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 心境评估

“周末,又该去见咨询师了。”雪梅喃喃自语道。有了两次心理咨询经验,雪梅对心理咨询有了期待。

今天,她决定早些出门,这样在路上就可以稍微慢点,欣赏城市的风景。

北方的气候有它的好处,那就是四季分明:春有春的希望,夏有夏的火热,秋有秋的充实,冬有冬的冷静。雪梅想,过两天就到春分了,尽管春天在北方来得晚一些,但终究还是快来了。

想到这里,雪梅觉得自己更加有力了,不由地加快了脚步。

1.5.1 技能解析

情绪不好是心理问题临床症状之一,情绪好转是心理咨询进展的重要指标。在认知行为疗法的咨询会谈中,咨询师每次都要对来访者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即进行心境评估。心境评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心理问卷评估,另一种是情绪标尺评估。

1.心理问卷评估

能应用心理问卷来评估的情绪主要是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

典型的焦虑问卷有贝克焦虑问卷(BA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RMA)。另外,还有针对特定焦虑问题而编制的问卷,如考试焦虑问卷、社交焦虑量表及演讲者信心自评量表等;也有针对儿童的社交焦虑量表。

典型的抑郁问卷有贝克抑郁问卷(BDI)、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另外,还有针对老年人的抑郁问卷,如老年人抑郁量表(GDS)。

需要说明的是,并没有如焦虑问卷那样存在针对特定抑郁问题的问卷。

焦虑问卷和抑郁问卷有两种评价方式,一种是自评方式,另一种是他评方式。自评方式是指让来访者阅读问卷的每一道题目,由来访者评定每道题目所描述的问题在自己身上的严重程度;他评方式是指由咨询师观察来访者的表现,并评定问卷中的每道题目所描述的问题在来访者身上的严重程度。在上述问卷中,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贝克焦虑问卷和贝克抑郁问卷都是自评问卷,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是他评问卷。

咨询师要应用心理问卷对来访者的焦虑或抑郁情况进行心境评估,其通常的做法是把心境评估安排在心理咨询正式会谈开始之前。咨询师要求来访者通过填写焦虑问卷或抑郁问卷就最近一周的心境进行整体性评估。在此,咨询师要向来访者强调两点,一是问卷评估的时间周期是“最近一周”,二是整体评估,即对一周七天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咨询师一旦采取某个焦虑问卷或抑郁问卷评估来访者心境,就应当持续安排相同的问卷进行评估,以便通过连续性评估追踪来访者情绪改善的过程和状况。咨询师最好不要随便更换测评问卷。

2.情绪标尺评估

情绪标尺评估就是用百分数描述情绪的强度。咨询师可以通过来访者评估某种情绪强度的变化,从而了解其情绪状态和咨询进展。

在情绪标尺评估的具体操作方面,咨询师要注意以下问题。咨询师需要先确定情绪词汇,也就是自己用消极情绪词汇进行评估,还是用积极情绪词汇进行评估。比如,对每天都感到焦虑的来访者来说,“焦虑”情绪就是他经常体验到的情绪(可以通过概念化确定这一点)。咨询师可以把“焦虑”情绪的程度作为评估对象,邀请来访者进行评估。咨询师和来访者可以通过焦虑评分的降低印证咨询的进展。

需要注意的是,有不少来访者追求完美,希望焦虑情绪的强度下降到0。事实上,当焦虑情绪的强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如20%~30%)时,就会出现停滞现象。当这个现象出现时,来访者可能会认为咨询没有进展。

因此,在更多情况下,咨询师会选择正面的、积极的情绪词汇进行评估。“焦虑”情绪的对立面是“放松”,来访者要评估自己感到情绪放松的程度。

确定情绪词汇后,接下来咨询师要对情绪程度进行量化。在通常情况下,咨询师要先给来访者解释情绪标尺。比如,咨询师可以这样说:“ 我们这里有一个情绪标尺,请你用百分数表示你现在体验到的某种情绪(如失望的程度)。0表示一点也没有这种情绪,100%表示这种情绪达到极度状态。你可能曾经经历过这种极度状态,也可能没有经历过。如果没有经历过,你可以想象这种情绪达到极度状态的样子。50%表示这种情绪是中等强度。数字越接近0,就 表示这种情绪越平静;数字越接近100%,就表示这种情绪体验越强烈 。”咨询师边说边画出一个情绪标尺的示意图(见图1-1)。

图1-1 情绪标尺的示意图

等来访者掌握了情绪标尺的使用方法后,咨询师就可以邀请他对于最近一周的情绪程度进行评分,也可以对于某个具体情境中的情绪程度进行评分。来访者评分后,咨询师需要把来访者的评分记录下来,以便与之前或之后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

在情绪标尺评估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来访者无法对其情绪给出一个确切的判断,也就是他不知道如何标定自己当前的情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咨询师可以用情绪强度事件标定法。

所谓情绪强度事件标定法,是指在某些情绪强度旁边标注来访者曾经体验过的情绪事件,而这个事情的情绪强度值就等于这个百分值。来访者可以通过比较来确定当下事情的情绪强度值。

情绪强度事件标定过程如下:一是找到更多相同的情绪事件,和来访者讨论其过去经历过的相同情绪(如焦虑)体验的事件,能想到的情况越多越好(最好有六项以上);二是对情绪事件进行排序,请来访者根据情绪强度从轻到重排序,通常把情绪体验最轻的事件放在前面,把情绪体验最强烈的事件放在最后;三是确定强度最高的情绪事件,询问来访者情绪体验排序中强度最高的那个情境(或事件)是否是最强烈的。如果是,就可以把那件事情的体验确定为100%;如果不是,来访者可能想象到发生情绪体验最强烈的情形,我们就把这种想象的情形确定为100%;四是确定上述排序中各事件的情绪体验分数,因为可以参考以往的情绪事件,所以来访者比较容易标定各情绪事件;五是咨询师可以把这些情绪事件在情绪尺度旁边进行标注,供来访者评分时做参考。

比如,来访者对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谈话的焦虑值评估为60%,咨询师可以让来访者在“60%”的旁边标注“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谈话”。这样就完成了情绪强度事件标定。

1.5.2 咨询现场

雪梅和往常一样,提前了几分钟来到心理咨询中心,在等候区稍作休息后,被心理咨询中心助理领进咨询室。在同一间咨询室,第三次见到咨询师慧玲,雪梅就像见到了老朋友一样,感到有些兴奋。

坐定后,慧玲问雪梅:“和上次一样,我们先要评估你最近一周的心境,你还记得怎么评定心境吗?”

“我忘记得差不多了,说不好,”雪梅有些不好意思,尴尬地笑了笑。

“我们来复习一下评定心境的方法,”慧玲帮助雪梅回顾后,说:“今天还是请你评估一下这一周你体验到的紧张情绪大概是多少分?”

“50分。”

“你给出了50分。你还记得上次的评分是多少吗?”

“我不记得了。”

“让我看一下记录,”慧玲翻阅上次的咨询记录,看了看上次的评分说:“你上次给出的评分是50分。你觉得这周的紧张程度和上周的差不多吗?”

“差不多,没有变化。”

“那好,我把这个分数记下来,”慧玲边说边写下了雪梅的评估分数。

就在慧玲与雪梅会谈时,咨询师依娜在隔壁咨询室接待了一位名叫安福的27岁男性来访者。安福是一家外贸公司的销售员,被总公司派到华中地区的销售分公司工作,负责开拓当地市场。由于销售业绩不理想,总公司对此非常不满意,经常在会上批评该分公司员工工作不力。对此,安福感到压力特别大,也很焦虑。

安福是第二次来到咨询室,第一次来到咨询室是在三天前。在开始环节,依娜问安福:“最近一周你主要体验到的情绪是什么?如果用一个情绪词汇来描述,你会用什么词汇呢?”

“心烦。”

“0分表示你一点都不心烦,100分表示你感到极度的心烦,对于上周心烦程度,你给出多少分呢?”

“我说不好,”安福犹豫地说,“60分、80分或者50分?”

“看起来你对评估分数不确定,”依娜咨询师说,“这样,我们先确定情绪分值的含义,再评估你上周心烦的程度。”

安福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依娜接着说:“我想你过去也经历过一些烦心事。当然,这些事情让你感到心烦的程度不会是完全一样的,对吗?”安福点了点头。

“请你回忆一下过去发生的让你感到心烦的事情。你边回忆,我边把这些事情记下来。”依娜看了看安福,然后拿出一张白纸,准备在纸上记录安福报告的事情。安福抬起头,仰望着咨询室的屋顶,回想过去体验到的烦心事,过去的一桩桩、一件件的烦心事涌上心头,他一口气就想到了七件事。依娜记下了这些事。

依娜说:“现在请你按照心烦的程度对这七件事进行排序,把心烦程度最低的排在前面,心烦程度最高的排在后面。排序的时候,请用数字顺序,在心烦程度最小的事情旁边写‘1’,在心烦程度大一些的事情旁边写‘2’,以此类推。”

排序很快就结束了。安福给出心烦程度最高的事是“过去给女朋友电话、短信等各种方式联系,对方都没有回应”。

依娜对安福说:“如果是这样,我们可以将这件事评定为心烦程度100分。请你参考这个标准,给其他六件事的心烦程度进行评分。”不到两分钟,安福就对其他六件事进行了评分。

看到安福写好评分,依娜对安福说:“如果你把上周心烦程度和这七件烦心的事情相比,它的心烦程度排在哪个位置合适?”

安福说:“排第五。”

依娜问:“既然它排第五,你觉得上周的心烦程度给多少分合适呢?”

安福坚定地说:“80分。”

“很好,你对上周的心境进行了评估,我们把评估结果记下来了。下周我们还要进行类似的评估,我们需要把刚才这七件事的评估结果记录下来,也许下次评估的时候用得着。”

安福和依娜在心境评估上耽误了一些时间,在依娜着手搜集安福在生活中新发生的事情时,雪梅和慧玲已经进入今日会谈的主要部分——议程讨论。

1.5.3 课堂练习

请以下面提供的个案为例,练习咨询性会谈开始环节的心境评估技能。第一个案例练习要求用情绪标尺评估梦瑶最近一周的心境。评估时,首先需要确定用什么情绪词汇,然后确定前两次心境评估的分值,并把此次心境评估结果与之前的结果进行比较。

第二个案例练习要求设定为首次心境评估,假设来访者不能理解情绪程度分值的含义,无法给出准确的情绪分值。咨询师需要应用情绪强度事件标定方法,演练利用过去若干情绪事件强度差异来评估当前情绪强度。

个案1 梦瑶个案

今天是梦瑶第四次来到咨询室,近期并无重要考试,考试焦虑明显减轻。班主任安排她参加区里组织的文艺演出活动。为了准备这次文艺活动演出,梦瑶每天放学后需要排练1个小时。这不仅导致她放学回家比过去晚,而且也让她不得不推迟完成作业的时间。妈妈有些抱怨,她自己也觉得影响了学习,心里很烦。

个案2 淑娴个案

参见后文“淑娴个案”。 xUwc+TLWxIjbViW6G+QIMTU0lllXwfk5RaU3gM1NyLfwDUMqRviLMM5AxLFPbo0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