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09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对你有什么启示?

一、题目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美食佳肴在于能够调和不同的滋味。作为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新人,请谈谈这句话对你以后工作的启示。(河南事业单位面试真题)

二、讲解

我以这道题为例,讲一个普遍的破题方法,也是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底层思维方法:从题目中来,到题目中去。

我写材料已经十年,讲公务员面试也已五年,不是什么顶尖高手,但也算经验丰富。我最为关键的一招是:不管几路来,我就一路去。在写材料时,不管哪个部门、哪项活动要汇报,我都是这些工作,不过是组合编辑、改头换面、延伸扩展。就是说,我的材料,不是由你要什么决定的,而是由我有什么决定的。

把这个做法迁移到面试答题中,即答题内容不是我该说的东西,而是我会说的东西。这话说得有些绕,其实很好理解。面临一道题,首先要想你会说的、准备好的,这些是最优先的答题方向。答题时,只要略微花些工夫,把这些答题点跟题目联系起来,就变成了适合题目的答案。

我现在写材料,最花心思的是过渡,是钩子。同样一个工作,既可以用来论证A观点,又可以用来论证B观点,高手和平常人的区别就在于,高手过渡自然,平常人过渡生硬牵强。

面试答题高手也是如此,他们遇到不同题目,也许说的是三条类似的答题内容,但是通过巧妙的过渡话,再用钩子牢牢钩住题目,这三条就变得恰如其分。平常人就很可怜,或者没有过渡,被考官认为用了模板,或者没有钩子,被认为跑题了。

考场上,有些同学猛一看题,就开始拼命想,这样也确实能破解题目,找到几个答题点。在我看来,这属于“从题目中来”,就是说从题目中提炼答题点。“到题目中去”的做法则是这样的:直接把准备好的与题目有关系的答题点一个一个代到题中看是否能用,看能否利用过渡把这些点跟题目联系起来,作为自己的答案。

比如,答涉及机关工作、人际关系的题目,经常会用到团结、学习、谦让、真诚、补台、服从领导、正确面对批评、统筹工作、加班加点、奉献精神、精气神等这些点,那么就提前打磨好,整理成小模块,考场上遇到相关背景的题目,先不要硬想,而是先把准备好的点逐个代入,看哪个符合题目。这样答题效率会提高很多,而且质量也会更高一些。

我曾给几个同学模拟过本题。在座的几个同学都觉得挺难的,我就用“从题目中来,到题目中去”启发大家。一个同学看过题后,我先让他使用“从题目中来”的方法破题,直接围绕题目想答题点,他想出来这么几个点:发挥自己的长处、求同存异、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多听取他人的意见、要看到别人的优点。

这五个答题点,是在我反复追问之下,他才想到的,花了不少工夫,基本上可以解决这道题,做到自圆其说。但是,如果在考场上遇到这样的题,他极有可能抓瞎。因为没有人追问,他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这就是“从题目中来”的局限性。

接下来,我说:“不要想着答题,就说说在单位什么重要。”他说了这么几个点:工作第一、服从安排、保持认真谦逊的态度、团结同事、加强业务学习、服务群众。

这六个答题点,他说得更轻松些,可能他提前有所准备,也可能是这类题答得较多。接下来,我问他:“你能把这六个点跟题目联系起来吗?”他想了想,说:“基本上都可以,不过有的稍微有些绕。”这就是“到题目中去”。

我知道,大家会觉得这位同学后面说的这六点距离题目有些远,如果非要使用的话,会显得牵强。这个是实际情况,我也不否认。我想强调的是,一方面,你要熟悉这种思维,掌握这种方法,很多时候会帮助到你;另一方面,这种方法也需要练习,越联系你想到的点,才越有针对性。即便有了方法,也还是需要慢慢摸索实践、下一番苦功夫的。这是常理。

“从题目中来”,就是回到题目中的场景,真正去解决问题;“到题目中去”,就是准备好通用的答题点,遇到题目逐个代入,找到合适的点之后,用过渡语把答题点跟题目联系起来。两种方法都很好,搭配起来使用效果更好。当“从题目中来”受阻的时候,不妨试试“到题目中去”,也许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从人生中来,到人生中去。从题目中来,到题目中去。从题到例子,从例子到题。个中滋味,值得反复咂摸。面试就是人生,人生就是面试,多琢磨琢磨,任何一件事中都有大道理。

三、破题

把“从题目中来”与“到题目中去”结合起来,找到三到四个答题点即可。

展开的时候,既要抛出去,又要收回来。没有抛出去,显得眼界太窄;没有收回来,显得离题太远。

四、模拟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前半句是目标,后半句是方法,重点在于强调“合异”。这是帮助我们顺利度过“新手期”的重要方法,对于我们这些新人来说,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启示是:要做好自身能力的“合异”(提高工作能力,成为业务的行家里手)。我们每个人的自身能力是一碗羹汤。这碗羹汤美不美味,一方面要真材实料。就是说,我们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既要掌握业务知识,还要具有一些通用能力,诸如文字材料编写能力、协调沟通力、创新力、执行力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日复一日地学习实践,来不得半点虚假,这才是真材实料。另一方面要实现各种能力的“合异”。机关工作越来越综合,我们要调和好、平衡好自身的各种能力,让它们发生“化学反应”,在实践中实现“合异”,为完成工作目标服务,早日成为一名靠得住、技术过硬的行家里手。

第二点启示是:要做好各项具体工作的“合异”(分清轻重缓急,提高工作效率)。当前形势下,机关单位越来越繁忙,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承担多种不同的工作,还有大量临时任务。这个时候我们会有手忙脚乱的感觉,甚至忙中出错。我们要分清楚工作的轻重缓急,建立任务清单,列明时间节点,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重要的工作重点关注,次要的工作则不用浪费太多精力,确保工作不出差错就好。

第三点启示是:要做好与不同岗位、不同性格同事的“合异”(团结同事,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推而广之,机关单位是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会与同事相处。我们这一代人成长于新时代,可以说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但是,单位是讲究团结的,每个人都应该努力与他人协作好、配合好,绝对不能各拉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否则就是一盘散沙,不会有战斗力、凝聚力。我们到单位以后,要学会低调做人、与人为善,尊重每个人不同的性格、习惯,遇到事情多换位思考,多体谅他人,与大家一起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每一天的工作。

第四点启示是:要做好工作和生活的“合异”(平衡好工作和生活,尽到对家庭和单位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要平衡好工作和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多种角色,进入公务员队伍后,就既是单位中的一员,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一方面,要平衡好工作和生活,我们要把工作摆在第一位,需要加班时不能找借口推脱。但是,就像我,是父亲,是丈夫,还是儿子,当工作完成之余,应该用更多时间来陪伴家人。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一个对家人不孝不慈不忠的人,我觉得对组织也不会忠诚。所以,工作不是不顾家庭的借口,家庭也不是不顾工作的借口。另一方面,要划出工作和生活的界线,公职人员有必须遵守的规矩,哪怕是为了家人,也不能突破底线,这既是基本的职业要求,也是对家人的关心爱护。总之,既要抽出时间陪伴家人,又要分清公权私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工作和生活的“合异”。 pqEbpXZDmEPElUj7GxvRtENDBk03Uxw3sYDHumJ93b8IG5vjHLuRqlw/s4oCJst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