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讲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要读的文本是《史记·五帝本纪》。一开始听到主办方给我出的这个题目,我真是大吃一惊,因为据我所知,近代以来,没有人在课堂上专门讲过《史记·五帝本纪》。《史记·五帝本纪》是我们传统的正史——“二十四史”——第一部的第一篇,内容涉及我们国家、民族的形成,尤其是文明起源问题。中华文明的起源,正是当前我们国家走向崛起的时代中,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也已列入国家科技重点攻关计划,有关的研究目前正在大规模展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机会在一起研读《史记·五帝本纪》,我觉得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也非常乐于在这里把我关于这篇重要著作的印象和认识给大家介绍一下。

《五帝本纪》的写作年代距今较远,文中所谈的内容又是那么古远,因此阅读难度比较大。大家都已经拿到文本,读过之后肯定已经感受到了这一点。但所谓难,并不在于文字难读,而在于怎么理解它的记载,如何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正是我为大家讲解的主要内容,当然我们也会在课堂上把它的文字一段一段地过一遍。

首先介绍一下《史记·五帝本纪》。我刚才说了,它是我们国家正史第一部的第一篇,那么,什么叫“正史”?这是一种传统说法。不是说正史就一定好,别史、杂史、小史就一定差;不过在传统上,“经史子集”的“史”,首先就是正史类,而正史主要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十四史”,第一部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其开篇就是《五帝本纪》,由此可见《五帝本纪》在整个正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作者司马迁是西汉武帝时的人。关于司马迁的确切生卒年,学术界一直有争议,因为在古书中就有不同的记载。现在我们通用的认识是:他生于公元前145年,死于公元前86年。当然这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前后可能有十年左右的出入,但所谓“知人论世”,我们基本了解司马迁所处的年代就够了。司马迁主要活动于公元前2世纪后半叶,所以《史记》是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初的一部著作,这是可以确定的。

《史记》并非所有部分都是由司马迁本人撰写的。司马迁一生遭遇波折,因李陵案牵连,被冤受刑,后来虽恢复了名誉,但从此郁郁不得志,心境沉郁,所以他在《史记》中没有对汉朝统治者大加歌颂,反而是把统治者不愿为人所知的一些事情写了出来,特别是有关汉高祖。因此,《史记》在汉朝统治者看来是一种“谤书”,在当时并不十分流行。大家如果细读的话,可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汉书》中保存的古字、古义反而比《史记》中要多。我们知道,汉朝时还留存着一些古字。班固作《汉书》,完全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因此《汉书》一出,马上传行天下;而《史记》则受到很大压制,反而流传不广。《史记》一百三十卷,在流传过程中受到一些损失,所以有一部分是后人(主要是褚少孙)补写的。褚少孙很有学问,但毕竟比不上司马迁,后补的部分自然就逊色一些。不过,我们今天讲的《五帝本纪》是司马迁本人所写,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

我们这次课程的指定阅读文本是《史记》三家注。 所谓“三家注”,第一是六朝刘宋时的裴骃所著《史记集解》,第二是唐朝司马贞所著《史记索隐》,第三是唐朝张守节所著《史记正义》。不过要指出的是,“三家注”本的《史记正义》有很多删减,而这些删减的内容在日本的一本古书里有保存,当然其中的一部分也可能不是真的。这是《史记》“三家注”的情况。《史记》如果没有“三家注”,很多地方我们读不懂,因为它是一部相当古老的书,很多解释不能靠简单推测,而是要根据“三家注”来加以认识,而且“三家注”里面有许多讨论,也会引起大家的兴趣。

《史记》的“本纪”部分有一个特殊结构,是司马迁基于对古代历史的整体认识来划分的。我们知道“二十四史”多数是断代史,但《史记》本来并不是断代史。司马迁从远古写起,一直写到他身处的汉武帝时期,所以对司马迁来说,他写的是整个历史,这与《汉书》以后的正史是不大一样的。在这方面,《史记》和希罗多德的《历史》有类似之处。司马迁的《史记》和希罗多德的《历史》是东西辉映的两部巨著。

司马迁是怎么划分本纪的呢?第一篇是《五帝本纪》,其后是《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再后面我们先不谈。我们可以看到,他把先秦历史分为四段,五帝是一段,然后是夏、殷(即商)、周。夏、殷、周这三段的写法类似,五帝则是另外一种写法。因此在司马迁看来,五帝是一个大的时期,然后夏、殷、周又是一个时期,秦以后又是另一个时期。这样的划分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符合历史的发展。按照司马迁的说法,“五帝”依次为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五帝”之后是一个个的朝代。那么,“五帝”之前有没有历史呢?司马迁认为,“五帝”之前是有历史的,中国历史并不是从黄帝开始的;黄帝以前的历史他没有讨论,黄帝以后开始讨论,到夏朝以后又是另外一个样子进行讨论。因此,在司马迁看来,黄帝时期是一个界限,“五帝”以前是一个渺茫的、无法叙述的时期,从“五帝”开始就可以叙述了,然后再一个一个朝代谈下来。这一点在今天看来,有很重要的科学依据。

我们今天对古代社会有几种不同的划分方法,当然大家比较习惯的是按照社会发展来划分,比如说,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是按照五种生产方式来分。过去还有一种很流行的分法,是把整个历史分为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当年苏联的学者反对用“史前史”这个词,说“史前”怎么还有历史呢?实际上这个词在英文中就是prehistory。那么,prehistory和history两者怎么区别?有一个很简单的说法: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history;没有文字记载,主要用考古学、人类学或语言学等方法探测的是prehistory。20世纪中叶以后,国际上认为这样划分不够清晰,因为中间有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既有文献记载,又需要用大量考古学、人类学的方法进行补充。这样的一个时期是很长的,有上千年甚至更多的时间。现在国际上将这段时期称为protohistory,我们一般将其译为“原史时期”。在这个时期,文献记载和考古学并重,越靠前考古学的比例越大,越靠后则文献记载的比例越大。如果按照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将中国的先秦历史做以下划分:黄帝之前,基本上都是神话传说,文献记载几乎没有,可以说是“史前时期”;从五帝时期开始有所记载,可以说它介于“史前”和“原史”之间;从夏代开始,文献记载比较多了,夏、商、西周应该说是protohistory,即“原史时期”;一般认为从春秋以后就是history,即“历史时期”。大家知道,欧洲的历史时期是很晚的,我们要比它详细。这样来看,司马迁对本纪的划分是很有道理的。而且司马迁把五帝时代和夏、商、周又分开,分得很细,很有道理。

我们读《五帝本纪》这篇东西,目的是为了什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探索我们的国家、民族历史,特别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大家知道,不是有文化就有文明,文化是culture,文明是civilization。文明是人类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结果,它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在此之前不能算是文明时期,有关的情况今天不能来详细讨论。

我们刚才对司马迁的生卒年做了一下说明,那么“五帝时期”是什么时候呢?具体时间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基本来说,大约始于五千年前,这是中国传统的说法。我们经常说我们是“炎黄子孙”“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实这两个说法是一回事,就是从《五帝本纪》来的。《五帝本纪》开始于炎黄时期,主要是从黄帝即位讲起。黄帝生活在什么时期呢?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说法,但一般来说,是在距今四千七百多年到五千年之间,我们就保守一点说是四千七百年左右。在黄帝之前是炎帝,按照古书传说,炎帝有八世,即神农氏有八代。古代一般是三十年算一世,炎帝八世,就是二百四十年,加上四千七百多年正好是五千年。

中国准确的纪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现在这方面有很多研究。“九五”期间我们有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这是一个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大型科技攻关项目,我们制定了《夏商周年表》,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有科学依据的一份年表,当然,不是最后的。历史是连续的,可以一年一年往前推,而且不但可以逐年推,甚至可以逐月、逐日往前推。中国的历史,我们一直能推到公元前841年,在此之后是不容怀疑的,因为它非常准确。公元前841年是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西周晚期的周厉王昏庸残暴,压迫百姓,后来百姓起来反抗他,把他赶走了。赶走之后国家没有王了,也没有再立王,就由一些大臣共同执政,叫作“共和”,今天我们说“共和国”就是借用了这个说法。共和元年是《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第一年,再往前,司马迁虽然看过很多种年表材料,但他认为其间互相矛盾,所以没有采用,《十二诸侯年表》之前只编成《三代世表》。有人可能会想:你这么说是不是泄中国人的气啊?不是这样,不管希腊、罗马也罢,古代埃及也罢,两河流域更不用说了,他们的精确年表也大都推到公元前七八世纪,和我们差不多。我们今天所讲的《五帝本纪》,距离公元前841年已经很远了。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非常悠久,但是中国历史究竟古到什么程度,在人类历史上究竟处于一个什么位置,恐怕很多人都没有概念。我们可以做一个具体的比较说明。在世界古代历史上,年表的研究最多,而且比较准确的是古埃及年表。古埃及和中国一样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年表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它是依据一本古书,其作者是古埃及的一位僧侣(或者叫祭司),古代的僧侣、祭司每每都是学者,这位祭司就是一个很好的学者,名叫曼涅托(Manetho)。曼涅托是公元前2世纪的人,写了一部《埃及史》,可能比司马迁稍早一些。在他生活的年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城图书馆还存在。曼涅托看到的很多资料,在这座图书馆毁灭之后就不复存在了,所以他看到的东西多是后人所看不到的,正如司马迁看到的东西大多是我们看不到的一样。

曼涅托的《埃及史》虽然已经散佚,但是它的内容有不少通过其他书籍的引文保存了下来。由此,我们知道他对古埃及的整个历史是如何划分的。曼涅托把古代埃及的历史分为三大时期,三十一个王朝。三大时期是指古王国时期(Old Kingdom)、中王国时期(Middle Kingdom)和新王国时期(New Kingdom)。还有一些中间期,我们就不管它了。

在中国,“五帝时代”大约是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70年。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我们把夏大约定在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商大约是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046年是最有可能的武王克商之年,有天文学的依据,西周是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这样的划分不一定准确,但这是目前我们所能列出的比较可靠的一个年表。

大家再来看埃及的年表。我给出的数字是根据最新的一个年表,出自牛津大学1994年出版的《古代埃及史》,还参考了台湾地区一位埃及学者2001年的修正:古埃及的前王国时期(第一王朝到第二王朝)是公元前3150年到公元前2700年;古王国时期(第三王朝到第十王朝)是公元前2700年到公元前2040年;中王国时期(第十一王朝到第十七王朝)是公元前2040年到公元前1552年;新王国时期的前段(第十八王朝到第二十王朝)是公元前1552年到公元前1069年;第二十王朝以后埃及就进入了被削弱、被统治的时期。

在时间范围上,古埃及的前王国时期加古王国时期与中国的五帝时期非常接近,仅仅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开始比我们早一百五十年,但是这个数字也不一定很准确,所以可以说两者差不多。大家要知道,埃及的古王国时期还是铜石并用时代,不是青铜时代。古埃及的中王国时期,如果按照公元前2040年来算,与夏朝开始的公元前2070年只差三十年;两者结束的公元前1552年与公元前1600年,只差四十八年,太接近了。所以,我们的夏朝基本上就相当于古埃及的中王国时期,这是青铜器时代的开始。我们的商朝是繁盛的时期。尽管周朝有八百年历史,但春秋以后就分裂了,而商朝从来都是统一的国家,还有古人说商朝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按“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年表看,我们的商朝和古埃及最盛的新王国时期的前段,起始年份和结束年份也很接近。

通过这份年表,我们就会有这样一个印象:“五帝时代”真是古老啊,真是中国文明的开端!它和埃及的古王国时期差不多,它们所处的社会阶段也有类似之处。希腊爱琴海的迈锡尼文明是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100年,正好与我们商朝的文明差不多,而且发展程度也差不多,只不过我们的面积大,它们小。这样我们就认识到,我们今天读的《五帝本纪》,它里头讲的内容非常古老,实际上相当于埃及的古王国时期,我们所涉及的是人类文明的开端时期,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第一部分内容。

接下来,我们开始逐段阅读《五帝本纪》。

第一段讲的是黄帝的诞生和他所经历的战争。首先我们来看黄帝是怎样一个人: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少典”可能是古代一个国或氏族的称号。传说中的少典氏之国,按照《史记》之后的一些记载,多认为是在今天的河南新郑。我本人也去新郑看过,那里还有后人立的一个碑,写着“少典氏之墓”。这个不足为据,但毕竟有这么个传说。

我们读“三家注”可知,黄帝是“有熊氏”,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年代久远,因为古人的名字常常和动植物有关。黄帝是有熊氏,“有熊氏之墟”就在新郑,新郑现在每年都会举行祭祀黄帝的典礼,少典被认为是有熊的国君。西晋皇甫谧说:“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他肯定了新郑一说。所以,黄帝是中原地区的人,这一点是明确的。炎黄二帝传说都与少典有关,这个说法见于《国语》。《国语》与《左传》并行,传说也是左丘明所记,这一点还有待考证。

“黄帝者,少典之子”,这是对的,但下面一句“姓公孙,名曰轩辕”有问题。《史记》的一个大错就是把姓和氏弄混了,这不是司马迁的学问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在秦代之前,中国自古以来姓和氏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我们今天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比如今天你问我:“老师,你姓什么?”我说:“我姓李。”这没问题,可是在先秦就不对了。因为在先秦时候,每一个男人,如果是自由人的话,应该有一个姓,还有一个氏,比如姓李的按传说都是嬴姓。传说尧的时候,伯益(他是我们现在知道的中国第一个大法官)被赐姓嬴,大法官当时称“理”,“理”通“李”,李姓就是从这儿来的,这是“以官为氏”。

男人对外说话或写字的时候,不能称自己的姓,要称自己的氏。现在很多人误以为先秦的姓和名可以连称——事实上对男人来说姓名不能连称,只有女人可以——所以就闹出了很多笑话,比如一些书上说“周公姬旦”“召公姬奭”,很难听。那么对国君、贵族应该怎么称呼呢?他们以封地为氏。比如周公封于周,是周氏,应该叫“周旦”,所以他叫“周公旦”。再如晋文公名重耳,重耳封于晋,晋就是他的氏,所以他应该叫晋重耳。古书里说到晋重耳有时省略一个字,叫作“晋重”。

女人则是要称姓的,因为同姓不能结婚,古人特别重视这一点。娶女子必须知道她的姓,如果买妾不知其姓就要占卜,如果卜出是同姓,依然不能结婚。到了战国末年,特别是秦统一以后,同姓不婚的要求就淡化了。因为同姓的人太多,特别是姬、姜、嬴等大姓太普遍了,不能再实行同姓不婚,所以逐渐就变成了同氏不婚。

大家心里一定有疑问:司马迁是怎么研究黄帝的?他怎么知道这些历史信息?应该讲,司马迁记载的内容都有依据,他的写作态度是非常严肃的。我们看看《五帝本纪》最后的“太史公曰”,就能知道他当时是怎样研究五帝历史的。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

“尚”是“古”的意思。在司马迁之前很长时间,学者们就在讲五帝之事了。虽然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尧在五帝之内,但尧以前的黄帝等,《尚书》没有记载。传说《尚书》是孔子选定的古代文献的汇集,孔子选入的第一篇是《尧典》,所以说“《尚书》独载尧以来”。诸子百家谈黄帝,说法不一。“雅”训为“素”,意思是“常”;“驯”是“顺”,当然这里也有不同的训释,以后大家再慢慢讨论。“荐绅先生难言之”,引的是后面我们会谈到的《五帝德》中的话。“荐绅先生”是指学孔孟之道的儒者;“难言之”,很难去论断。当时人认为非常权威的《尚书》中没有关于黄帝的记载,百家谈黄帝又互相矛盾,在这种情形下,当时的学者们就很难讨论这个问题。

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

《宰予问五帝德》是书名,宰予是孔子的弟子,也叫“宰我”,这篇书的内容是宰予与孔子的对话。《宰予问五帝德》和《帝系姓》(现在叫《帝系》)今天都还存在,收在《大戴礼记》中。对比《史记》我们就能知道,司马迁采用了这两篇的内容,因为他认为这是孔子说的话,但是这两篇文章“儒者或不传”。那么,司马迁怎样研究五帝历史呢?他用的是旅行调查的方法,这和我们现在做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是一样的,即所谓“田野工作”。司马迁做了非常广泛的调查工作,他“西至空桐”(空桐山在现在的甘肃),“北过涿鹿”(涿鹿就在北京附近,官厅水库的西边,现在还叫涿鹿),“东渐于海”(往东到了海边),“南浮江淮”(南边到了长江、淮河地区)。他在这些地方做什么呢?

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

意思是说,那些地方都还代代流传着黄帝、尧、舜的传说。我们常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司马迁就是一个典型,他不仅仅在图书馆看书,还要亲身调查,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五帝本纪》不但综合了各种文献的说法,还与民间传说相对照。我想,今天我们研究上古的历史,也应该用这种方法,一方面通过文献,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口头传说。司马迁通过这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是“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意思是:各个地方有关五帝的传说有些差别,但综合起来看,它和古代的文献记载(这里主要是指《宰予问五帝德》和《帝系姓》)基本上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他通过比较,认为《宰予问五帝德》和《帝系姓》基本上还是可信的。

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这里的《春秋》就是《左传》,《史记》中很多地方讲到《春秋》,指的就是《左传》,因为在司马迁看来,《左传》和《春秋》是分不开的,是一回事。司马迁说《左传》《国语》能启发、证明《五帝德》和《帝系姓》。虽然它们的内容不是那么系统、深入,但都是有依据的。古书里的很多东西现在都没有了,但流散出来的材料还是存在的,这是他的结论。司马迁还是很自豪的,他说,若不是“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而是“浅见寡闻”的人,是不能够懂这个道理的。他把他搜集到的资料中最重要的内容都记录下来,便有了这篇《五帝本纪》。

王国维先生曾说,古史研究是最难的,因为全世界各个民族的古代历史,总是与神话传说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普遍性的规律,但是在这些材料里面,依然有史实的“素地”。这是王国维先生1925年在清华教授《古史新证》时讲到的,司马迁作《史记》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下面我们再回到《五帝本纪》前面的本文部分: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

根据《五帝本纪》,神农氏就是炎帝。神农氏和炎帝是不是一个人,向来就有不同的说法,司马迁采用的是两者同一的说法。他认为神农氏是当时天下的君主,而且经过若干世代已经衰败,所以与黄帝同时代的炎帝并不是第一个炎帝。后来有很多书里都提到,神农氏或炎帝有八代,最后一代按后世记载叫“帝榆罔”。帝榆罔就是黄帝所继位的炎帝,不过这是后来的一种说法,司马迁时期是否有这种说法我们还不能证明。“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这里的“诸侯”可以理解为当时的很多部族,他们互相之间争夺打仗,不服从炎帝的命令,而且暴虐百姓,但神农氏已经衰弱了,无法平定诸侯,造成天下混乱、分裂的局面。

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享”本来是贡献、祭祀的意思,特指祭祀用的贡献,这里的“享”指的是对天子的贡献。轩辕“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诸侯中最不服的就是蚩尤。蚩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传说他创造了五种兵器,“蚩尤作五兵”的说法一直到汉晋时都非常流行。蚩尤武艺高强,“最为暴,莫能伐”。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 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很多诸侯已经偏向轩辕,而炎帝又要去侵犯这些诸侯,从而他们“咸归轩辕”,于是,“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 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这就是著名的阪泉之战。阪泉之战是中国古史传说中最早的一次战役,虽然是传说,但古书里有明确记载,阪泉也在涿鹿一带,所以涿鹿这个地方确实和黄帝的传说有很密切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一句。“五气”指“五行”,中国古代传说经常提到“五行”,此时是否已有这样一种哲学观念,我们不清楚,但这种说法在古代传说中反复出现,“汩陈五行”还是很大的罪恶。“五行”之说,后人的解释认为,要顺应金木水火土各种物质的本性,而不能违背其本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史的问题,今天不能详谈了。“五种”是指五种粮食。“熊罴貔貅 虎”,现在有人认为这是一些氏族的图腾;按照传统说法,是打仗布阵的名称。究竟哪个说法对,大家还可以讨论。“三战,然后得其志”,黄帝正式取代了炎帝的地位。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黄帝把各方面军队组织起来,还是在涿鹿一带,抓住蚩尤,把他杀了。于是“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我再补充一点:炎帝的“炎”字在古文字中和“赤”字相近,“赤帝”一词,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最早记录是在《逸周书》中。《逸周书》是汉朝时就已经有的一部书,传说是孔子编《尚书》未入选的余篇。其中有一篇叫《尝麦》,也谈到了黄帝打仗的故事,这个故事很复杂,与《史记》的记载不太一样,大家可以找来看一看。《尝麦》这一篇,近几年经过学者的研究,从其特点来看,可以肯定是作于西周,比如该篇里面提到的“咸”(讹为“箴”)字,应该训为“终”,这种说法在春秋以后就没有了,只有西周的金文里才有,所以过去的人都读不懂。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证据,《尝麦》里面提到“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赤”即“炎”,赤帝也就是炎帝。

以上是《五帝本纪》的第一大段,说的是黄帝通过战争,取代了炎帝神农氏的统治。通过与炎帝的战争和与蚩尤的战争,黄帝获得了各诸侯的拥护,我们可以体会到,这和中国当时国家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接着看下面一段:

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这一段也很重要,讲的是黄帝时期的地理状况,其中涉及的各个地方的位置,“三家注”里都有解释。大家会发现,黄帝的统治区域和司马迁“田野工作”的地理范围差不多,可见司马迁是根据这样一些传说来进行调查的。“荤粥”是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釜山”就在涿鹿一带,最后黄帝就将他的首都建于“涿鹿之阿”。

下面一段讲的是黄帝时的制度和文化:

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筴。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时期不像后来的朝代那样有一个固定的都城,虽然他“邑于涿鹿之阿”,但并不是停留在那里,而是四处迁移,以军营作保卫,这一点很重要,我想这也符合最早时期的国家形态。早期的人类,尤其是草原游牧民族,都是以帐篷环绕一圈,中央有一个大帐,那就是政治中心。虽然它可能有自己的都邑,可是它整个的活动是以帐篷的形式,是移动的。虽然它不是没有城,也不是没有农业,但它的中心是移动的。蒙古很长时期都是如此,它的汗国都是以某某帐命名的。

“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这一句出自《左传》。《左传》中说不同时代的官名是不一样的,比如“少皞氏以鸟名官”,黄帝时代则以云名官。这些在《左传·昭公十七年》注释中有详细说明。后面几句,除了“有土德之瑞”是后人五行学说的一种说法以外,其他都与人类从原始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进展有关系,涉及农业、采集业、家畜、矿物等各个方面。

下面一段尤其重要: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这个说法见于《国语》。黄帝据说有二十五子,其中十四个得姓,成为十二个姓。大家注意,古书里说谁是谁的子,并不一定就是指亲生的孩子,往往是后裔的意思。对于上古传说中的世系,我们要灵活对待,否则很多事情就没法解释了。

嫘祖也是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被称为中国的蚕桑之祖。关于嫘祖的出生地有多种说法,有人说在山西,有人说在四川盐亭。嫘祖的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一个叫昌意,一个“居于江水”,一个“降居若水”,这就是黄帝之后的两大系。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张表:

这张表不代表上古世系的事实,但它反映了中国最古的一些世系传说,这些传说包含着很多有意思的信息。比如按照《史记》的记载,黄帝、颛顼、帝喾是五帝中的三帝,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和黄帝的关系都很密切,再往后的尧,传说是喾的儿子,而舜和颛顼之间就隔了很多代,所以古人其实也已经指出,不能完全相信传说,但传说能显现出他们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五帝的这些传说就反映出当时的氏族、部落之间的关系网。

如果按照《五帝本纪》这种带有神话性的说法,后来先秦的主要朝代和人物都可以归于这两大系,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的基本依据也就在这里。比如后来的古书里说,楚国是从颛顼这一系发展而来的,蜀国是从昌意这一系发展而来的,夏禹也可归于昌意这一系。现在从考古学来看,我们发现三星堆文化确实与夏有关系,楚和蜀也有密切的关系。我个人认为,如果灵活变通,不拘泥于谁生谁的问题,我们还是能从这个表中看出很多道理的。通过这个表,我们还可以校出一些书上的错误。比如昌意的儿子乾荒,有的书上写的是“韩流”,“乾”与“韩”、“荒”与“流”字形很像;还有“老童”,有的书上写的是“卷章”,也是字形很像。我可以告诉大家,“老童”是对的,因为现在出土的楚国的竹简里就叫“老童”。无论如何,我们把这个表作为认识古史各部落和国家的关系网,还是有一定依据的,希望大家灵活去看,我们就可以看到《五帝本纪》所起到的作用。

“黄帝崩,葬桥山”,黄帝死后葬在桥山,这是明确的。司马迁说的“桥山”这个地名,就是现在陕西省黄陵县的桥山。《五帝本纪》中有关黄帝的内容就写到这里。

如果从考古学、古文字学的材料来看,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有关黄帝的古文字材料最早是战国的。战国前期的齐威王因齐,在他的一个敦上铸的铭文中就提到了“高祖黄帝”,因为田齐是虞舜的后代,当然也是黄帝的后代。这一类富有神话色彩的历史传说一直存在着。

关于黄帝,我们就谈这么多。接下来,《五帝本纪》就开始讲黄帝之后的二帝。

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这是当时一个很普遍的传说。据说帝喾生下来的时候,自己说自己的名字,这个名字在“三家注”引《帝王世纪》中有:“自言其名曰岌。”后来有人研究认为“岌”是个错字,应该是“夋”。《山海经》中有很多地方提到“帝夋”,这个“帝夋”应该就是指帝喾。如果你相信这一点,《山海经》中可以找到很多有关帝夋(俊)的神话,比如帝夋生十日、十二月,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都是从这儿来的。

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这就是帝喾的故事。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把五帝中的前三帝读完了。大家可以看到,关于帝颛顼和帝喾,除了《五帝德》和《帝系姓》中的内容以外,司马迁并没有增加多少内容。这和关于黄帝的部分不太一样。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出,有关帝颛顼和帝喾的传说,在当时并不是很丰富。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gDcFDs1/G0D4LtzXesPG6ArcY+WdTDrrjKcz3Igs17c8sbz13HNk/vkPb0ZdV8K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