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01 总理要求发展地摊经济和小店经济,你怎么看?

一、题目

李克强总理提出:地摊经济和小店经济都很好,应该大力发展。你怎么看?(国考部委面试真题)

二、讲解

1.综合分析面试题的答题结构

我针对综合分析的答题方法,有过很多次深入的思考,写过不少文章,总结过不止一版框架。

第一版:问你“怎么看”就答“怎么办”。为提出耳目一新、不落俗套的对策,我还将主体细分为:实主体、虚主体、古今中外、你自己。

第二版:围绕“态度、背景、影响、问题、原因、对策、联想”展开。

这两版框架,我在“老夏说公务员面试”公众号和《老夏说公务员面试:助你顺利考上公务员》(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上,都有详细讲解。从同学们的反馈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基本能够解决大部分综合分析试题。

探索至此,我并没有止步,而是继续向前方、向深处前进,寻找更简单的框架、更底层的结构、更出彩的答法。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所有面试题都适用的答题结构,具体如下:

开头

连接词+鲜明的观点+钩子+展开

连接词+鲜明的观点+钩子+展开

连接词+鲜明的观点+钩子+展开

连接词+鲜明的观点+钩子+展开

(1)开头。这里的关键是不要戴“帽子”,要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正题。戴“帽子”是高难度动作,你做不到。与其说些不着调的废话,不如干净利落地直接答题。

(2)连接词。连接词有许多种,但归根结底,都要以“一二三四”为核心。具体使用怎样的连接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题用不同的连接词。比如,第一个看法、第二个看法、第三个看法、第四个看法;第一个启示、第二个启示、第三个启示、第四个启示;我们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我们要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我们要思考的第三个问题、我们要思考的第四个问题;我的第一条建议、我的第二条建议、我的第三条建议、我的第四条建议;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3)鲜明的观点。面试是选人,展示你是怎样的人最重要。鲜明的观点可以清楚表明:你是个怎样的人,你有怎样的情感,你对世界有什么看法。当然,学习的难度也最大,最考验人,最需要投入时间。饭要一口一口吃,不会不要怕,提炼不好不要怕,慢慢来就好。先提炼简单的观点,慢慢加大难度,达到更好的效果。同学们可以到公众号“快速破题”学习,里面的每道题,我都尽量提炼出鲜明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4)钩子。钩子就是过渡话,是把观点和题目联系起来的话。其实,就是告诉考官观点是怎么来的。比如,听过“狼来了”的同学可能都会得出一个观点:做人要讲诚信。但是,你是从哪些情节、哪个角色得来的观点,你得说清楚。特别是漫画、寓言、故事类题目,内涵本来就比较隐晦,如果没有钩子,讲不明白观点是怎么来的,就会让考官一头雾水,而你自己也会陷入自娱自乐的境地。

(5)展开。虚题(综合分析)的展开是:分析观点+论证观点;实题(组织管理、人际关系、应急应变)的展开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简而言之,既要说明提出观点的原因,也要用事实论证观点;既要讲你是怎么做的,也要讲你是怎么想的。

本书中的所有综合分析,我都将采用这个结构,除非题目有特殊要求。现阶段,在这种方法被普遍使用之前,大部分考生采用的还是“先分析原因,谈影响,再说问题,最后说对策”。这种答题方法已经落伍,采用更先进的答题模式必将产生降维打击的效果,获得远远高于本身实力的“溢分”(含义类似于溢价)。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这种答题结构并不是要限制你,你可以略做变化,或者更加激进,或者更加保守。这由你自己决定。

2.鲜明的观点是如何炼成的

面试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点是否鲜明。我这里重点回答几个常见的问题。

(1)什么叫作逻辑清楚?有同学答题总是追求逻辑清楚,很多老师讲课也喜欢强调逻辑,但是在我看来,逻辑清楚是不容易落实到答题中的。逻辑这个词过于抽象。所以,我经常说的是层次清楚,能够做到这一点,逻辑也就清楚了。当然,在此基础上,你可以调整观点的顺序,确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比如,先说问题,后说对策;先说次要的,再说主要的。在我看来,这就是有逻辑。

也就是说,先做到层次清楚,再调整观点顺序。这样分两步走,解决逻辑问题。有同学会问:如何调整观点顺序?这个得靠常识、靠直觉,你得相信自己有调整顺序的能力。观点理出来后,你试着说一说,如果觉得顺序有些别扭,那么你就琢磨一下,调整一下。我相信,你能做到。如果你平常说话有顺序,那么答题就能做到有顺序。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2)观点是从哪里来的?观点主要来自两个地方:一个是你的内心,一个是答题框架。记住,观点首先来自内心,然后才来自答题框架。遇见一道综合分析题,先不要急着去找框架,而是要问自己到底有什么看法。这些看法就是你的答题点。如果你直接想起来三个观点,那么这道题就解决了。如果你只想起来两个观点,那么需要借助框架,从中再提炼一个观点出来。这个顺序十分重要,千万不可弄错了。

我再说说如何借助框架提炼观点。比如,这道地摊经济的题,你只想到两个观点。那么,你就想想综合分析框架,想想“态度、背景、影响、问题、原因、对策、联想”。你意识到有七个答题方向可以选择,你找准一个方向,提炼一个观点即可。你可以把地摊经济提出的背景分析一下,作为一个观点;把地摊经济存在的问题指出来,作为一个观点;你还可以提出发展地摊经济的建议,作为一个观点。把借助框架想到的观点,与你直接想到的观点拼在一起,就是这道题的答案。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你自己想到的答题点,往往也不会脱离综合分析框架。

(3)观点必须属同一类吗?很明确,观点不用非得同一类。观点一是原因,观点二可以是问题,观点三可以是影响,观点四可以是对策。当然,也可以四个观点都是对策,或者都是原因;或者两个原因、两个对策等。想到哪里说到哪里,随意组合,千变万化,无招胜有招。其实,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这就等于是给原来的老套路换了身新衣服,化了化妆,开了滤镜,颜值马上提高。

3.面对一道综合分析题,我会怎么思考

我仔细思考过、答过的综合分析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现在,面对一道综合分析题,第一时间,我头脑中一般都会产生三到四个答题点。也就是说,回答综合分析题,已经成为我下意识的行为,不需要多费脑筋思考。想要达到这种程度并不容易,一方面需要持续的思考面试,另一方面需要多看书、多琢磨。如果只盯着面试,答题格局往往过小;如果只看书,又容易离题。只有二者兼顾,才能慢慢做到举重若轻。

经过梳理总结,我发现面对综合分析题,我思考的方向一般是:

(1)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

(2)这个现象、这句话、这个观点对吗?错在哪里?

(3)这里面什么人、什么事、什么问题是最关键的?

(4)历史各朝各代、中外各国可曾有过类似的事情?

(5)作为普通人,我能做些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

这是我经常思考的方向,我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仔细分析会发现,这几个方向也是包含在综合分析题的答题框架中的。

三、破题

答题点均是头脑中冒出来的,符合我思考的一般方向,也符合第二版的框架。模拟的时候,我会在括号中标明答题点是如何产生的,供同学们参考。

四、模拟

第一,这是疫情之下的救急之法(何以至此、原因)。“春江水暖鸭先知”,大环境好不好,市井平民最有发言权。经济形势越严峻,他们的压力也越大。他们也需要生存,也需要谋生之道。疫情期间,经济按下暂停键,很多城市中没有固定工作、积蓄不多的人,比如滴滴司机、超市售货员、饭店服务员等,他们感受到的生活压力非常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总理答记者问时说全国月收入1000元的还有6亿人,这是个实事求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必须保证他们的就业。总理正是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旗帜鲜明地说出这样的话的,是给地摊经济、小店经济定性,于普通人既是利好,也是关怀。

第二,地方政府要对地摊经济、小店经济负起责任(关键何在、对策)。完全放任,不做任何管理,看似环境宽松,其实是不负责任。管得太严,处处设限,又会违背发展地摊经济、小店经济的本意。这其实是个管理大课题,是对基层治理能力的大考。根据我的感受,有些地方考试是不及格的。比如,有些地方的地摊摆在主干道,影响交通;有的地方城管仍然简单粗暴,与小商小贩冲突不断,甚至酿成恶性事件。想要管好地摊经济,要拿出“绣花功夫”,多琢磨、多思考,措施要更加精细化、人性化。否则,就可能做成一锅夹生饭。这是地方政府的主责主业,责无旁贷。

第三,想要烟火经济红红火火,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当局外人(我有何为、对策)。我小时候生长在农村,毕业后一直在城市工作。我觉得看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主要看城市中每个人的所作所为。我一直觉得一句老话特别好:“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把城市当家,把城市里的事儿当自己家里的事儿,这是难得的主人翁意识。地摊经济是城市的烟火气,在它的发展中,我们都不能当局外人,必须负起责任。吃完东西,不要乱扔垃圾;摆摊结束,收拾一下垃圾;小店夜市,不要弄得污水横流。这样,烟火经济才会成为城市最美的色彩,烟火经济才能长长久久、红红火火。

第四,中国城市建设要走出中国特色(古今中外、联想)。中国的城市发展历史有几千年了。我们过去一直学西方,城市都变成了钢筋水泥的丛林,仿佛有个地摊、有个小店,城市就不够现代化,就不够国际化。千城一面,没有市井气息,没有烟火气息,没有温度,也没有人情味儿。现在,我们要找回中国城市的特色,这次发展地摊经济、小店经济,就是难得的机会。希望《清明上河图》中的市井气息能在现代的中国重现,让每个人,不管身份如何、地位如何、职业如何,不管贫穷还是富有,都能在城市中感受到温暖。 I91JMcDN7rF2fN0o0Z5p2PJGA5VTvVyRmSQj7NIatJ7NcLe/wYUSruw2W1kcrMo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