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接到杨编辑让我写序的邀请,我欣然答应。原因有二,其一是本书的译者叶芳博士是我的同事,她在多动症和孤独症防治方面卓有建树,帮助大量患者回归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现在她又翻译了这本关于饮食干预的专著,将会给广大医护人员和家长提供翔实的参考依据;其二是我在探索治疗孤独症的道路上颇为曲折,所以我想把我的经历告诉大家,借以共勉。

1993年前后我偶然接触到一群有语言障碍、行为刻板、眼神不和人交流、易兴奋、冲动,甚至自伤的孩子。后来我才知道这些孩子的症状就是孤独症的表现,他们是田惠平女士创办的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的学生。当时我正在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我国第一批“西学中”授予学位的中西医结合班),年轻气盛的我自认为是一个机会,也许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帮助这群“星星雨”。通过三年的连续跟踪,我发现这些孩子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脾胃不和,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偏食、腹泻或者便秘。他们具有较强的偏食的特性,对某些食物的种类、性状、质地异常执着地偏好,而对另外一些食物则极度抗拒。通过中药调理,我帮助孩子们减轻了症状,但由于我当时没有意识到日常饮食本身的问题,对孤独症整体改善不大,就不了了之了。

时间很快推进到了2006年,我专注于食物对慢性鼻炎、哮喘和腺样体肥大影响的研究已有5年。在这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我惊奇地发现伴有哮喘的孤独症孩子在治疗哮喘的同时,孤独症的症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不少孩子已经能够正常上学、恢复正常生活。冥冥之中我觉得食物过敏、哮喘和孤独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08年北京世纪坛医院开展了食物不耐受的检测工作,这给我提供了参考,我发现影响孤独症的主要食物是牛奶、鸡蛋、小麦、坚果、豆类、蔗糖等。这些食物会损害胃肠道、心脏和大脑。通过严格忌口后,孩子的各种症状和化验结果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此外,利用抗过敏药物(抗白三烯的孟鲁司特和抗组胺的氯雷他定及西替利嗪)进行的抗过敏治疗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有效改善了孩子们的语言、行为、胃肠功能等。

前进的道路上布满荆棘,我几度想放弃,但当我看到家长无助的眼神以及孤独症方面停滞不前的治疗,还是咬牙坚持着。很快我们发现孤独症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原因虽各不相同,但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于2012年我提出了“五位一体”防治措施,即饮食干预、肠道微生态、细胞代谢、营养补充剂和中医中药来治疗孤独症,至今累计治疗超过万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维思考,多学科联合。医生需要有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担当,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和理解!真心希望大家相互合作,求同存异,共同努力,给“星星雨”一个晴朗的天空。

许鹏飞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2021年冬于北京 9fJSNSIgijnCjc4FyzYg6Wysk+LrIl4equ44/0hkL58RCp7rFQEqcJlZ1oYV7Sc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