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别把精力浪费在不重要的决定上

哈佛大学曾有一个研究,指出了9个令人变穷的原因,其中,第一个原因就是“犹豫不决”。

我见过这样一些人。点餐时,提前1小时打开外卖软件:川菜太辣,徽菜没味,粤菜太甜,韩餐麻烦,西餐太贵,点快餐又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身体……等别人都吃完了,他还在为吃什么而纠结。天气预报说第二天要下雨,但温度还是在30摄氏度左右徘徊,她犹豫:穿不穿短裙?是穿运动鞋还是厚底凉鞋?带哪把伞出门?坐地铁还是打车?……一晚上过去了,什么也没想好,第二天随便抓起一件衣服就急忙出门。好不容易盼到“十一”黄金周,却为去哪儿玩犯愁:城市周边游周末可以去,太远的地方人肯定多,近一点的地方没意思,网红景点是小孩儿才去的地方,小众城镇不安全……想来想去,过完了7天假期。

最终,犹豫该吃什么饭的人耽误了工作,被老板一顿骂;遇到雨天,走到地铁口又选择打车的人,因为迟到没拿到那个月的全勤奖金;不知道黄金周去哪儿玩的人,只能天天宅在家里。

在小事上犹豫不决让人“贫穷”,亏的是人生。因为把精力浪费在不重要的决定上,就没有时间做正事了。

心理学上有一种病症,叫作“选择恐惧症”,指一种不知道如何选择时,只要内心偏向某个选项,就会不停地自我否定的心理状态。“选择恐惧症”的本质是一种心理厌倦情绪。通常情况下,每一次在小事情上犹豫不决,都会让人产生生气、羞怯、嫉妒、嫌恶、焦虑等情绪,使人无法看清自己的真实意愿,更无法按照真实意愿行动。

美国有一项调查显示,人在一天中要面对70个选择。大到更换工作或者家庭住址,小到衣食住行,每时每刻我们都在面临选择。如果对每一个选择都要花费精力去纠结和犹豫,在短短的24小时之内,除了一堆厌倦情绪,我们还能收获什么?

那么如何才能从不重要的决定中解脱出来呢?

分清主次,聚焦关键

日常事务可以分为几个等级:第一,紧急而重要的;第二,紧急但不重要的;第三,重要但不紧急的;第四,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

把一天当中面临的所有选择,按照以上4个等级对号入座。再按照不同的级别分配相应的时间:紧急而重要的事务可以花4个小时以上;紧急但不重要的事务应当在2个小时之内完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可能需要8个小时以上。这样一来,除去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那些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务我们就只剩2个小时去完成。

结果是什么呢?时间都被花在“刀刃上”,人就会被迫迅速决定吃什么、喝什么,然后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关键目标,从而为目标的达成赢得最大的可能性。

精准定位,不要为了扩大朋友圈而结交朋友

大多数人之所以犹豫不决,是因为做事没有精确的目标。

优秀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自己的准确定位,比如做产品推广就要去寻找潜在客户,目的在于了解对方的需求;做编剧为了卖掉剧本,就要去寻找投资人,目的在于了解市场的定位和需求;做新媒体就要熟悉受众需求,不能只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而要输出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

纯粹为了所谓扩大朋友圈而刻意结交朋友、与他人闲聊,只是在浪费时间做毫无意义的事。所以,大多数人无法做出选择,原因在于脑海里没有想法,因为没有目标才会犹豫不决,从而让时间和精力白白浪费在无效的选择上。

自我批评,定期反思

在践行按事务等级分配时间的过程中,人会因为惯性思维而违反自己定下的规矩。不要紧,治愈“选择恐惧症”本来就不是一两天便能达成的目标。

使用“下次再……,绝不能……”的句式为自己记个账,把那些浪费你精力的小事简单下来。比如,今天刷微博和网友争论明星的八卦,花费了1小时;为了能节省10块钱邮费,和代购砍价半小时……在做完这些事情之后,加一句总结:下次再看到明星八卦,绝不能在网上留言;下次再买东西,绝不能为了10块钱而浪费半小时。

就像是学生时代整理错题本,记录、分析和回忆,久而久之就能够培养出定期反思的思维模式。这样不仅有利于让自己知道从前做错了什么,还能在下一次遇到相同事件时起到预警作用。

记住,别再把精力浪费在不重要的决定上,认真安排你的人生,你还有大把的美好时光要去感受。 JjxFoaddlW4y/IFI00vyvbZNkzX2uTNpQCiUQcFJdNCejVuIQ0mC/CxK8cj3ooy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