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05 十分努力最后还是失败,你怎么看?

一、题目

我们常说天道酬勤,但是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人,即使十分努力,最后等来的也是失败,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国考部委面试真题)

二、讲解

1.类似于自我认知题,考的是三观

这道题有别于一般的综合分析题。大部分综合分析题考查的都是能力,但是这道题考查人品、三观。命题人想要看看你是个怎样的人,你是如何理解勤奋、努力、失败的,如何理解努力后的失败的。一般的纵横分析题,要求考生向外看,看得高、看得深、看得远,就容易出彩。但这道题要求向内看,问的是你的内心。你要扪心自问,说实话、说心里话,才能打动考官。

很多人答综合分析题,总想答得跟其他人不一样,力求言人之未言,甚至剑走偏锋,这样做问题并不大。毕竟,在竞争性的考试中,如果你的答案毫无特色,那么就不会给考官留下什么印象。适当冒些风险是值得的,也是应该的。但是,面对三观的拷问,你还是尽量回归常规路线,少琢磨极端、小众的观点,那样过于危险。答题重点应该放在论证观点上,放在表达的感染力上,竭尽全力让考官感到你的真诚。这才是制胜之道。

2.要学会拆解问题

这道题如果想从整体把握,直接围绕题目整体提炼观点,那是比较难的,不容易破题。但是,如果你把问题拆解开来,围绕题目中的关键词提炼观点,那就会化繁为简,变得简单起来。题目中的关键词有三个,分别是勤奋、努力、失败。而这其中,努力又是最核心的关键词。我的建议是直接围绕努力提炼观点,适当与勤奋、失败联系起来,就会迅速破题,也能确保答题内容紧紧扣住题目。

这是种结构性思维,在工作、生活中都非常有用,也是我破题的常用办法。我遇到题目一般都是先拆解题目,再解决题目。有些题目看似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但是只要把题目拆解开,一般都能找到三到四个答题点,题目就会被轻易解决。比如,对人际关系题,我常用的办法是“摆平所有人、摆平所有事”,就是把复杂问题拆解为人和事。对漫画题,我经常会把画面中的元素拆出来,围绕这些元素分别提炼观点。对一道比较长的启示性故事题,我一般会根据逗号、句号拆分,一两句话提炼一个观点。

3.一定要注意综合分析题的答题结构

第一,鲜明的观点。钩子+抛出去+收回来+扣题。

第二,鲜明的观点。钩子+抛出去+收回来+扣题。

第三,鲜明的观点。钩子+抛出去+收回来+扣题。

面试出题会不断进步,面试答题也需要与时俱进,老套的原因、问题、对策各说三条,已经不适应当前的面试形势,会直接被考官判断为套用模板。即便考官网开一面,耐着性子听下去,也会因为答题结构过于僵硬,而感觉毫无期待感,毫无新鲜感。这点要千万注意。

有同学的回答横向展不开,主要原因是没有分层次,要记住,不光是纵向有层次,横向也有层次。对于综合分析题来说,最简单的层次就是先抛出去,再收回来。抛出去就是离开题目,采用各种各样的论证方法,把观点解释清楚。抛出去可表明你是个有高度、广度、深度的人。收回来就是联系自身、工作、机关,联系为民服务,联系报考岗位,联系公务员的生活。收回来可以表明你是个接地气的人,你说的不是空话套话,你是个踏实的人。

钩子就是要解释观点是怎么来的,让考官明白,你的观点来自题目,不是凭空来的,也不是背诵的模板。这道题里面用不到,但是很多漫画题、启示题中,钩子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样的道理,在收回来之后再扣一下题,扣一下分论点,也是为了收束答题内容,让考官感到你的答题始终紧紧地围绕题目。在我看来,扣题紧不紧正是高手和低手最明显的区别,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同学们一定要注意。

三、破题

一种是直接围绕“努力、勤奋、失败”提炼观点,说出内心的想法,类似于自我认知。需要注意的是,适当把三个关键词联系起来,会显得更加扣题。

另一种是从“态度、背景、原因、问题、影响、对策、联想”出发,提炼不同的观点。

还有一种我个人的方法——直接问自己五个问题:“何至于此、对错为何、关键何在、古今中外、我有何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我的答题点。

四、模拟

第一,十分努力最后还是失败,一般都是有原因的(可以优化为: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何至于此,说的是原因)。我们常说“功不唐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就是说,努力大概率会带来成功,带来收获。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确实有不少人十分努力,最后等来的还是失败,原因大概有三:一是方向不对,我们都知道南辕北辙,一旦方向不对,越努力反而离目标越远,最后只能失败。二是方法不对,要学会总结,学会调整,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方法错了事倍功半。比如,面对疫情,一些国家选择群体免疫,这就是方法不对,效果当然也不好,导致防疫完全失败。三是客观条件制约,这也非常重要。努力可以,但是不能蛮干,要根据形势和环境变化做调整,设定合适的目标,采取正确的策略,否则就可能一事无成。也就是说,努力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当我们十分努力之后,得到的还是失败,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否定努力,而是应该分析原因,根据客观条件调整方向和方法,再次上路,努力奋进,直到达到目标。

第二,即便最后失败,我还是要为努力的人点赞(可以优化为:努力的价值是永恒的,与是否成功无关)(对错为何,说的是态度,或者说剖白的是内心,表现的是三观)。成功、失败在很多人看来是判断努力是否有价值的标准。但是,我觉得这过于功利,是一种以成败论英雄的价值观,我是不认同的。我们肯定努力,不是因为最后获得了什么,而是努力本身就是价值,就是收获。这让我想起了身处困境的华为,遭遇如此艰难的形势,所有华为人都在努力,都在拼命。也许他们会成功,也许他们会失败,但这都无损华为的伟大,无损华为在艰难时刻选择努力的价值。这种价值是永恒的,是不灭的。我们在努力的时候,都想要成功,这是人之常情。不过,生活不是童话,充满了荆棘和曲折。也许到最后,我们付出所有,却一无所得。但是,当我们老了的时候,至少不会后悔。有这样一句古文,一直都是我的座右铭:“尽吾力而不能至也,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只要我们竭尽全力,即便失败,也没有遗憾,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变成了更好的人。这就是努力的价值所在。

第三,不管如何,我们都应该努力地工作和生活(可以优化为: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我们能选择的就是此时此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我有何为,说的是对策)。做事情要实事求是,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们出生之后外在条件就是确定的。他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这样的外在环境。大山深处的张桂梅校长逼着那些山里的女孩子没日没夜地学习,以此来改变她们的命运。她的教学方法算不得素质教育,不少人说是题海战术,说是唯分数论,但是除了拼死拼活地努力学习,那些山里的女孩子还有第二条路可选吗?正因为理解这种选择背后的客观环境,我才觉得任何质疑这种努力的言论,其实都是高级的风凉话。就好像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虽然内在、外在条件都一般,但是我们也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想获得不平凡的业绩。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勤勤恳恳干好每一天的工作。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相信人生也会给我们满意的答案。 YH+BjpwmQQoNaOscZIeWXDG0h6OvQ8pDhvj4VPIyXzil2Srb9w3ENvQ7NeyDsfm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