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夜空为什么黑暗

夜空为什么是黑暗的?这问题听起来太幼稚了,像是一个学龄前小孩向父母提的问题。其实不然,这是物理学中一个著名的佯谬:夜黑佯谬,又称为奥伯斯佯谬 [8]

为什么天空在白天看起来是明亮的,夜晚看起来是黑暗的?表面上的道理人人都懂,不就是因为地球的自转,使得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而造成的吗。当然,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大气的作用也不能忽略。如果没有大气,天空背景本来就是黑暗的,白天也一样,太阳不过只是黑暗背景中一个特别明亮的光球而已,宇宙飞船中的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的景象就是如此。

因为有了大气,地球上才有了白天黑夜。白天,也就是当我们所在的位置对着太阳的时候,太阳光受到空气分子和大气尘埃的多次散射,使得我们看向天空中的任何一个方向,都会有光线进入眼睛,所以我们感觉天空是亮的。夜晚到了,地球把它的“脸”转了一个180°,使我们背朝太阳,我们所在的地球上的“那个点”正好躲到了背对太阳的地球阴影里面,大气中不再有太阳的散射光芒,天空看起来是黑暗的。

我们可以用如上方式向孩子们解释夜空为何黑暗。但是,有一位叫奥伯斯的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奥伯斯(Olbers,1758—1840)是德国天文学家,他在1823年发表了一篇文章,针对与上面类似的解释,奥伯斯说:

“不对,晚上虽然没有太阳,但还有其他的恒星啊!”

某个物理系的学生则说:“大多数恒星离我们地球太远了,以至于看不见它们。因为恒星照到地球上的光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而衰减。”

然而,奥伯斯说:“看不见个别的星球,不等于看不见它们相加合成的效果。所有恒星的光相加起来,也有可能被看到啊。”

的确如此,许多肉眼看不见的遥远恒星发出的光线合成后,可以达到被看见的效果。比如说,我们肉眼可以看见仙女星系,但实际上这个星系中任何一颗恒星的亮度都没有达到能被肉眼看见的程度。整个仙女星系能够被看见,是其中所有恒星发出的光线合成的结果。另外,当我们抬头仰望银河的时候,看到的也是模模糊糊的一片白色,那也是许多星光相加的效果,用肉眼很难将它们分辨成一颗一颗单独的星星。

于是,这位学生表示同意地说:“对,相加的效果可能使得星系能够被观测到,但仍然不够照亮夜空……”

奥伯斯:“但你忘了,星球数目有无限多啊!”

至此,物理系学生暂时无语,他在思考奥伯斯提及的“星球无限多”的问题。

那时候是牛顿的新物理学当道的年代,实际上布鲁诺很早就大胆预言了宇宙无限,康德后来也提出过空间中存在无数星系的想法,一个动态而无限的宇宙图景,使当时初见雏形的宇宙论走向科学。并且,无限宇宙的图景是与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念相符合的。比如说,牛顿第一定律认为不受外力作用、具有初速度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而这种运动只在无限的宇宙时空中才能实现。此外,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间的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当它们相距无穷远时引力为零,这点暗含着宇宙是无穷大、边界条件为零的假设。

因此,学生思索一阵之后说:“无限的宇宙中星球数目的确是无限多,那又怎么样呢?”

奥伯斯笑了:“那我们就来做一个中学生都能懂的计算,算算这无穷多个星球的光传到地球上造成的相加效果有多大……”

奥伯斯认为,如果宇宙是无穷大、各向同性、星体均匀分布的,就会得到夜晚的天空也应该明亮的结论。

如图2-2-1所示,因为宇宙是无穷大,地球上的人朝任何一个方向观察,比如图中的立体角 A 的方向,都能看到无限多的星球。所有星球发出的(或者反射的)光传到地球上来,产生的光度的总和,便描述了这个观测方向上天空的亮度。如何求立体角 A 中观察到的这个总亮度呢?考虑距离地球为 R 处、厚度为Δ R ,包围着的一个壳层(球壳在立体角 A 中的部分)。如果用 N 表示宇宙中星球数的平均密度,上述壳层中星体的数目则等于体积乘以 N 。厚度为Δ R 的壳层中星体的数目= R 2 × A ×Δ R × N ,该壳层单位立体角对地球人观察到的光度的贡献=Δ R × N 。这里Δ R 是壳层的厚度, N 是星球密度。

图2-2-1 夜黑佯谬

上面推导的最后结果与 R 无关,也就是说,无论距离地球远近,每个壳层对光度的总贡献都是一样的,都等于Δ R × N 。虽然星光在地球上的亮度按照 R 2 规律衰减,壳层离地球越远,亮度会越小。但是,壳层越远,同样的立体角中所能看到的星星数目便会越多,星体的数目也按照 R 2 的规律增加。因此,衰减和增加的两种效应互相抵消了,使得每个壳层对光度的贡献相同。然后,对给定立体角 A 上的所有壳层求和,即将所有的壳层厚度加起来,最后得到地球观察者看到的总亮度是 R 宇宙 × N 。这里的 R 宇宙 是宇宙的半径,如果宇宙是无限的,其半径等于无穷大,那么总亮度也会等于无穷大。每个方向的亮度都趋向无穷大的话,天空当然是一片明亮。由此,奥伯斯得出结论,夜空应该如白昼一样明亮。不过,这个结论并不符合观察事实,我们看到的夜空是黑暗的,所以奥伯斯宣布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佯谬。

事实上,早于奥伯斯几百年之前,已经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第一次提出的人是16世纪的英国天文学者托马斯·迪格斯(Thomas Digges)。迪格斯还给出一个现在看来错误的解释,他认为夜空黑暗的原因是因为天体互相遮挡。之后的开普勒和哈雷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均未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不过,这个物理系学生仍然不想认输,耸耸肩膀对奥伯斯说:“你在计算中假设恒星是均匀分布的,这点太不符合事实了,从我们所见天空的星象图看起来,星体的分布显然非常不均匀……”

奥伯斯回答道:“所谓均匀是从宇宙学的尺度而言。你看,宇宙是如此的浩瀚巨大,太阳只不过是亿万个恒星中的一个,在统计意义上,大尺度来看,可以认为宇宙是均匀和各向同性的。这是宇宙学家们的假设,被称为‘宇宙学原理’……”

该物理系学生终于无话可说了。的确如此,从大尺度看宇宙,就像我们从宏观角度观察一小杯牛奶一样。牛奶看起来不也是均匀和各向同性的吗?学生又记起了中学物理老师介绍过的“阿伏伽德罗常数”,那是个很大的数目(6.022×10 23 ),表示“1摩尔”任何物质中包含的分子数。很小一杯水就有好几摩尔分子,由此可导出一杯牛奶中包含了庞大数目的分子和原子。但是,如果想象有某个只能看得见原子和分子级别的微观生物,从它的小范围角度进行观察的话,只能看见一个一个分离散开的原子和电子,是看不出这种大尺度的均匀性的。

看来这个“夜黑佯谬”的根源是来自于“宇宙无限”的模型,那就是说,如果假设宇宙是有限的,就有可能解释奥伯斯佯谬了。

令人惊奇的是,第一个用这种有限宇宙图景来解释夜黑佯谬的,不是天文学家,也不是物理学家,而是大名鼎鼎的美国诗人爱伦·坡(Allan Poe,1809—1849)。爱伦·坡40年短暂的一生被贫穷、痛苦、黑暗所笼罩。他两岁丧母,壮年丧妻,赌博和酗酒贯穿他的悲惨人生,最后也成为他早逝的原因。爱伦·坡以其充满黑暗和恐怖色彩的诗歌和小说作品享誉世界。说句玩笑话,也许正因为爱伦·坡来自黑暗,吟唱、书写黑暗,才最了解“夜黑”的原因。爱伦坡离世的前一年,破天荒地在教会做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演讲,之后整理成文,抛出一篇长达7万字的哲理散文诗《我发现了》,其中描述了爱伦·坡的宇宙观,解释了“夜黑佯谬”。尽管爱伦·坡的解释是从神学的观点出发,并非科学,但听起来与如今大爆炸宇宙模型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发现了》中用这样一段话来解释夜空黑暗的原因:“星若无穷尽,天空将明亮。仰望银河,君可见背景片片无点状?夜空暗黑,原因仅此一桩。光行万里,发于恒星之初创。抵达地球未及时,只因路遥道太长。”

根据爱伦·坡的解释,夜空没有被照亮是因为遥远恒星的光还没来得及到达地球,这个说法暗含了星体和宇宙皆为动态,并且年龄有限的假设。现代宇宙学也基本上是如此解释奥伯斯佯谬的。

现代科学对夜黑佯谬的解释中涉及了大爆炸模型,本书后面几章中将作更详细的介绍。根据这个模型,宇宙大约开始于137亿年之前。星体形成于大爆炸后10亿年左右。因为光速是有限的,光传播到地球上需要时间,因此地球上的观测者只能观察到有限年龄的宇宙。宇宙在时间上的有限也限制了我们可观测到的空间距离,也就是说,在地球上无法看到137亿光年之外的星星。正如爱伦·坡所说的那样,因为远处的星光还没有来得及到达我们这里!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的星星数目是有限的,这就使得我们不会在任何观测角度都能看到星星,因而使得天空的背景不是那么亮,而是呈现“黑暗”一片。

也就是说,我们观察到的星空,不是完全像图2-2-1所描述的,无穷均匀宇宙中一个一个接连不断延续至无限远的壳层。我们仍然可以用立体观测角中的壳层来计算总亮度,见图2-2-2。但是,和使用无限宇宙模型时有所不同,观测范围不会无限延续下去,因为图2-2-2中所示这些壳层所代表的是宇宙按照时间一步一步向“大爆炸”回溯,倒退的时间是有限的,最多只能退到大爆炸发生的那个奇点(137亿年)。所有的这些“过去”壳层传播到地球的光度的总和,构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天空。

图2-2-2 大爆炸和光谱红移

不过,大爆炸模型似乎又引起了另一个“佯谬”。根据大爆炸理论,极早期的宇宙对电磁波是不透明的,没有光线能够传递出来,见图2-2-2中大爆炸最开始的一小段。然而,大约在大爆炸后38万年,温度降低到3000K时,电子和原子核开始复合成原子,光子被大量原子反复散射。这段被称为“最终散射”的时期,远在星系形成之前(星系形成是在爆炸后10亿年左右)。因为星系尚未形成,宇宙是均匀而亮度极强的一团。这段时期强大的光辐射,是否会使得我们的夜空看起来显得分外明亮呢?

以上的问题很容易被宇宙膨胀而引起的光谱红移(请参考第七章)所解决。来自“最终散射”时期的光辐射,确实对我们的天空贡献巨大,但是由于宇宙不断膨胀的缘故,这些“古老的光波”已经红移到了微波波长的范围。它们已经不是可见光,不能照亮夜空。这些大爆炸的余晖,在1964年被两位美国射电天文学家用无线电设备偶然探测到,他们将其称为“微波背景辐射”。从那时候开始,微波背景辐射成为天文学家们探测宇宙演化历史的重要手段。

红移效应不仅仅使得“最终散射”时期的光波变成了微波背景辐射,也使得所有从遥远星系传播到地球的光波谱线向长波、低频端移动,这种效应加强了“暗夜”的效果。

也可以说,夜空的确明亮并不“黑暗”,如果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微波的话。 isz2DRiY7OG8eepqQ5ppYwIEf5hXqLqDHVwO79AeercGiBeIxCof7BAQGVlVduo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