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地球人类的文明和文化演化到现在的公元二十一世纪初,古今中外的易学研究者们始终没有找出《易经》源头和真实面目,而只有通过学习佛法如来藏的法理法义,才能真正揭开《易经》的真实全貌即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三维心网模型,《易经》三维心网模型既保持了《易经》原有的相数理的易理逻辑关系,又在功德作用上大大突破了原有的易经模型。

要圆满理解佛法中的圆教正法《楞严经》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名相概念心体【如来藏】的法体结构、功德作用和运作机制,首先必须要比量完整地勾勒出心体【如来藏】的法体结构,心体【如来藏】的法体结构在产生不同维次和频率的念动所显现的法相和功德作用完全不同,这就要先搞清楚心体在产生念动之前和产生念动之后的法体结构有怎样的区别。圆教正法《楞严经》把心体产生念动之后,处于功德态下的法体结构称作【如来藏】体,并进一步把【如来藏】法体功德特征分解为“【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和【空不空如来藏】”三种功德态,其中【空如来藏】表如来藏空相(无相)的法身功德,【不空如来藏】表如来藏有相(无不相)的化身功德,【空不空如来藏】表如来藏“空有变化”(无相无不相)的报身智慧功德,三者圆融一体构成【一心三藏】的大光明藏之法体功德,就是一个心体显现出来三种【如来藏】功德法相,并由此表达【如来藏】本有的“圆明、圆融、圆满、圆通”的心性、佛性(如来藏性)、功德作用和运作机理,“圆明”指【空如来藏】的法身功德能够圆明无漏地把不空藏中的一切万法的事造功德体感应为空藏中如如不动的性俱功德体,同时又把空藏中一切万法的性俱功德体感应显现为不空藏中动态变化的事造功德体,并且位于真空藏法身之内的佛的第七识具足圆明无漏的知见(正遍知)功德,空藏中万法的性俱功德体如同电影胶片,不空藏中万法的事造功德体如同放映在屏幕上动态变化的影像,空藏中的电影胶片(性俱功德体)按照不空藏中宇宙时空的运行规律放映和投射到虚空这个三维屏幕之中,幻化出动态变化的三维影像(事造功德体),而证入了【空如来藏】的佛菩萨就能够随心念刹那间反复重现无量万法及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的动态影像;圆融指【一心三藏】中万法圆融一体,大光明藏体中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从任何一法都能悉见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法;圆满指【空如来藏】法身功德体中含藏“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万法法种的性具功德体,之所以讲含藏“未来”法种,是因为空如来藏具有按照因果法则编辑一切众生未来命运果报法种的功德;圆通指【空不空如来藏】报身功德体中“一即无量、无量即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表达的是【空如来藏】与【不空如来藏】不仅是圆融一体、相互道交感应,而且【空如来藏】中的性俱功德体即是【不空如来藏】中的事造功德体,故,任何一法即是一切法之总体,而无量万法即是任何一个法,从任何一法都能显现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法,法法互变、互现、圆通无碍。

我们先从文字面上理解心体【如来藏】的法义:如来藏的“如”字,左边的“女“字旁可以比喻为静止不动的隐秘空藏之相,右边的“口”字旁可以比喻为这个隐秘空藏显现为静态方正的法性仓库之相,同时也比喻为外面法体信息的感应输入和里面法体信息的感应输出的功德作用,“如“表达的是:外表看上去静止不动的隐秘空藏却从没有停止过感应输入空藏外面一切万法信息并转化为种子之性具功德体和感应输出一切万法种子信息并转化为事造功德体的无为感应之功德,这种道交感应属于心体如来藏所本有的显现为无见无知无分别的无为法之运作功德,收藏种子的法性仓库称作“如藏、空藏”,如的性德就是心体所显现的寂灭真心无为法之性德,所谓的如如不动并不是有为法之动,与有为法的有目的之动相反,而是没有目的的无为而动(道交感应),无为法的事造功德显现为不生不灭之相,而一切有为法(包括佛业和魔业的事造功德)都显现为有生有灭之相。内藏的种子性具功德体之信息(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称作空藏中的“来藏或不空藏”,这个过去和现在好理解,但在色法界还没有发生的未来事相,又如何被空藏所含藏呢?这是因为空如来藏具有按照因果法则编辑一切万法和众生命运的无为功德,所以空藏内所含藏的心法界信息早已决定了色法界未来发生的趋势和业果,所以,在相上显现为“如”中藏着“来”,合在一起就称作“空如来藏”,通教禅宗把这个空如来藏中的性俱功德体称作不动真心,所以空如来藏也是寂灭真心与内藏万法法种(性具功德体或不动真心)的和合之体,在这个万法法种之中,有一个法种非常重要,这就是位于不动真心之中的第七识,祂是能见能知的见精之体,因为性俱功德体具有寂而常照显现事造功德的大圆镜功德,使这个见精能够圆明一切万法的来龙去脉,具足圆明无漏的道种智和分别智,通教禅宗把这个位于空如来藏中的第七识也称作不动真心。如来藏的“来”字,下面的“米”字可以比喻相互交织的心弦念动之相,米字中间一竖向上穿过一横盖,比喻隐秘不见的心弦产生念动就会显露出来万法变化之法相,米字中心交点可比喻为内藏隐秘不见的振动频率无穷大而体量无穷小的空如来藏所显现的空相,所以,每一个呈现生灭相续低频念动有形有相的万法都必然内藏着完全相同的空如来藏,无量的呈现生灭相续念动的有为法的集合称作“来藏或不空如来藏”,所以,不空如来藏必然含藏着相同的空如来藏,这就称作“来”中藏着完全相同的“如”,由此把空如来藏与不空如来藏的和合之体称作空不空如来藏,在空不空如来藏中造作有为法的主体是位于行阴区宇的第七识,一切有为法的运作都源自于这个行阴第七识的有为执念,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和空不空如来藏这三个功德态圆融一体才是如来藏法体结构及功德的全貌,也称作一心三藏之大光明藏体。所以,我们通过肉眼所见到的无量的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乃至微尘粒子都是同一个心体显现的一心三藏之法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圆融一体,从任何一法都能窥见心体内一切万法的全貌,大光明藏中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任何一法都是同一个大光明藏之法,既然任何一法都具足一心三藏之法性,在理上,任何一法都能自在地从空出有,从空现有,例如:释迦佛能够在法会上为四众弟子示现从虚空之中显现出来不同法界和诸佛净土的法相,一切法界土皆为心土,心土本无大小之分别,也能够自在地从有归空,这就是释迦佛所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既然我们处于无明状态下的众生只能被动地以特定的法相存在于三界之中,并受制于阴阳五行所表现的因果法则的制约,如何使我们这些法由无明不自在的状态转化为圆明自在的状态,关键就在于把我们心体第七识所含藏的由心所有法所表达的无明我执烦恼习气和无明妄见转变为清净无染的佛知佛见,这是佛法开示众生的目的。

《易经》既然是表达道体演化万法法则与规律的模型,能否运用《易经》模型来表达心体【如来藏】功德态的法身结构、“圆明、圆融、圆满、圆通”的功德作用和运作机制?这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内容。怎样运用《易经》模型的图示表达心体【如来藏】的法体结构和圆妙的功德作用,使我们能够借助图示更好地理解【如来藏】。

由《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可知,易经及阴阳五行作为天地形成之后的俗谛教理传播到地球震旦国的途径是“ 昔于 此国,观世音菩萨,化作三禅初梵王,化人间故,没梵宫殿, 下生王宫,大德龙身,说示天理、五行气变、作吉凶法。地 没还天,作春天主。 ”这个春天主就是中华先祖天皇伏羲氏,距今约 7000 年,又称东方青帝。这就说明易经及阴阳五行教理乃由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从色界天带下来传播给我们东方古国,目的是用于指导我们人道众生把握自然法则和变化规律,造福人类,( 这个“自然”主要指色法,而心法也主要包括 前六识,因为我们人类在与外界交互作用中只能感觉到前六 识,而不能觉知第七识和第八识,在这样的因缘条件下认识 易经,易经就只能显现为世间法的俗谛 )显然,只有卦象而没有后人文字注解的易经才是易经最初的本来面目。由这一段经文可知:中华民族为什么是(伏羲大德龙身)龙的传人,为什么中华民族与观世音菩萨的缘分这么深。

本文探讨《易经》表达的最究竟的法理是什么?根据以往的说法,认为《易经》表达的是宇宙天地万物变化法则和规律的经典,《易经》专家张延生在《心易》中指出“《易经》是研究场与场之间的效应”,这个“场效应”必然包含色法时空场和心念能量场,《易侠》的作者冯精志先生在书中的一段话则相对准确地表达了易经的功用:“《易经》表达的对象是人的精神活动和一体化的万物,描述的是精神与物质综合运动中的本原规律表现”,本文之所以评价为“相对准确”,是因为当今人类科学所研究的精神活动范围仅仅涉及到佛法心法中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前六识,其中所研究的潜意识也仅仅属于第七识心法功德中的极小部分而已,而《易经》的本质也绝不仅仅只是表达表现我们人道众生的精神活动和物质运动的法则和规律,《易经》的本源到底是什么?《易侠》的作者和古今中外的易学家们都在苦苦追寻,而这并不能仅仅通过我们处于无明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境界中的人类第六识的理念思维和所谓的精密逻辑就能够追寻或推导证明出来的。当我们学习了《楞严经》之后,就会懂得圆明无漏的知见,取决于你所处的心法境界是否圆明,就会知道变现“宇宙天地万物及精神变化法则和规律”的本体之源头并不是存在于我们心体之外的什么自然道体,而是我们所有众生都本自具足的同一个心体【如来藏】,但是目前的《易经》模型所表达的“宇宙天地万物及精神变化法则和规律”仅仅是心体【如来藏】所显现的很小一部分功德作用和运作规律,并且目前所有的《易经》模型都不具备完整表达心体如来藏的功德作用,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搞清楚这个本体法性的完整面目究竟是什么?佛不讲,我们凡夫就不可能知道,就不可能知妄显真,就不可能获得真实无漏的佛知佛见,这就涉及到通过听经闻法,首先在知见上转我们的无明分别我执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我们的无明俱生我执第七识为平等性智,只有当我们学习了《楞严经》之后,才明白了心体【如来藏】不仅是“宇宙天地万物”这个有形有相的色法界的本体,也是精神(心法)、虚空藏和真空藏这个无形无相的心法界的本体,心体【如来藏】非空非有,非 0 维非多维,非真觉非妄觉,非迷非觉,非善非恶、非自在非不自在……非阴非阳,等等,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则唯一个心体的念动:即空即有、即真即妄、即觉即迷、即善即恶、即自在即不自在……即阴即阳,乃至即一切法(相),空有(不空)一体、空有(不空)不二、空有(不空)互现,遇迷现迷、遇觉现觉,若不是如此之妙理,则一切心法运作不能显现、一切色法不能迁移变化;学习了《楞严经》我们就会懂得所谓的“空”只是一种低频率心念相见于高频率心念所显现的相对不可见不可感知的不同功德维次的心法之相。

既然可以运用世间法中人类的语言文字表达【如来藏】的法理法义,为什么就不能运用《易经》模型来表达佛法呢?而运用《易经》模型表达心体【如来藏】,就必须找到《易经》模型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心体【如来藏】法性结构的性具态与功德态,既然心体【如来藏】就是一切万法的源头,也同样是《易经》的源头,也可以这样讲,既然任何一法都是心体【如来藏】之法,那么,《易经》这个法也同样是心体【如来藏】之法。

(本文下面不继续在“如来藏”名相加【】符号了,之前是为初次接触“如来藏”名相而强化印象)

由《易经》三维心网模型推导出“八卦”所表达的就是三维心网中的一个单位三维空间坐标体内八个卦限空间所具有的圆融一体的八种不同的基本心法法性,而无量的三维空间坐标体的集合就是一个无量的三维法性心网,把这个无量三维法性心网用来比量表达心体如来藏的法身结构,就能推导出《易经》表达心体如来藏处于无极性具态和太极功德态下的一维二仪、二维四相、三维八卦及六十四卦体不同维次法性功德的模型,再运用《易经》模型就能形象简洁方便地比量表达心体如来藏功德态下不同维次的心法法体结构和“圆明、圆融、圆满、圆通”的功德作用和运作机制。所以,《易经》模型的本质就是一种能够比量表达心体如来藏法体结构的无量纲的三维法性心网模型,简称无量三维心网模型。

下面运用《易经》三维心网模型次第展开表达一心三藏的法体结构、“圆明、圆融、圆满、圆通”的功德作用和运作机制。 +gTZclVxugnANVYhWAnoIBcEPdEqTbpzU4+KkFMrxSbDJfrT7HrqI8V0kpYjMeS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