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新的框架,应对复杂世界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CTO 韦青

“21世纪将是复杂性科学大行其道的世纪”,这个断言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即便我们对“复杂性”这个名词还有些生疏,但是正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无论是风起云涌的国际政治形势,还是此起彼伏的疫情流行动态,抑或在经济和技术领域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新模式,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这个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百年不遇,甚至千年不遇的巨变时代。目前对我们来说,最大的问题已经不是再去讨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而是我们自己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应对这个时代的挑战。而现状是我们绝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于以一个确定性的框架来思考与判断这个确定性消失的时代。

自从20世纪中期二战结束之后,人类经历了历史上一段难得的相对和平发展时期,虽然也有一些局部的纷争与短期的动荡,但总体来讲,尤其过去几十年对我们绝大多数人而言,所关心的都是如何在一个相对成熟的框架中更好地发展。在这种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下,有时候会让我们忽略到看似平静海面下的暗涌,从科学理论发展的角度看,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领域就是复杂性科学的发展。

远的不说,就以20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例。这顶物理学奖项的皇冠,头一次颁发给了三位在复杂性科学领域耕耘一生的伟大科学家:真锅淑郎、克劳斯·哈塞尔曼和乔治·帕里西,这三位获奖者因对“混沌和明显随机现象”的研究而获奖。这里的关键词是“混沌”和“随机”,这种复杂的物理学现象无法以确定的公式来表达,需要用概率统计工具对不确定性进行描述。地球气候就是一个看似随机与无序的复杂系统,很难以确定性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与判断,但三位获奖者开发了描述和预测它们长期行为的新方法。同样地,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无论是政治、经济、人文还是技术,也是一个复杂系统,同样遵循复杂系统的所有规律。本书的问世,在我看来,是作者为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复杂变化世界而提出的深刻洞见。

本书的三位作者都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其行业背景横跨经济、技术与管理决策领域,其中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与肯尼斯·库克耶共同著作的另外一本2012年出版的《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是当年国内大数据领域的开山之作,即使到了十年后的今天,仍有非常多的可借鉴之处。本书的另一位作者弗朗西斯·德维西库的研究领域专注于决策、模型与数据,这三位作者的研究与实践领域加起来,恰恰对应着这个时代所急需的认知能力与新型人机关系能力,能够帮助我们学习不断变化的认知框架,并借助计算机的能力,更好地应对时代的挑战,并从中获取最大的收益。

但是本书不是一本容易读透的书。大家不要误会,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叙事框架清晰明了,理论也不是十分深奥,应该不是一本难读的书,而这正是它的难点。我自己看书,习惯于去原著网站看一看其他读者的评论,对于本书而言,来自全球各地的读者评论就很有意思了。有说非常受益的,打足5分评价,但也有不少抱怨的,说是没有多少新的理论,读起来有些平淡,感觉没有带来惊艳的效果。我读完这本书之后,尽管自己受益匪浅,但是也能理解这些读者的抱怨,究其原因,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想到”、“说到”与“做到”的矛盾。

这本书的很多观点是近几十年在复杂性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融合之后的实践产物。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其实已经很难有所谓的全新观点或全新理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过去几十年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新概念、新理念,缺乏的是将这些新概念、新理念落地实施。这也是我在我自己的技术工作中常常面临的、需要去解决的有关“想到”、“说到”和“做到”之间的矛盾之统一。其实这就是复杂系统的特征,也是典型的理论与实践的差异。通俗而言,就是道理说得震天响,做起来总是不对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呢?复杂系统论有一句源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就是“总体大于个体之和”,这是与还原论相对应的系统论基础观点。

在系统论的观点中,尽管我们可以将一个系统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领域、每一个部件描述得尽善尽美,但当这些不同的元素结合在一起之后,由于复杂性系统的特征,它们就会产生融合、涌现与突变的新系统功能与形态。基于这个观点,无论我们对于一个系统的各个环节描述得多么精确,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在这个复杂系统的实现过程中,需要“因人、因时、因地、因事、因势制宜”地调整我们的预期,不断优化我们的应对方案。按照本书作者的理念就是要不断地构建、应用与优化我们的认知框架。因此本书是一本实证之后的建议之书。正由于它描述的是应对复杂性系统挑战的方法,它本身就是灵活、复杂和变化的。它的精华不仅仅在于理论,也在于针对不同前提、约束条件与不同阶段的不同应对方案。殊不知在这个巨变的时代,虽然想清楚已经很不容易,但是真正做到,也就是从理论到实践还需要很多实证与纠偏的过程。这是复杂系统的特征,同时也是阅读本书的难点。如果仅仅满足于理解了书中说的一些概念和名词就认为是读懂了这本书,之后并没有以“知行合一”的态度,下大力气养成随时构建、应用与优化框架的思维习惯,那么读本书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本书还有一个特点,或许可以用“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来形容。由于集合了三位作者的学术功力与实践背景,它的用典很多,除了本书作者原来已经出版的书,还有很多认知科学、哲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经典著作,比如《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著)、《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著)和《为什么》(朱迪亚·珀尔著)三本书中描述的理论以及汉娜·阿伦特、卡尔·波普尔、马歇尔·麦克卢汉等振聋发聩的警世之言。但是受制于商业图书的总页数局限,篇幅有限,很多引用都是点到为止,但背后的理论与思想大都极其深刻和具备各个引用之间的关联性。读者们如果能够在阅读此书的同时,多花些精力从本书后面的注释中挑选相关的文章与图书继续学习,我认为会受益匪浅。

当然,我们读书永远要遵循的是“尽信书不如不读书”的原则。这本书是三位作者以自身经验总结出来的应对复杂世界的框架思维,我们每个人有我们自己的特点,也有我们各自的时代与地域特征,无论读多少书,无论读什么书,最后我们还是要走自己的路。请让我用本书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我们想象的边界即世界的边界(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ymrPykdbxcuwHJDAeCGtQUlAUtw94OATC/9rHrGWv+LRyxWYdwXFwzvCgsARchv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