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02 如何看待金钱、价值、就业的问题?

一、题目

1.金钱只能吸引一部分人,而精神价值能吸引更多人,你怎么看?(辽宁省考面试真题)

2.大学生毕业选择工作的时候,选择能够体现个人价值的人比选择挣钱多的人多两倍,你怎么看?(辽宁省考面试真题)

二、讲解

1.金钱观也是必考内容

面试题涉及金钱,涉及财富,是大概率事件。对于年轻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你考的是公务员,又会涉及权力观、金钱观等。这五个观念,是相互掺杂在一起的,很难完全分清楚。而且,这五个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很多面试题掩藏起来的考查重点。

所以,这五个观念十分重要。关键就在于,你自己得捋一捋,弄清楚自己到底有怎样的想法,还要梳理成观点,写下来,记下来。只有这样,在面试时才能不急不躁地说出来。你活了二三十岁,当然有五观,但是不清晰,需要提炼。至于所谓“没有见过世界,就没有世界观”的说法,既没道理,也无逻辑可言。今天,我们正好借着这两道题,说说金钱观和价值观问题。

2.不要沦为钱的奴隶

中国人羞于谈钱,谁如果一门心思想挣钱,就会被认为满身铜臭。即便已经进入新时代,这种观念还隐藏在多数人心里。这也是导致我们缺少财商教育的重要原因。你认为钱不重要,那关于钱的教育当然更不重要。所以,你就会缺乏关于钱的基本知识,这会让你吃许多亏,甚至沦为债务的奴隶。毕竟,当下借钱容易,很多有影响力的人,出于种种目的,诱导我们超前消费、过度借贷。这其实是违背基本的财物知识的,到头来,一定会损害到财物安全,甚至危及个人信用,毁掉你的人生。几次债务违约,几次借钱不还,你二三十年积攒的信用就会成为泡影。

生活确实离不开钱,但是我们对钱要有正确的态度,关键是要把握好度:既认识到钱的重要性,不齿于谈钱,努力工作挣钱,学习钱的知识;还要认识到钱的局限性——钱不是万能的,个人成长、家庭幸福比钱更重要,不要沦为钱的奴隶。

这里我再讲个基本的财物道理:一定要量入为出,能挣多少钱,就花多少钱,你有多少钱,才花多少钱。守住这一条,你就能保证财物安全,也就不至于一离开校园就陷入循环债务中。

3.不要唱高调,那让人尴尬

大部分同学不喜欢听别人的大话,觉得尴尬、虚伪,心里极其反感。但是,一旦上了面试考场,就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满嘴高大上。考官、公务员更加反感这种话,而且他们能清晰感受到你的虚伪。所以,你还是收敛些吧。

我们常说自欺欺人,就是说你想要欺骗别人,那么至少先要欺骗自己。你说的那些话,自己都不信,还想让经验丰富的考官相信?除非你真的相信自己嘴里说的话,或者你能把感情投入进去,让考官觉得你说的是真心话,否则只会带来尴尬。大家看看我的模拟,是没有什么大话的。当然,适当有一两句高调也还行,就当个调味品,决不要把高调当日常。

4.题目一派胡言很正常,反驳要云淡风轻、理性客观

一是不要迷信题目。题目有时会提到一些观点,答题时判断对错是不难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这很爽快。但是,有时候题目的前提都是错的,或者经不住推敲,与你的经验相悖。这个时候如果你迷信题目,那么就会被框住,变得缩手缩脚、言不由衷。所以,我说不要迷信题目,题目的大前提也会错,甚至一派胡言,这都是正常的。毕竟题目只是题目,题目不是真理。比如,题目一提到精神价值就能吸引更多人。根据我的所见所闻,这明显是不对的。这话说得言不由衷,我很难认同。面对这种情况,我就会采用恰当的方式告诉考官我不认同题目的观点。再比如,题目二给出的结论是选择价值的人比选择挣钱的人多两倍。这更是无稽之谈。即便有专门的调查,我都要质疑这个调查的科学性、客观性。更别说,只是简单粗暴地说个结论。我不会认同,也会采用恰当方式进行反驳。

二是反驳一定要云淡风轻,理性客观。千万不要情绪激动,泼妇骂街似的直斥其非。那会显得你不够沉稳,看问题过于绝对,陷自己于不利的境地。“心有惊雷,面如平湖。”“心如猛虎,细嗅蔷薇。”骂人也不能带脏字,不能情绪激动,否则就显得格局不够。所以,即便你不认同题目,也要云淡风轻、理性客观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比如,针对题目一的看法,我的回答是:我也希望精神价值比金钱能吸引更多的人。针对题目二的看法,我的回答是:我希望这是事实,但确实与我的经验不相符。题目直接下这样的判断,我觉得有些草率,是不符合实际的。

三是不要被题目框住,也不要对任何判断都不假思索,照单全收。而要扪心自问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在此基础上,不急不躁地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这样一定会给考官留下深刻、沉稳的印象,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破题

先平和地反对题目观点,再结合题目说出关于财富、择业、价值的看法。这道题的模拟中,有涉及金钱观、就业观、价值观的看法,值得记下来备用。

四、模拟

第一题模拟:

第一,我也希望精神价值比金钱能吸引更多的人。这让我想起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共产党吃的是窝窝头,住的是窑洞;重庆的国民党喝的是红酒,住的是公馆。共产党比国民党要艰苦得多,没有钱拿,甚至还要丢掉性命,但是无数青年涌向延安,加入共产党,加入红军。那个年代,共产党抗日救国的精神价值就比国民党当官发财的金钱观能够吸引更多人。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民族才能凤凰涅槃,重新焕发生机。

第二,财富不是魔鬼。俗话说“站着挣钱,不丢人”。劳动者自食其力,不但不低级,反而很光荣。现在我们鼓励人们追逐自己的梦想,而梦想也包括更好的生活、教育、医疗,这些都需要财富来保障。同时,人的追求自有其规律,一般首先要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再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这是两步走的过程。不应该指责追求财富的年轻人,他们的成长需要时间,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三,只追求金钱,或者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金钱,才是误入歧途。年轻人想做大事,就不要总想着做大官、挣大钱。一心只想着钱,那是偏激的。再一个,如果想通过歪门邪道捞钱,那更是错上加错。须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违背良心、法律、道德获取金钱,不但会良心不得安宁,而且总有一天也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人生中还有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梦想,比如健康,比如人生的价值,比如家庭的幸福等。

第四,我们需要弘扬更加阳刚的精神价值,提振起民族的精气神。我喜欢看老电影,里面的人不管再穷、再难,都能挺直腰杆,精神抖擞。这种精神气质,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东西。当前,一些歪风邪气、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像拜金主义等正在通过各种渠道侵害我们民族的精神,这是需要高度警惕的。我们要提高宣传的能力和水平,讲出更有感召力的故事,宣传更有人情味儿的英雄,用新时代的精神价值吸引更多的人。这样,题目中这句话才会成为现实。

第二题模拟:

第一,我希望这是事实,但确实与我的经验不相符。在我看来,大学生选择工作时,考虑更多的是待遇,其次才是发展。可能也有人会做出能够体现个人价值的选择,但价值观是难以看得到的,是人内心的一种选择,不容易量化,而且就我生活中的观察,据此选择工作的大学生实在不多。题目直接下这样的判断,我觉得有些草率,是不符合实际的(这一条我会在考场上说,至于你们说不说,自己考虑、自己承担风险。因为题目确实是胡扯)。

第二,大学生不管做出怎样的选择,只要踏踏实实工作,依法依规谋生,都是值得尊重的。对大学生的择业观,不宜做过多解读,甚至以此给大学生贴标签。当前的形势,不是大学生选择工作,而是工作选择大学生,这就是生活的真相。大学生用不着纠结,人选择一个工作之后,不是永远不变的,适合自己的就继续干下去,不适合自己的就寻找新的工作。只要踏踏实实、自食其力,就是有价值的。

第三,人这一辈子有没有价值,跟你选择干什么关系不大,跟你怎么对待自己的选择关系大。一次选择只是一次选择,选择之后坚持下来,做有益的事,才是价值所在。比如,参加建党的13名代表中,有脱党的,有叛党的,还有投降日本做汉奸的。这告诉我们,衡量人的价值不能只看他们最开始做了怎样的选择,还要看他们是如何面对困难、挫折的,更要看他们做了怎样的坚持。时间告诉了我们所有的答案。大学生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们有犯错的权利。他们的选择可能不对,或者暂时处于人生的低谷,但是只要他们想成为对国家、人民有价值的人,并为此投入全部的努力,他们就能校正选择、走出低谷,体现出人生的价值。 KNE5N5m3VDiRAFEHeV3JFOve5RPRcBCFSh8Ij+01YsdKlLkr/b1Ze0jZjmSHMHK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