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河长制是个好东西

河长制的设立还好在:在河道管理中造就了一个“无缝隙政府”,使各部门在党委的协调和调动下通力合作,共同将河道管理好。各部门的管理边界在河长制下就会变得模糊,一改过去相互扯皮拉筋状态,共同向河长负责。通过联合行动、联动执法,可以很好地应对新出现的和变化了的治理事务。

运动式治理的不足

河长制是江浙地区的治理经验,现在被推广到全国,说明其经验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对河流的治理源自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民群众对环境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和政府也积极回应这个诉求。

如果一段河流出现了污染、乱挖河沙的现象,人们会反映到环保局或者水利局。而如果环保局说河水的污染来自漂浮的白色垃圾,而不是工厂或城市污水排放,应该找水利局,到了水利局,水利局的说法则是这些白色垃圾主要是船上游客扔下的,这个他们管不了,要找交通部门,交通部门又说,他们只能管水上运输,扔下去的垃圾管不了,那么,到底该找谁?这些部门都有理由,但都在相互推诿、踢皮球,最后谁都不愿意管,河道的污染就会越来越严重,沿途群众的意见也会越来越大。

于是,群众上访到乡镇,乡镇说:那些委办局是我们的上级单位,我们调动不了它们。于是到县市去上访,信访局将信访案件转批到各相关委办局,情况依旧。再到省市上访,上面案件批转下来,到县委书记手上了,或者到县里上访的人数比较多,成了群体访,引起了县委书记的重视。于是,县委书记督办下去,各相关部门协同作战,搞运动式治理,一段时间内问题给解决了,但是过一段时间复如是,形成循环。县委书记也忙其他重要的事情去了,只有出了问题,或者上级督办,才会再次引起他的注意。

运动式治理机制化

河长制的设立,好就好在解决了河道治理的整体责任问题。中国正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社会变化很快很大,一些治理事务是新近出现的,一些治理事务还在变化。这些事务往往具有整体性,分割的、专业化的部门难以应对新出现的整体性的事务。

以前,河道的污染源只有工业污染物或家庭污水。多年以来,环保部门已经发展出了一整套专业的处理技术和程序,它一个部门就可以处理。河道运管也是如此,以前就是运输河沙、物资等,客流较少,即便丢下垃圾,也不成为问题。交通河道运输管理处只管理运输这一块就行了,这也属于其专业执法范畴。水利局也只维护河道的畅通,垃圾堵塞不用管。

但是,现在游客多了,扔的垃圾多了,河道不仅被污染了,也堵塞了,你说这是交通部门的事情,还是水利局的事情,抑或是环保局的事情?似乎与每个单位都有关系,都是它们管理的一部分,却又似乎跟谁都关系不大。所以,谁也担负不起责任,谁也不想担责任。于是,大家推来推去,谁都不管,问题就越来越严重。

河长制设立之后,河道污染或其他问题就有了责任主体。最小的一段河道上,河长首先是村支书;在更长的一段上,河长是乡镇党委书记;再往上,则是县委书记、市委书记和省委书记。就是在村支书负责的一小段河流,它的河长还包括省市县委书记,他们都是责任主体。如果这段河流出了问题,首先是村支书的责任,如果他解决不了,比如涉及更大范围的问题,或涉及某些县乡重点企业,或涉及某些重要人物,他就会找乡镇党委书记,而不是去找各个部门的领导。作为河长的乡镇党委书记会及时调动资源解决问题,如果他也解决不了,就向县委书记汇报。县委书记向市委书记汇报,一层层没解决,就一层层上报。到省一层级,终会解决。

有了责任主体,河道就有了婆家人。责任主体会把河道上的问题当作自己的责任,重视起来。一旦事情到责任主体那里,他们就会着手解决问题,没有推诿余地了。

河长制好在担任河长的都是属地一把手,这样就使得对河道的治理变成了党委的政治任务,具有较强的政治性,谁都不会轻易去触碰这条红线。这对于那些阻碍河道治理的势力来说是一个警示,使他们忌惮相关部门的执法,收敛自己的行为。

河长制的设立还好在:在河道管理中造就了一个“无缝隙政府”,使各部门在党委的协调和推动下通力合作,共同将河道管理好。各部门的管理边界在河长制下就会变得模糊,一改过去相互扯皮拉筋状态,共同向河长负责。通过联合行动、联动执法,可以很好地应对新出现的和变化了的治理事务。

河长制与以前的分管模式不同。副书记或副县长也可能分管与河道治理相关的部门,分管领导也有协调各部门工作的权力。但是,一方面,分管领导只负分管责任,而不负主体责任,他们可能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倾向于少管事。另一方面,分管领导手中掌握的资源较少,权威性不足,他们只能调动所分管部门的资源,而无法调动其他部门的资源。河长直接由各级党委书记担任,赋予河长在辖域内最高权威。党委书记不仅可以调动相关部门联动作业,还能够调动辖域内所有的资源进行河道治理。党委书记手中的资源是全面的、整体性的,较专门性的委办局和分管领导的资源多得多。

党政体制是基础

河长制是在党政体制内的具体运作机制,其权威来自党委的权力,也属于压力型体制的一部分。党委只下责任,没有相应的经费及制度配套。

2017年2月22日 I7EOPra8W4DKBK1g+bn9nbeyg9OtGffEpYtS7j3SpMPU0OT4wTm9nabehkdF8o6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