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哲学系的基本训练中,普遍都有西方哲学史这门课。西方哲学史对于学哲学而言很重要,不但是基本功,而且包含脉络化和凸显议题这两项对于学习哲学很重要的能力。

西方哲学史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序列所构成,因此在学习哲学史的历程中,可以很容易地从时间发展建构理解的脉络。对于学哲学的人而言,这种脉络感很重要,因为它不但让你有了一个依循的次序,也可以在时间的进程中,理解西方哲学家针对什么样的情况,提出他们所最关心的思想与论证。

因此,在西方哲学史的研读当中,议题的讨论是最重要的。其中,有许多议题的发展深深地决定了西方哲学的走向,甚至定义了哲学。苏格拉底不同于他之前的自然哲学家,把议题从对自然本源的探讨,转向对人性伦理真谛的探讨,并使得西方哲学的发展出现根本变化。

在脉络化与议题化的理解中,我认为苑举正教授的这一系列作品非常值得参考。主要的原因是,他在脉络化西方哲学史的过程中,是以突出重点的方式,选择需要脉络化的地方。至于议题方面,他在书中挑选了我们最关切的真、善、美的题目。这两点,让我对于这一套以议题为主的西方哲学史,产生了极大的亲近感。

我一直觉得,学习哲学要有创新,要能接地气。创新讲的是要能够按照原有的脉络重新建构重要的议题;而接地气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能够结合思想转变的环境因素、客观条件以及历史机遇,整体说明这些议题。

因此,我愿意向国人推荐苑举正教授所写的这一系列的书籍。举正是我在台湾大学哲学系多年的同事,我们在一起相处愉快。他是做西方哲学研究的,而我从在台大学习哲学开始,一直兼治中西哲学,尤其以存在主义与道家哲学为主,所以我们谈论的话题很多,探讨各种与人类智慧相关的议题。

我们慢慢成为忘年之交。我发觉,举正很有理想,也很能干,他在任台大哲学系主任时,处理系务得当,协调问题有方。而且他还透过各式媒体,向国人介绍如何应用哲学,分析时事,内容充实,甚至连我老伴都觉得精彩。我很认同他的想法,就是哲学需要与实际生活接触。

最重要的是,举正教授深具民族大义,关心大局的走向,体会我们中国人应当在这个时代,创造新的局面,把文化的力量推到最高峰。我对举正有信心,毫不保留地向读者推荐他的作品。

陈鼓应
2020年5月3日于台北寓所 9cyNKxBx/0sZTa7g0sa324dlAM0I+vvemwDdAcKL+46AOawkGzL9mLAnE72QoGS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