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 A计划还是B计划
——孙策托孤张昭

虽然孙策对自己的性命满不在乎,但对江东的命运却不敢大意,无论人事安排还是政策走向,他都准备了两个剧本。

对于孙策来说,一切似乎都来得太突然了一些。原本准备骑骑马打打猎,好好放松一下,没承想却成了许贡三名奴客的猎物;原本打算趁曹操屯兵官渡之际,北上许都救驾天子,没承想现在却要临终托孤。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暮春,即将走到生命终点的孙策紧急启动交接班模式,准备把他一手开创的江东基业交给可以托付的人。

交接班分三步进行。

最先来到孙策面前的是张昭等一众心腹重臣,孙策对他们说: “中原 目前正陷入混乱,凭借着吴越地区的士众和三江的险固,足以坐观天下 成败。你们要好好辅佐我弟弟。 ”孙策的话虽简短,但内容很丰富。一开始,他并没有宣布接班人,而是以天时( 中国方乱 )、地利( 三江之固 )、人和( 吴越之众 )三个方面为论据,充分论证了立足江东静观天下成败的可能性。言外之意,不管接班人是谁,江东都是一个基础好、底子牢的创业平台。有了上面的铺垫,孙策才揭晓了谜底,接班人就是自己的弟弟:孙权。

随后,孙策把孙权叫到了身边,为他佩戴上了印绶,并且说: “率领江 东士众,在两军阵前作出决断,与天下英雄争衡,你不如我;举拔贤才,任 用能人,让他们尽心竭力地来保卫江东,我不如你。 ”孙策的这番举动,既算是一次正式的权力交接,也算是一次政策定调或者说政策转型。孙策当家时,政策目标是“ 与天下争衡 ”,具体手段是“ 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 交班到孙权这里,政策目标就要变成“ 保江东 ”,具体手段就要是“ 举贤任能 各尽其心 ”。看来,孙策已经帮弟弟做好了发展规划。

有了上述两个动作,接班人指定了,政策走向也确定了,孙策的交接班工作似乎基本完成了。可就在这时,孙策又专门把张昭叫到了身边,单独交代了几句话。

孙策对张昭说: “倘若孙权难以担当重任,你就亲自上手,取代他便 是。假设在江东发展不顺利,那就慢慢地向西回到中原一带,别有什么 顾虑。”

这是要命的两句话。前一刻才交代让孙权接班,全力守护江东,后一刻就扭头告诉张昭你也可以取而代之,甚至可以放弃江东。一前一后,两份完全不同的遗嘱,以哪份为准?

主题:谁是男一号

聊友:孙策+孙权+张昭

时间:公元200年

语录: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影响:为日后孙权、张昭意见分歧埋下伏笔。

启示:一出好戏,两个剧本。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策传》、《三国志·吴书·张昭传》裴松之注引《吴历》、《资治通鉴》卷六十三

实际上,关于孙策托孤的疑问还远不止于此:在众多弟弟中为什么交班给孙权?托孤时为什么没有周瑜?为什么单独对张昭有所交代?为什么既要“ 保江东 ”,又要“ 缓步西归 ”?下面,一一破解。

首先来看为什么接班人是孙权。

孙策一共有四个弟弟,从长到幼依次是孙权、孙翊、孙匡、孙朗。孙策遇刺时,孙权十九岁、孙翊十七岁,孙匡、孙朗顶多就是十五岁左右的束发少年,甚至有可能是总角之岁的儿童。因此,从年龄上考虑,接班人的选择基本锁定在年近弱冠的孙权、孙翊之间。

虽然年龄相仿,孙权、孙翊兄弟二人性格上却存在不小的差异。孙翊“ 骁悍果烈 ”,很有些孙策的风范;而孙权则 “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 士” ,就是说,他性格气度都比较旷达开朗,既有仁爱之心又善于评断各类事情,还崇尚侠义,喜欢招纳人才。如此看来,兄弟二人一个崇文、一个尚武,一个与大哥珠联、一个与兄长璧合,算是各有千秋。

当孙策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时,据说张昭等人推荐过孙翊,原因也十分简单:孙翊是孙策的翻版,必然能够延续孙策的政策和策略。

然而,行将就木的孙策却有自己的考虑。

正如曹操手下的谋士郭嘉所分析的那样, “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 无异于独行中原也 ”,孙家人即使统兵百万,真正打起仗来仍像个独行侠一样,孙坚是这样,孙策是这样,孙翊的性格也是这样。因此,别人家办喜事时,老孙家却在张罗办丧事。多年来,从孙坚到孙策,孙家似乎陷入到了一种怪圈,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

那么,如何走出这一怪圈呢?最直截了当的做法就是:换一种类型的人。于是,孙翊出局了,孙策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与自己性格互补的孙权。

那么,孙权又行不行呢?实际上,正如孙策所说,孙权虽然在领兵打仗、临机决断方面欠了点火候,但在凝聚人心、聚拢人才方面却是一把好手。同时,孙权在智慧谋略上也不同凡响。据载,孙权有时参与谋划的一些事情,孙策都“ 甚奇之”,“自以为不及也 ”。也许正是基于家族前途命运的考虑以及对孙权性格才能的认可,所以孙策常常把孙权带在身边,并且时常在与文臣武将宴饮正酣之时,转头对孙权说:“ 此诸君,汝之将也 。”这些人,以后都是你的部下。

以后的事实证明了孙策的眼光。四年之后,二十一岁的孙翊被心怀不轨的部将们集体杀害,延续了与父亲孙坚、哥哥孙策同样的家族宿命。其实,孙权也是个好勇斗狠、任侠放荡的主儿。与孙策一样,孙权也喜欢骑马射猎,还尤其喜欢射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的一天他在吴郡射虎,不仅坐骑被虎咬伤,甚至自己的人身安全都受到了威胁。而成语典故“ 气涌如 山”“得不偿失 ”也因孙权而来,讲的是他在嘉禾二年(公元233年)被辽东的公孙渊欺骗后的一些反常举动。

聊备一览
孙翊之死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因为舅舅吴景突然病故,二十岁的孙翊继任丹杨太守。在丹杨,孙翊广罗人才,甚至把一些老对手的旧部也揽入麾下,其中一个叫妫览的人被任命为大都督督兵,一个叫戴员的人成了郡丞。

妫览、戴员都是前吴郡太守盛宪举荐的孝廉,盛宪算是二人的恩主,而孙权却杀死了盛宪,于是孙家就成了妫览、戴员的报复目标。妫览、戴员有一个死党叫边洪,借着一次宴会的机会,边洪杀死了醉意十足、“空手送客”的孙翊。

随之,妫览、戴员不仅将孙翊的嫔妾据为己有,甚至还要霸占孙翊的夫人徐氏。后来,徐氏假意应允,随后联合孙翊旧部设计杀死了二人,为丈夫报了仇。

不过,任侠归任侠,放荡归放荡,孙权却并不任性和放纵,他听得进别人的劝告,知道任侠放荡的边界。所以,孙权后来不仅成功保住了江东,还向西、向北开疆拓土,建立了吴国,成了吴大帝。更神奇的是,孙权走出了家族的宿命,活到了七十一岁,比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寿命的总和还长。凭着硬朗的身板,他不仅熬走了长自己一辈的曹操、刘备,而且熬走了与自己同辈的曹丕、诸葛亮、司马懿,甚至还熬走了小自己二十二岁的魏明帝曹叡。如此看来,孙策选对了。

选准了接班人,还要选准能够辅佐接班人的人,这个人就是张昭。按说,孙策当时的选择并不少,既可以选张昭、张纮、周瑜这样兄弟般的知交,也可以选程普、黄盖这帮忠心耿耿的老将,还可以选宗族中的那些叔伯兄弟们。但是,往细里琢磨,选择余地就相当小了。

先说老将们,程普、黄盖这帮人论打仗还行,真正让他们操盘整个江东政权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再说宗族,无论孙坚还是孙策,起家都离不开宗族的帮助。以孙坚最小的弟弟孙静为例,孙坚举事时,他“ 纠合乡曲及宗室 五六百人以为保障 ”;孙策进攻会稽郡时,他率领宗族老小与孙策“ 会于钱 ”。不过,随着宗族势力的日益壮大,彼此之间的权力争夺若隐若现,如果让宗族中的某位长辈或者年长的同辈来辅政,大权旁落也未可知。

说来说去,就只剩下张昭、张纮和周瑜这三位知交了。

论贡献,这三个人对江东政权建设都作用非凡。团队中,周瑜算是“总工程师”,他不仅参与了孙策关于政权建设的不少谋划,而且承担了防御和进攻荆州等重任;张纮算是“总设计师”,正是他为孙策规划了从“ 收兵吴会” 到“ 荆、扬可一 ”再到“ 据长江,奋威德 ”的战略蓝图;张昭算是“总经济师”,孙策把日常事务性的“ 文武之事 ”,“ 一以委昭 ”,全部交给了他。

论交情,这三个人与孙策的关系都非同一般。孙策与周瑜亲近得如一对孪生兄弟,孙策被人称为“孙郎”,周瑜则被人称为“周郎”,孙策迎娶了乔公的大女儿大乔,周瑜则迎娶了乔公的小女儿小乔。孙策与张纮也是莫逆之交,孙策东渡长江之前,不仅把老母幼弟都托付给了张纮,而且留下“ 与君 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的铮铮誓言,成语“ 同符合契 ”也由此而来。对待年长自己19岁的张昭,孙策不仅“ 待以师友之礼 ”,而且“ 升堂拜母,如比 肩之旧 ”,就是说,二人进入内堂共同拜见了孙策的母亲,成了一对“我妈就是咱妈”的好兄弟,就像认识了许多年的旧友一样。

论分工,周瑜担任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主要任务是对付荆州之敌;张纮担任正议校尉,最初“ 与张昭并与参谋,常令一人居守,一人从征讨 ”,后来出使许都,被朝廷任命为侍御史留了下来;张昭担任长史、抚军中郎将,帮助孙策处理各类政务。

如此看来,孙策把辅政的重任交给他们三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毛病。但无论从贡献、交情还是分工来看,张昭地位都更重要一些,俨然已经是江东的第二号人物了。另外,由于孙策遇刺纯属意外,事发突然,周瑜还远在荆、吴边界,张纮也滞留在许都,唯一可以托付的就只有张昭了。就这样,张昭在仓促之间成了东吴的托孤重臣。

人事布局安排完了,接下来还有政策走向。

正如前面所说,孙策在指定接班人的同时,也确定了东吴今后的走向。简而言之,就是从“争”到“保”,转攻为守,化争衡天下为力保江东。在孙策看来,这既是化解眼前危机的应急之策,也是为孙权量身打造的万安之计,而这一政策的执行人除了孙权,还有张昭。

然而,面对权力交接,孙策对新班子能否恪守“保江东”的基本政策是心存疑虑的,所以据《吴录》记载,孙策在给孙权的托付中,最后还说了一句“ 慎勿北渡 !”,千万不要轻易犯险。同时,面对天下纷纭,孙策就算对于力保江东这一基本目标,也是心怀忧虑的。可是,如果连江东都保不住了,又怎么办?

于是,孙策又向张昭交代了“ 缓步西归 ”的B计划。如果说,A计划(力保江东)中的主角是孙权,配角是张昭的话;那么,在B计划中,孙策就赋予了张昭成为主角的权力,并且B计划可以没有配角。

对于这样一明一暗、一前一后的两种安排,孙策是如何考虑的呢?

表面看,孙策的托孤似乎有点自我否定,实际上却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保得住就保,保不住就弃,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降,这才是最务实的安排。

事后证明,孙策的B计划并非多余。据载,孙策的堂兄、平南将军孙辅在孙策去世后,就动了活心思,“ 恐权不能保守江东,因权出行东冶,乃遣人 赍书呼曹公 ”,后来要不是信使告密,说不定孙辅真就与曹操里应外合,把孙权掀翻了呢。同样,庐江太守李术也是一个麻烦制造者。孙策去世后不久,李术不仅不听管束,甚至招降纳叛,公然挖孙吴政权的墙脚。后来,孙权摆出“ 举兵攻术 ”的强大攻势,才将其镇压。当然,内部的异动和反叛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外部势力的威胁。据说,曹操在得知孙策的死讯后,就曾经动过“ 因丧伐吴 ”的念头,要不是当时身在许都的张纮出来劝阻,说不定曹操的心动真就变成南征的行动了。

同时,在对B计划的具体理解上,孙策与张昭的对话也是颇值得玩味的。对此,研究者向来存在不同的解读。易中天先生的解读是, “假如江东内部政 治不平稳,那么就慢慢地向西撤退,回到咱们原先起家的淮泗地区,这样就 没什么危险了”。 黎东方先生的解读是, “假如战事不顺利,那么就慢慢地、 从容地归顺曹操所把持的朝廷,也不必有什么顾虑”。

这两种解读哪种更合理一些?易中天的解读更侧重于内部。短期看,孙策去世后,江东的威胁的确主要来自内部。黎东方的解读更侧重于外部。长远看,江东的威胁主要还在外部。所以说,两种解释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仔细分析,前者的解读似乎有些偏离实际,其一,孙策的托付不会仅仅着眼于江东内部和短期危机,如果是那样,仅仅A计划就足够了,而如果江东都保不住了,还有时间和能力慢慢地向西撤退吗?其二,回到原先起家的淮泗地区并不现实。孙策手下的将领虽然不少都是淮泗人,但是淮泗地区并不是他们的老根据地,并且正如鲁肃所说,“ 淮、泗间非遗种之地 ”,经过袁术的祸害和多年的战乱,淮泗地区已经失去了立足的基础。如此看来,似乎后者的解读更符合实际一些。但是,如果把“ 缓步西归 ”解读成“ 从容地归顺曹操 所把持的朝廷 ”似乎也不妥,毕竟天下未定,毕竟官渡之战还没开打,究竟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孙策怎么就能断定西归的对象是曹操?实际上,孙策的“ 西归 ”只是指明了一个方向,谁是胜者就归顺谁?如此看来,孙策的这番交代不无玄机。

那么,张昭又是否具备达成A计划或B计划的能力呢?

事后证明,张昭忠实地履行了孙策的重托。

先看A计划。

孙策一去世,压力就到了深受托孤之重的张昭身上。看到年纪尚轻的孙权因为悲伤而哭泣不止,张昭对孙权说: “现在是哭的时候吗?如今违法作乱 的人竞相角逐,豺狼一般的坏人充塞道路,你如果一味地哀伤悲痛,遵守礼 制,那就像‘开门而揖盗’一般 。”成语“ 开门揖盗 ”由此而来。

听了张昭这番话,孙权深受触动。于是,张昭亲自替他脱下丧服换上戎装,把他扶上战马,外出巡视各部人马。同时,张昭以长史名义,下令各地必须奉公职守,确保安稳。就此,人心才逐渐稳定下来。

再说B计划。

在张昭等人的辅佐下,孙权不仅很快掌控了局势,而且剪除了横亘在长江岸边的心腹大患黄祖,进而将兵锋指向了刘表控制的荆州。然而,正当孙权磨刀霍霍向荆州时,曹操的大军也杀到了那里,甚至兵不血刃就取得了整个荆州。随之,江东君臣“ 莫不响震失色 ”,何去何从成为必须回答的问题。此时,张昭的耳边响起了孙策临终时的那句“ 正复不克捷,缓 步西归,亦无所虑 ”。这次能“ 克捷 ”吗?相当难!那怎么办?“ 缓步西 ”。行吗?“ 亦无所虑 ”。已故主公不是已经给出答案了吗?随即,张昭无所顾忌地提出“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的建议。于是,张昭就此成为主降派的代表人物。

据说,二十一年后,当孙权登基称帝时,张昭举起笏板想要表示祝贺和褒赞。结果,还没说话,孙权的一句话就把他的嘴给堵住了: “如张公之计, 今已乞食矣 。”当年要是听了你的大计,如今我就不是当南帝,而是当北丐了,这恐怕就是你的神通吧!

如此看来,孙策有点多虑了,A计划似乎已经足够了。

如此看来,孙策又有些欠考虑,如果A计划遭遇了B计划,你让张昭怎么办?

如此看来,张昭似乎过于守旧了,时隔多年还忠实地执行着前主公的计划,这怎么能行?要知道,新时代必然有新作为,新主公必然有新打算。

原文节选:

创甚,请张昭等谓曰:“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

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三国志·吴书·孙策传》

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裴松之注引《吴历》 zesM+qMqtU01DUtGlApH7gH2nz/hCA4yFtLzoIyYgMSgNBxWQkRBvYqR1HfLo1S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