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这次的主人公是我以前在日记中也写过的佐村河内守。
自打听过《第一交响曲·广岛》后,我深受感动,想着无论如何都要去一次现场聆听演奏会,所以去年夏天特地去了趟横滨。听说,当时新垣隆也在现场……
佐村被誉为“日本的贝多芬”,因为知名电脑游戏《生化危机》等的配乐声名鹊起,后又创作出《第一交响曲·广岛》来悼念1945年遭受美国原子弹轰炸遇难的人们,获得日本国内外广大听众的好评。不成想,如今曝光不仅这些作品不是本人创作的,甚至连他的耳聋都并非真实。
倘若这些作品是以佐村河内守和新垣隆联名或组合的名义发布,那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端看目前事态的发展,真是令人遗憾至极。宽厚一些的听众或许会说:“感谢你给了我一个如此美丽的梦。”被真正伤到的或许会说:“说谎也要有个尺度!”——是这样吗?
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作品本身十分优秀。
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此次事件,又一颗沧海遗珠被人发现了,这更令人惊叹,不是吗?
衷心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这件事就将作品本身污名化,更不希望大家因此再也不去听这些曲子。
我一直有个梦想,要是有一天柏林爱乐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能够来演奏《第一交响曲·广岛》就好了,而这个梦想至今没有发生一丝一毫的改变。我真挚地希望有一天能够梦想成真。
只是有一点,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表演出来的,我认为佐村有必要原原本本地说出来。
他把耳聋、残障作为自己的卖点,还有比这更可悲的事吗?一直生活在他身边的太太,目睹那些谎言时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电视报道曾说过,佐村有大量服用精神安定剂等药物的历史,甚至因不能自己去厕所而长期使用尿不湿。如果这些也是表演出来的……
呃,一直以为自己看的是个纪录片,没想到竟是八点档连续剧。
说到表演,不得不说《妈妈明天不在》 的后续也颇让人在意。
我很喜欢这部剧,虽然部分情节确实存在表演过度的嫌疑,但它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在为孩子发声。这一点,最为关键。
它正面捕捉了成年人不愿正视的问题,描绘出孩子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将这一题材搬上银幕想来十分需要勇气,且很有现实意义。
希望制作方不要被某些评论影响,能够将初心坚持到底。
剧中有一句台词:孩子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事实确实如此。
现今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被送进福利机构,究其原因,就是父母自私不负责任。然而即使被抛弃,孩子还是每天眼巴巴地等着自己的父母回来接他。他们日夜守望的身影着实令人心疼。
要说虐童事件中最具悲剧意味的是什么,就是即使被虐待,孩子依旧爱着自己的父母。
都说父母倾注在孩子身上的爱厚重无边际,然而我认为实际情况正好反过来,孩子对父母的孺慕之情才是不可测量的。
这应该是《妈妈明天不在》想要表达的宏大主题吧。
等一下我打算去听《第一交响曲·广岛》。
不管“父母”如何,稚子无辜。作品本身是无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