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2 对于坚定与犹豫、奋进与懈怠、搏击与畏难,你怎么理解?

一、题目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谈谈你的理解。(辽宁省考面试真题)

二、讲解与破题

我讲过多种破题方法,但还是要说一句,破题方法必须结合具体题目,做到具体题目具体分析,千万不要生搬硬套。下面,我不讲别的,专门讲这道题的破题思路。

第一种破题思路:搭配关键词破题。

这个是取巧思路。坚定、奋进、搏击,犹豫、懈怠、畏难,略一打量就知道这是三组反义词:坚定与犹豫、奋进与懈怠、搏击与畏难,这就是最好的破题方法。那么答题点就是下面这样的。

第一,要做坚定者,不要做犹豫者。

第二,要做奋进者,不要做懈怠者。

第三,要做搏击者,不要做畏难者。

很明显,这种破题方法只适合这道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我想说的是,同学们一定要动起脑筋,善于发现题目暗示的信息,善于利用天然的层次破题,善于用巧劲儿快速解决题目。因为有些题用巧劲儿破题效果最好、速度最快。

第二种思路:抓取关键词破题。

这个是常规思路。就是直接抓取关键词,再以关键词为中心拓展出观点。这是一种拆解问题的思路,最容易想到,适用面也最广。有些同学觉得这样答题不全面,这是一种误解。首先要明白,你绝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理解。

比如,这道题你可能想到六个观点,但是我敢保证,一定能再说出四个观点,凑成“十全大补汤”。如果有人较劲,那么一定还能说出新的理解。也就是说,全面是个无法量化的概念,你只能趋近全面,却很难达到全面。至少在面试考场是这样。正确的做法是,抓出那些自己最会说、有准备的关键词,有三个说三个,有四个说四个,尽你所能说透彻、说到位。控制你能控制的,放弃你该放弃的,这才是明智的。

第一,做人要始终对理想坚定不移(坚定)。

第二,干工作决不能懈怠颓废(懈怠)。

第三,想要有所成就就要勇于战胜困难(畏难)。

第四,奋进搏击才应该是青年的主旋律(奋进搏击)。

第三种思路:整体把握破题。

这个是高难度思路。具体来讲,就是把题目中的话作为整体,直接谈理解。既然是从整体上把握,那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有固定的答题之法。根子上就是比拼底蕴、运气、能力。不过,我在“很短很空很大很虚的综合分析题,怎么答”这道题中讲过我的常用思路,同学们可以参考。但是对这道题模拟时,我并没有按照那个思路来,而是根据题目重新组织的答案。我想说的是,答题确实有规律可循,但又要具体题目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只要能够自圆其说,都是可以的。

另外,我一直强调大题说小、虚题说实,这包含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要多采用例子说明观点,少说空话套话;另一方面是要接地气、讲生活,不要高上去下不来。但是,接地气、举例子也不能没有格局,始终都是琐碎的小事、个人的悲欢,也要有大视野,能够放眼全党、全国、全球,而且要说得实在、说得精彩。既有国之大者,又有小民百姓,既高得上去,又低得下来,这才是更加精彩的答案。

三、模拟

第一,这句话蕴含深刻的历史思维,道出了我们从弱到强的秘诀(从历史说)。2021年是建党百年,当我们立足当下,回看来时的路时,会深刻认识到这句话的正确性。1921年建党以来,犹豫不决、妥协退让时,就会遭遇失败;坚定不移、勇于斗争时,就会迎来胜利。比如,第一次国共合作,面对国民党的步步紧逼,尚处于幼年期的党,缺乏应对复杂环境的政治经验,导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无数共产党员被屠杀。教训不可谓不深刻。自从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建立红色根据地,选择武装割据、武装斗争,党才走上正确的道路。虽然仍然遭遇过很多挫折和失败、流血和牺牲,但初心不改、始终如一,最后夺取政权、建国定鼎。我经常阅读中国共产党建国前的历史,越读历史越明白,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发展壮大,必须摒弃犹豫、懈怠、畏难,选择坚定、奋进、搏击,唯有如此才能赢得历史的眷顾,实现自己的目的。

第二,这句话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是为应对严峻的内外形势开出的药方(从当下说)。当前,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内外矛盾冲突越来越严峻。从国内来看,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但疫情还在国门之外肆虐,这要求我们必须时刻绷紧这根弦,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否则疫情就可能卷土重来。从国际上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极限施压、全力围堵,华为、大疆、抖音等一大批中国企业遭到接踵而至的打压,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可以说,中美对抗将进入胶着状态。这种严峻性,我们每个普通人其实也都能感受到。面对这种形势,是选择坚定奋斗,还是选择懈怠畏难,将决定我们会迎来怎样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他为应对内外复杂形势开出了药方,那就是勇往直前、奋勇搏击,坚决打赢这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之战。

第三,作为青年,我们必须有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从自身说)。毛泽东说青年“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要有千里马的气势,这都是在鼓励青年,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人争一口气,青年想干成事情,必须敢于奋斗、敢于拼搏。现今社会上正能量仍然不够凝聚,在青年中还弥漫着焦虑、颓废、佛系等情绪,个别青年选择宅在家里啃老,缺乏阳刚之气,缺乏虎虎生气。一方面,青年确实面对巨大的就业、购房、教育压力,不能一味地指责青年;另一方面,大量媒体渲染拜金主义、急功近利的价值观,也导致青年颓废焦虑的情绪进一步扩大。这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慢慢解决,不能急于一时。但是,作为青年也要认识到,想要改变世界,先要改变自己,只有振奋精神、奋进搏击,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才会迎来美好的人生。这也是我对这句话最深的理解。 mXVbtAlNpaxvtNhZNvFsHeIuvkzn2mZ2AP8BRiorW6bCXbpUSq+cGk3m4KapRPg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