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赤壁之战的结束,一个虎踞龙盘的城池和一个依山傍水的坞堡随之产生,这样至少长江下游就成了孙吴的内河。
今天,南京市内有两条纵贯南北的主干道,一条叫虎踞路,一条叫龙蟠路。事实上,“ 虎踞龙盘 ”之所以与南京城联系在一起,要从南京的山水形制上找原因。
按照中国古代的四象和风水等学说,东为青龙,西为白虎,南京的东郊是紫金山,形似龙蟠,西郊是石头城,形似虎踞。
这样说来,中国虎踞龙盘之地应该很多,而将“ 虎踞龙盘 ”固定用在南京城上,要从诸葛亮说起。据载,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后出使东吴,路过秣陵,观察该处山阜,忍不住感叹道: “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后来,孙权果真在此建都,定名建业,六朝金粉自此开始。
事实上,孙权建都于此不仅因为山水形制,还有军事战略上的考虑。
赤壁之战后,心有不甘的曹操和心气正高的孙权都将战略重心放到了长江下游的淮扬地区。对于曹操而言,重心东移不仅能够以合肥为支点,发挥自身水陆并进、补给方便的优势,而且能够对江东腹地构成直接威胁;对于孙权而言,将曹操基本驱逐出荆州后,下一步就是进军大江以北,争夺富庶的淮扬地区。然而,攻守之间,孙权缺少一个与合肥相抗衡的战略支点,为此他没少费心思。
随着战略重心向西、向北移动,原来的统治中心吴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姑苏区)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沿江建立一个稳固的战略据点和统治中心成为孙权的当务之急。
东吴以水军立国,新的统治中心最好靠近江河和良港。事实上,战端一起,孙权就没有在吴郡待着了。赤壁之战时,孙权选择靠近荆州的柴桑(今江西九江市),“ 观望成败 ”。赤壁之战后,孙权将统治中心迁到了京口(今江苏镇江市)。然而,无论是柴桑还是京口都不是理想的定都之地,柴桑靠近长江中游,对于地处下游的江东腹地鞭长莫及;京口太偏下游,因靠近长江入海口,风高浪急,不便船只航行和停泊。于是,定都在柴桑和京口之间成为理想之选。
这时,孙权手下的张纮盯上了位于京口上游的秣陵,他对孙权说: “秣陵 最早是楚武王所置的城邑,名为金陵。这里山冈连绵起伏、层峦叠嶂,过去 秦始皇东巡会稽经过这里,听到观云气、测吉凶的望气者说‘金陵有王者都 邑之气’,就掘断了连绵的山川,并将金陵改名为秣陵,意在断了此处的祥瑞 之气。今天,这里依然形制完备,地有王气,天有所命,很适宜作为都城。”
从山川形制到历史先例再到专家意见,张纮的论证十分充分。
不仅张纮有此建议,据说盟友刘备也向孙权建议移驻秣陵,同时刘备认为濡须口附近也是个好地方。对此,孙权深表赞同: “秣陵有长江支流百余 里,可以停泊大船,我正在操练水军,不久就移驻那里 。”
于是,孙权于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将治所移到了秣陵。第二年,孙权又在附近修筑了石头城,将秣陵改名为建业,准备在此建功立业了。
主题:定都何处
聊友:孙权+张纮+刘备
时间:公元210年前后
成语:虎踞龙盘
语录: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
影响:孙吴大业由此奠基,六朝金粉由此开启。
启示:内外意见都要听。
出处:《三国志·吴书·张纮传》注引《江表传》
对于刘备建议的濡须口,孙权也是相当重视。濡须口在建业上游,地处巢湖通往长江的濡须河上,夹在两山之间,既是吴军抵御曹军进攻的前哨站,又是吴军进攻合肥的跳板,地理位置相当重要。为此,孙权就是否在此建立坞堡征求诸将领的意见。将领们的意见很明确:设立坞堡,完全没有必要!他们说: “我们是水军,抬腿上岸打击敌人,洗脚上船水上厮杀,要坞堡有什 么用 ?”的确,对于常年游弋于大江大河之中的人来说,战船就是他们的坞堡和铁骑,有了这个水上的“移动坞堡”,还要陆上成本更高、守卫更难的固定坞堡做什么?因此,他们并不感兴趣。
不过,有人可不这么想。这时,吕蒙站了出来: “兵有利钝,战无百胜, 如有邂逅,敌步骑蹙入,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 ?”是啊,战场形势千变万化,谁也没有百战百胜的把握,一旦敌人的骑兵突然冲入,赶不到水边,来不及上船怎么办?看来,不能光想着自己的水战优势,在陆地上还要有些凭借和依托才行。一句话说得众将心服口服。于是,合肥与建业之间的濡须坞建立了起来。
随着建业城和濡须口的建设,孙权对抗曹操的战略布局基本成型,一场围绕长江下游的争夺也由此展开。
主题:要不要濡须坞
聊友:孙权+吕蒙+众将
时间:公元212年
成语:洗脚上船
语录:兵有利钝,战无百胜……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
影响:孙吴下决心建立陆上堡垒濡须坞。
启示:扬长要建立在避短的基础上。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吴录》、《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纮谓权曰:“秣陵,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势冈阜连石头,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今处所具存,地有其气,天之所命,宜为都邑。”
权善其议,未能从也。后刘备之东,宿于秣陵,周观地形,亦劝权都之。权曰:“智者意同。”遂都焉。
——《三国志·吴书·张纮传》注引《江表传》
刘备至京,谓孙权曰:“吴去此数百里,即有警急,赴救为难,将军无意屯京乎?”
权曰:“秣陵有小江百馀里,可以安大船,吾方理水军,当移据之。”
备曰:“芜湖近濡须,亦佳也。”
权曰:“吾欲图徐州,宜近下也。”
——《三国志·吴书·张纮传》注引《献帝春秋》
权欲作坞,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吕蒙曰:“兵有利钝,战无百胜,如有邂逅,敌步骑蹙人,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
权曰:“善。”
遂作之。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吴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