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自动化话语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似乎势将推动工作方式的变革。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公司已经在全世界非常先进的工厂推行“熄灯”生产:全自动化的生产流程完全能够在黑暗中运行,而无需人工操作。与此同时,在机器人大会灯火辉煌的大厅里,展示着一台台能够打乒乓球、做饭,甚至交谈的机器。计算机现在不仅可以开发新的围棋对局策略,据说还能谱出让人听之落泪的交响乐曲。有的计算机已经披上了白色实验服或穿上了虚拟西装,开始学习癌症的鉴别,并将很快用于法律策略的开发。在美国,人们正通过机器学习训练的方式推动实现货运卡车的无人驾驶。驮载着军用级武器的机械狗在荒无人烟的平原上穿梭驰行。我们是否生活在一个人类即将告别辛苦劳作的时代?19世纪的美国小说家爱德华·贝拉米(Edward Bellamy)曾在乌托邦小说《回顾》( Looking Backwards )中提出了人人劳动是天经地义的“伊甸敕令”(edict of Eden);但是,随着“人类”过上神仙般的生活(至少富人们能够先行一步),这是否意味着“伊甸敕令”的撤销? [1]

对于这一夸大其词的论调,有太多种的理由予以质疑。其中可笑的一点是,机器连个门都开不了,哎呀,连衣服也叠不成。商场里的安保机器人常常会跌进喷泉水池。电脑化的数字助理能够回答问题、翻译文件,但是如果没有人工干预,它们仍然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自动驾驶汽车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2] 2014年,美国工人发起了“为15美元时薪而斗争”(Fight for Fifteen)的运动;就在这一期间,旧金山立起了广告牌,威胁称,如果提高最低工资的法案获得通过,就会用触摸屏取代工人。《华尔街日报》( Wall Street Journal )将这部法案称为“机器人就业法案”。然而,欧洲的很多快餐业工人已经在工作中用上了触摸屏,他们的薪酬也往往高于美国同行。 [3] 那么,这些有关自动化的讨论是否夸大其词?

报纸和流行杂志里耸人听闻的自动化报道依然只是闲言碎语。但是在过去的十年中,这些讨论已经具化为一种颇具影响力的社会理论,不仅要分析时下技术、预测其未来,还要探索技术变革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这一套自动化话语基于四个主要观点:第一个观点认为,日益先进的机器已在不断地取代工人,导致了“技术性失业”的不断增长;第二个观点是提出,机器取代工人是一种确然的迹象,意味着我们已经处于高度自动化社会的边缘,在这个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工作都会由自动机器和智能计算机来完成;第三个观点指出,尽管自动化应当将全体人类从辛苦劳作中解放出来,但是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大多数人还是需要工作才能维持生计,这意味着这个梦想或许终究只是一场梦魇; 第四个观点则表示,能够阻止大规模失业灾难(如美国2020年失业潮,尽管其原因颇为不同)的唯一方法是推行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从而实现收入水平和工作量的脱钩。

[1] 参见Edward Bellamy's utopia, Looking Backward, 2000—1887 , Oxford,2007[1888], p.68。

[2] 分别参见Daniela Hernandez, “How to Survive a Robot Apocalypse: Just Close the Door,” Wall Street Journal , November 10, 2017; David Autor,“Why Are There Still So Many Jobs?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Work place Autom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 vol. 29, no. 3,2015, pp.25–6。

[3] Andy Puzder, “The Minimum Wage Should Be Called the Robot Employment Act,” Wall Street Journal , April 3, 2017; Françoise Carré and Chris Tilly, Where Bad Jobs Are Better: Retail Jobs across Countries and Companies , Russell Sage, 2017。 5VjEHw0dQVNpmxNvUvhwccO6+XtFD6+ihIcnKPETTwbaol+VHJJD23mbQiR29AF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