员应调离领导岗位

C.“庸官”即使不贪不占,其“懒政”也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D.官员不能仅满足于不腐败,而应积极为人民谋福利

10. 鹿某为引起政府对其利益诉求的重视,以生产、生活和科研需要为由,在两年内向十几个行政机关提起近百次与其实际利益诉求无关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在接到公开答复后又反复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向相关部门施加压力。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7/1/53,多选)

A.鹿某为向相关部门施压而恶意提起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做法不符合法治精神

B.滥用知情权和诉权造成了行政和司法资源的浪费

C.法治国家以权利为本位,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受任何限制

D.诉求即使合理合法,也应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寻求解决

11.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下列哪些做法体现了上述要求?(2017/1/54,多选)

A.甲市整合政府和社会调解资源,建立“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

B.乙社区设置法律服务机器人,存储海量法律法规和专业信息供居民查询

C.丙省建立法律服务志愿者微信群,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D.丁县推行“一村一律师”,律师结对贫困村,为村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12. 程某利用私家车从事网约车服务,遭客管中心查处。执法人员认为程某的行为属于以“黑车”非法营运,遂依该省《道路运输条例》对其处以2万元罚款。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7/1/55,多选)

A.当新经营模式出现时,不应一概将其排斥在市场之外

B.程某受到处罚,体现了“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原则

C.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D.对新事物以禁代管、以罚代管,这是缺乏法治思维的表现

13. 孟子的弟子问孟子,舜为天子时,若舜的父亲犯法,舜该如何处理?孟子认为,舜既不能以天子之权要求有司枉法,也不能罔顾亲情坐视父亲受刑,正确的处理方式应是放弃天子之位,与父亲一起隐居到偏远之地。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7/1/86,不定项)

A.情与法的冲突总能找到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B.中华传统文化重视伦理和亲情,对当代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C.孟子的方案虽然保全了亲情,但完全未顾及法律

D.不同法律传统对情与法的矛盾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14. 某法院推行办案责任制后,直接由独任法官、合议庭裁判的案件比例达到99.9%,提交审委会讨论的案件仅占0.1%。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7/1/87,不定项)

A.对提交审委会讨论的案件,法官、合议庭也可以不执行审委会的决定

B.办案责任制体现了“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的精神

C.提交审委会讨论的案件应以审委会的名义发布裁判文书

D.法庭审理对于查明事实和公正裁判具有决定性作用

2018年

1.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创新社会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18年仿真题)

A.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基层的和谐稳定

B.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C.社会管理创新要求建立以法律手段为主体,多种手段协调配合的管理和控制体系

D.为加强基层群众自治水平,基层政权应当加强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领导,推进法治进程

2. 关于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18年仿真题)

A.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

B.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强化市县政府执行职责

C.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

D.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法定职责必须为,法不禁止即自由

2019年

1. 2019年7月1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体现依法治国理念和人道主义精神,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的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9年仿真题)

A.本次特赦体现了我国承续中华文明慎刑恤囚、明刑弼教的优良传统,推进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仁政

B.本次特赦有利于弘扬全面依法治国理念,形成依宪执政、依宪治国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C.本次特赦有利于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充分发挥特赦的感召效应,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D.本次特赦有利于展现我国人权司法保障水平,进一步树立我国开放、民主、法治、文明的国际形象

2. 关于法治社会、法治国家、法治政府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19年仿真题)

A.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B.法治社会是法治建设的目标

C.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主体

D.法治政府的建设对法治国家的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3. 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19年仿真题)

A.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应主动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B.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C.增加有法治实践经验的专职常委比例,依法建立健全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立法专家顾问制度,逐步减少专家学者等第三方起草法律草案

D.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

2020年

1. 关于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20年仿真题)

A.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B.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加强社会组织立法,规范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C.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

D.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20年仿真题)

A.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B.健全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C.坚持新时代的“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权益保障通道,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D.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发挥法律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逐步限制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的作用

3. 建设法治政府必然要求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关于建设法治政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20年仿真题)

A.为提高行政效率,推进中央事权和地方事权合一

B.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

C.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D.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

2021年

1.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商鞅“立木建信”最终促成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典故:“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商鞅立木建信”的典故,下列理解正确的是:(2021年仿真题)

A.诚信,既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国的立国之本

B.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C.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D.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2. 关于习近平法治思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21年仿真题)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

B.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抓手

C.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根植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继承古代优秀法律文化传统,借鉴国外优秀法律制度,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对这一点,要理直气壮讲、大张旗鼓讲。要向干部群众讲清楚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做到正本清源、以正视听。”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21年仿真题)

A.全面依法治国要求要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

B.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

C.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D.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4.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对此,下列理解错误的是:(2021年仿真题)

A.法律既是保障人民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人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B.人民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行使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权力

C.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承担应尽的义务

D.人民根本权益是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律要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5.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了首批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截至2021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先后就126部法律草案、年度立法计划等征求基层群众意见建议7800余条,2200余条意见建议被不同程度采纳吸收,其中1300余条真知灼见被直接反映在法律条文之中。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21年仿真题)

A.该做法表明,我国的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人民群众能够有效参与国家立法

B.该做法表明,我国的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人民事实上已经直接行使了国家权力

C.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通了国家立法机关直接联系基层人民群众的渠道,是实现法治社会的重要措施

D.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在基层,根基在民众。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和依托

6.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共收到报送备案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司法解释、特别行政区法律1310件,逐件进行主动审查。围绕疫情防控、野生动物保护、民法典实施、食品药品安全、优化营商环境等五个方面开展专项审查和集中清理,发现需要修改或废止的规范性文件3372件,督促有关方面及时予以纠正。关于备案审查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21年仿真题)

A.备案审查是完善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

B.要进一步加强备案审查能力建设

C.公民可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官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对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审查的建议

D.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是我国的合宪性审查主体

7. 某法院为方便老年人与残疾人参加诉讼,专门设立了老年人、残疾人快速通道。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21年仿真题)

A.法院的做法体现了司法为民、司法便民的要求

B.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

C.法院的做法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不利于实现司法公正

D.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关键的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的破坏作用

8. 为有效解决村级“小微权力”权责不清、程序不严、执行失范、监督薄弱等问题,某省决定在全省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将建立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清单和村级班子主要负责人责任清单“两个清单”,对村级重大事项、日常性事务和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脱贫攻坚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厘清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职责权限,让权力事项更透明。对于“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21年仿真题)

A.“小微权力”清单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B.“小微权力”清单的推行有利于减少基层矛盾

C.“小微权力”清单能加强对权力运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力度

D.“小微权力”清单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顺利进行

9. 某市人社局发布《某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第一版)》,对列入清单的事项,凡属轻微违法且教育整改及时纠正企业,不予处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21年仿真题)

A.清单体现宽严相济执法精神,但与合法行政原则有一定冲突

B.清单贯彻了包容审慎监管理念

C.清单实施有效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杜绝选择性执法

D.企业的市场行为必须依法而行,法无授权不可为 BAP3n58c5EWIvM541tQo3UkjbDSwXg2H6y+CcnzX7e2SXCt+zoSID/opdnWvMVa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