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全面否定:你怎么各个方面都不好

愤怒是一种悲惨感

当你愤怒的时候,除了生气,内心深处还会有一种悲凉感。有个声音在说:“我好惨啊。”

愤怒的人,看起来是个攻击性很强的人。他在对别人进行攻击、施虐,在强迫别人做改变。但是他自己的内心体验却是“我是个受害者”,他会觉得“我受伤了”“我好可怜”“好委屈”“好惨”“好倒霉”“好不幸”。

一个人对伴侣愤怒的时候,可能会这么想:“我怎么这么倒霉!我当初瞎了眼才看上你!”一个人对孩子愤怒的时候,也可能会这么想:“我怎么这么不幸!我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这辈子会养一个这么不听话的孩子!”

听起来就觉得这个人好惨啊。但实际上真有这么惨吗?其实未必的,但是人在愤怒的时候,却容易体验到“我很惨”。他们会不断给自己增加砝码,才能让自己持续愤怒下去,让愤怒效果更好。而“我很惨”,就是愤怒的一种强有力的助推。

为了能进一步体验到惨,人就要启动另外一个愤怒的杀手锏:全面否定。

试着回忆一次你的愤怒经历,是否使用过类似的语言:“你一点都不”“你从来都”“你每次都”“你总是”“你根本就”“你简直太”……

全面否定,是一种夸张式的表达,是一种泛化。在这种表达里,会把一个人定义成任何事情都做不好,会把一个人此刻没做好此事,上升到什么时候都做不好。此刻你没做好,无论你既往做好了多少,在此刻都全部归零。

贴负面标签是一种以点及面的人格否定。你一件事没做好,我就要上升到人格层面,否定你整个人。而全面否定则会更进一步,我会觉得你每时每刻都在践行这个糟糕的人格。

平面变成了立体,二维变成了三维。

全面否定是想表达强调

一位同学说:“老公答应我晚上回来给我做饭。结果下班的时候,又打电话跟我说,他晚上要跟同事去聚餐,让我自己吃。”这位同学给老公贴的标签是:不守承诺。

单纯觉得老公不守承诺,是标签,是愤怒的一级助推。紧接着,愤怒就燃烧了第二级助推,对行为予以否定:“你不守承诺是不对的!”这时候愤怒感就开始上升。

但愤怒之火还想烧得更旺,那该怎么办呢?接下来就可以启动三级助推了——全面否定:

“你从来都不守承诺!”

“你一点都没有信用!”

“你每次都出尔反尔!”

“你总是不顾及我的感受!”

这时候再愤怒起来,就感觉过瘾多了。

有位同学曾向我抱怨:“我妈妈总是说我‘你从来都不知道收拾房间’,我很委屈。我哪有从来,我只是那几次没有收拾被她看见了而已。她为什么看不到我做得好的地方?”

我就告诉她:“你以为妈妈真的是总结了所有的经验,进行了严格的逻辑推理,这么理性地得出‘从来都不’的结论吗?妈妈在那一刻,只是想告诉你,她很在意这个问题。她只是想强调她的愤怒程度。”

同理,妈妈的经典语录之“你怎么每次都这么笨”“你怎么什么都做不好”也并非在描述事实,而是在表达严重性,强调自己的愤怒感。

伴侣之间也经常有这种反问:

“难道我就没有一点好吗?”

“难道我一点对的地方都没有吗?”

毫无疑问,当一个人这么反问的时候,他就完全陷入对方的字面意思里去了,看不到对方只是在强调他的愤怒程度。

一个人之所以把话说得又狠又绝,其实只是想强调这件事对他来说多么重要,他有多么受伤。

全面否定的形成

人的这种全面否定的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

有很多人的世界只存在二元对立,非此即彼。他们看待问题时,使用的是非黑即白、非全即无、非100即0的逻辑。他们的潜意识里是非常苛刻的,对于事情会有一个特别理想化的追求。他们要求别人完美,不能出现一次错误。你错一次,他就愤怒一次,直到你再也不出错了,他才不愤怒。

有些人并不认为自己追求“完美”,他们会觉得,对方“偶尔”错不要紧,不要“天天”错、“经常”错。但其实你再去问他们:“对方哪次错,你是可以坦然接纳的呢?”你就会发现其实根本找不出,因此他们潜意识里想要的,是对方从来都不犯错。

这时候,他虽然表面上是个成年人了,但内心依然还停留在非好即坏的婴儿阶段。因为婴儿有一个特点:瞬间即永恒,此刻即永恒。意思就是,此时此刻,就是我的全部。

当婴儿因为饥渴、冷热、寂寞、恐惧等原因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就会号啕大哭。如果这时候妈妈赶紧跑来安抚,或将乳头塞到婴儿的嘴里,或满足他其他的需求,婴儿就会停止哭泣,平静下来,露出灿烂的笑容。在婴儿的世界里,他体验到了满足感,这个妈妈就是“好妈妈”。

反之,当婴儿不舒服、没有被妈妈安抚的时候,婴儿就会很难受。妈妈可能那时不在身边,听不到婴儿的哭泣;或者是听到了,但是坐视不管;也可能是识别错了需求,婴儿需要拥抱而妈妈却非要给他喂奶。婴儿为了增加内心的可控感,就要把这个妈妈识别为“坏妈妈”。

婴儿没有整合能力,没有时间观念,他没有办法辨认出好妈妈和坏妈妈其实是同一个人。此刻妈妈好,那就是都好。此刻妈妈坏,那就是全坏。无论妈妈此刻是好是坏,那一刻,妈妈就是永恒的妈妈了。

婴儿在三四个月后,开始发展出记忆功能和整合能力,那时他才能辨认好妈妈和坏妈妈是同一个人。如果婴儿在这个阶段没有发展好,虽然理性上仍会发展出记忆能力,情感上却依然无法整合。他在长大后看待别人,也会重复婴儿期看待妈妈时的状态,即目前这个人,要么都好,要么全坏。

“当别人满足我的时候,就都好,我就特别开心,感觉自己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遇到了一个这么好的人。但是当别人不满足我的时候,他就是全坏的,我就特别愤怒,感觉自己上辈子犯下了滔天大罪,才遇到了一个这么坏的人。”

这一刻,你全然忘记了带给你伤害的人,恰恰是昔日无数次对你好的人。

全面否定的好处和坏处

使用全面否定,给对方带来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像是给对方一个原子弹级别的暴击,保证他可以“原地爆炸”,同时对你和你们的关系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全面否定之所以能让人“原地爆炸”,是因为它让对方体验到极大的被吞没感和被误解感。明明他只是犯了一个小错误,经你表达却成了一个天大的错误。明明他只是做了这一次,或只错了一点点,经你的表达后却变成了一个惯犯。那时他就会觉得,自己好的部分都被泯灭了,自己遭受了极大的误会。

如果你想挑衅一个人,就可以使用全面否定的技术,通常会取得极好的效果。比如,当你看一个人不爽时,你可以告诉他:

“你一点都不好!”

“你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好的地方!”

“你简直是太丑了!”

“你从来都这么自私!”

但如果你想要建设你们的关系,你就要少用夸张化的词汇了。因为你终究已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不可能永远以一个婴儿的思维与人相处。而成长,就是在愤怒的时候,发展出理性的整合能力:

他只是这次这样,还是每次都这样?

他只是这一点不好,还是所有地方都不好?

但另一方面,你又会发现这很难。 因为人的潜意识之所以选 择全面否定,是因为这会带来很大的好处:

好处之一:很爽。

如果不夸张地表达,便难以发泄心头之恨。只有把他描述成一无是处,才能体会到自己足够惨。而我越是感觉到自己很惨,才越能显得对方特别坏。因此,人要在大脑里无限制地对问题进行加工、泛化,把对方想象成全坏。这样,人才能让自己愤怒得理直气壮。

好处之二:可以引起对方足够的重视。

小错,是不够让对方重视的。要描述成大错特错,才能引起对方足够的重视。

好处之三:保护自己。

“你从来不爱我,一直这么自私。”这该是多么绝望的体验。尽快地体验到绝望,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可以在心里决定离对方远一点,保护自己。所以人在感觉到对方特别坏的时候,会产生想离开他的冲动。但即使如此,你还是得忍着去沟通,这就是保持和谐关系的代价。因此,你也必须要找到新的能引起对方重视的办法,而非用全面否定的方式。

同时,如果别人用了全面否定的词汇,你要知道,他只是想强调自己内心的愤怒有多大,而并非在描述客观事实。

全面否定的升级

使用“每次都”“从来不”等带有全面否定意味的词汇,只是全面否定的基础。比这更厉害的全面否定,是只在对方错了的时候表达,没错的时候从不表达。对方做得好时,沉默不语。要么是你意识不到,要么是即使意识到了也不愿意表扬。但等到对方做错时,你却可以马上意识到,并能够及时指出,像是发现了宝藏一般,兴奋地表达。

这种现象,叫作“选择性注意”。人的潜意识里只对对方的错误感兴趣,对对方表现好的地方会自动忽略。他们会觉得,做好的时候没必要说,没做好的时候才需要说。这种选择性注意的结果,就是对方只听到你在表达否定,却从未听过你的表扬。这时候他就会觉得:自己怎么做都无法让你满意。他被你全面否定了。

有些人会觉得,其实自己也会表扬对方,会告诉他“你很棒”。那这时候我也要邀请你去感受一下,你在表扬的时候,是具体地、走心地指出来他哪里棒,还是会用一些很概括的词呢?当你表达否定的时候,具体程度是一样的吗?不论是表扬还是否定,你的情感浓度是一样的吗?自在程度也一样吗?

我曾经开过一次沟通课程,在课上会教授如何认可一个人。当时有一位同学说:“我发现我对老公表达感谢和认可的时候有些别扭,发信息还能行,面对面讲却酝酿很久也说不出来。还是骂他的时候比较顺口。”对于这位同学来说,她传递出去的,就是全面否定。

这种全面否定,可能与原生家庭有关系。在你小时候,可能有一对你怎么做都对你不满意的父母,所以你长大后就复制了这种模式,对你的伴侣、孩子等亲密的人也是如此。复制父母的模式,就是人潜意识里对父母表达忠诚的重要方式。

为什么要这么忠诚呢?一方面,你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批评,没有人教过你如何表扬别人,却有人不断地教你批评的语言。另一方面,我们下一章会展开:感受一致,就是我们与父母亲密的方式。

我们并不是让你盲目表扬。我们只是建议你,当你在表达的时候,不仅要把对方的不好表达出来,也要把他做得好的地方表达出来。全面的表达,会更有利于你维护和谐的关系。

思考与表达

写下你的一次愤怒经历。是对谁产生的愤怒?

发生了什么?或者直接使用前面的愤怒案例。

1.根据你的标签,生成这样的句子,并大声朗读,体验一下有什么感受:

你简直太_____!

你从来都_____!

你一点都不_____!

2.找出他没有这么做的三个时刻。当你找出这些时刻时,你的感受是什么?心态有什么样的变化?

3.观察一下令你愤怒的对象,你是否对他有过表扬?你表扬时的情感浓度,和你表达否定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 AKl1IUVBb8iddjrVY1rK+a44+WkhByUE1bHGlE5EPtvdB5eaplVrmifD4KCRcAF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