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关于生理、心理、社会层面的思考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身体状况及运动能力、生活经历、好恶、个性、问题解决能力、对待改变及尝试新事物的态度、营养水平。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身份(认为自己是谁)、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是什么)、优先因素(优先考虑的因素、事项)、目标(最终想要做什么)。

每个人都是多维度的,我们需要认识并尊重这一点。这是精准营养理念很重要的因素。

进一步认识这一因素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营养干预实践,就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的角度出发,详见图3-1。

图3-1 生理-心理-社会模型

从生理-心理-社会的角度来看,生理-心理-社会的观点包括:生理成分(例如,每个人的身体特征或健康状况)、心理成分(例如,服务对象的心态或担忧)、社会成分(例如,每个人的关系或环境)。每个人并非仅仅是物理机体,他们是复杂的人,在特定情况下会以某种方式思考和感受。

从生理-心理-社会角度出发,我们认识到服务对象的健康、表现、行为、经验、期望和偏好不是偶然。相反,它们既是人所固有的(例如,服务对象的基因组成),又受生理、心理和社会背景(例如,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该服务对象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1. 生理因素:身体作为生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

身体由何构成?

它们如何运转?

人类作为生物有机体如何与环境相互作用?

营养生物化学如何影响人体生理运作?

我们将在后面介绍这些内容。

2. 心理因素:脑海中发生的事情

例如,

如何思考、感受或感知?

希望或担心什么?

对世界有何看法?

如何学习识记、处理信息?

3. 社会因素:我们与他人及周围世界的关系

例如,

我们与他人(例如家人、朋友、同事、社区成员)的关系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福祉和选择?

社会、文化规范和期望(无论是在我们与家人的亲密关系中,还是在更广泛的文化和社区中)对我们的健康、福祉和选择有何影响?

我们从何处找到“归属感”及联系?(例如在健身房,您是否如同在家一样舒服,还是仅仅是个笨拙的局外人?如果在家庭聚会中“吃得不同”,是否会被认为是“怪人”?) ZNBTDvCb2Yk+MC94SXLdN3U0CAbbZMvjWvoXzVuv9rCzIkYhKCFOzwDO+K2qyGI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